……
“據說財大大一的校花蘇柔兒要參加幾天後的線上演講比賽!”
“顧晨的女朋友嗎?本校生表示見過一麵,長得真是老卡哇伊了!”
“為了我蘇女神的顏值為比賽助力!”
“眼紅了!蘇柔兒學妹能不能讓我送你根口紅,這樣以後你跟顧晨親嘴的時候我多少也能有點參與感。”
“?”
“樓上的瘋了吧?這是討論比賽的地方。”
“……”
演講比賽官方的評論區下,“蘇柔兒”三個字已經占據一席之地了,不時有學生提到她。
學校裡麵有一個成績特彆好的人可能不會很出名,但是學校裡麵如果有一個長得漂亮的女生,那必然是能吸引過來一大批色狼的。
蘇柔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對於這樣投票製度的比賽,很多浮躁的大學生投票隻有一個原則:
你長得好看我就投你。
蘇柔兒僅僅靠著顏值,貌似已經初步積累了一批顏粉。
這就叫天然優勢,還是她獨有的。
除此之外,評論區下麵還有很多掐架的“鍵盤俠”。
“這不是華國旅遊文化宣傳公益演講比賽嗎,官網怎麼有一隊要用紐約和小日子的風景區做演講材料?”
“這跟演講的主題有半毛錢關係?”
“促進文化交流懂不懂啊,再說日本的文化底蘊就是比我們優越啊,那裡的人相比內陸素質更高,愛護大自然,從來不製造任何汙染,我以後都打算去那裡留學的。”
“讚同,大和文化就是照亮我們前行路線的明燈,加油學習以後去小日子,找外國人結婚生子就能雜交出更好的精英!”
“上麵兩坨史!”
“不好意思啊各位,發表這些崇洋媚外言論的是我智障多年的兒子,今天我忘了鎖籠子,不小心把它們放出來了。”
“……”
互噴的評論一波接著一波。
如果打開評論區的是顧晨,那他絕對就能根據賬號的使用情況和發出評論的格式等一係列特點,一眼看出來是不是水軍在引導輿論。
如果打開評論區的是正常華人,或者加入跟詆毀華國的評論內容對罵的行列,成為言辭犀利的激進派。
或者心裡噴兩句發表這種傻鳥言論的互聯網用戶,直接拉黑一條龍,眼不見心不煩,成為心裡感覺激進派罵的還是太保守的保守派……
總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了解到演講比賽題材和作用的華人,都會支持宣傳我們自己國家旅遊景點的隊伍。
但可惜。
互聯網是見證物種多樣性的地方。
總有剩下百分之零點零一的極少數人會跟從輿論的導向,最終成為一枚自以為在這種家國情懷的事情上很有自我思想,實則無形中被利用的棋子。
在校外一家餐廳吃飯的趙露露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她“媚外”的表現還是在現實生活中。
“約翰,嘗嘗這個魚,這裡的東西必定沒有你以前在美國吃到的正宗。”
“等我們贏下來比賽應該去買一束foer找人送上台……”
“ben,doesitjus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