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書店!
老周突然來了一串海派脫口秀一般的表演,聲音宏亮,深情並茂,我忍不住想要鼓掌。
“話說回來,你外公身體還好吧。”老周關心道。
“很好,外公身體一直都挺好的,就是稍稍有一點點關節炎,所以這幾年也不去文廟擺書攤了,本來每周日一定去的。”
“哦呦,個麼啊不算什麼事,人麼上了歲數總歸有點這裡那裡的小毛病,對吧。”
我連連點頭,“是的,是的。”
“反正現在昌裡路那邊熱鬨的不得了,看病什麼都方便。”
“那是相當方便,還有家庭床位,每周醫生會上門的,不過外公還不需要醫生上門,他就是不能多走路,膝蓋不要承重就好。”
“少吃點紅燒肉就好!”說完,老周又哈哈哈大笑起來。
船靠岸了,我和老周伯伯說再見,他再三叮囑,“幫我問好啊,一定要幫我問好啊。”
“好的好的,周伯伯再見。”
我推車上船,由於自行車不能離身,因而無法去到二層,兩點二十分,船上隻有十多位乘客,相比父母那代年輕時候的熱鬨,現在的擺渡船多了一份清雅和文藝。
這種熟悉的感覺,這種聽著滔滔江聲,周圍吹過習習江風的感覺,好像站在這裡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和媽媽,是小時候的立夏,是那個一到周日就跟在外公後麵往二手書市跑的小女孩。
我打開瓶蓋,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
離開學校已近兩小時,我騎車很慢,想著晚飯前到家即可,所以也不匆忙。
踏上擺渡船,船行過半,隻覺江風潤澤,稍有的一點點疲乏也消散無蹤。
悠悠然,洋洋然,記憶湧過,小時候外公帶著我和書從浦東到浦西趕書市,早上坐船出門,也是這樣的江風,悠悠然啊……讓人覺得溫暖和包容,大概上海這座城市給人的感覺也和黃浦江的風一樣,悠然、溫厚。
江風吹過,生機盎然。
外公每次擺攤隻帶三十多本書,說賣完就帶我吃排骨年糕,我點點頭。那是九十年代末尾,記憶依稀,江水和書,卻像錨一般,牢牢抓著我。
正如老周伯伯所推薦的那般,從南碼頭路出站,我就吵著沿江濱江大道騎去。
這條風景秀麗的濱江大道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全長22公裡,騎著車,沿著江,幾百米一處風景,幾百米一處望江驛。
要說這兩年我假期回到浦東,最喜歡散步、聽音樂、吹吹風的地方一定就是濱江大道了。
沿著專用騎行道一路往家的方向踩著踏板,雨後的濱江大道,空氣格外清新。
六月初的天氣,雨後太陽將露未露,淡淡的光與往來的江水潺潺,淺陽追著水花,似一排排琮琮然的小銀鈴,等待著斜陽織霞的傍晚。
傍晚的濱江該是怎樣一番美景啊。
岸上小花燦爛,雛菊、牽牛、小月季,就連酢漿草也是一行行五線譜上柔軟的音符。
沒事,畢業啦,以後天天都能來濱江散步,隻要有錢有閒有理想,立夏,陽光雨露從不辜負每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