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後,第一位客人就到了,接著來的客人都是大三、大四的在讀學生還有幾位在期末市集上見過的校友,我給自己搬了張椅子,靠著東邊的小窗,倚靠在書架旁,幾乎想要隱身到書架裡麵。
明楊學長和另一位學弟聊了一會斯賓諾莎,不知何時似乎又聊到了維特根斯坦。
我從書包裡取出耳機,一邊聽著德沃夏克的交響曲,一邊看書,直到明楊學長突然出現在我的麵前。
“立夏,一起參加活動嗎?”
“不不不,”我連連搖手,“我不是文學社的成員,不太合適吧。”
“沒有任何不合適的,大家都很希望立夏老板一起參加呢。”
“立夏老板,一起來參加活動吧。”
隔壁書房裡開始熱鬨起來,剛才大家還是小聲交談著,看起來特彆有文化,現在則是熱情地招呼我。
我臉頰發燙,想到大一期末考試之前曾經去過文學社。
文史樓十一樓最裡麵一間小教室是文學社日常活動的教室。
那天,我興致勃勃地背著書包,捧著書來到文史樓,記憶猶新的電梯和電梯裡花露水的香味。
但是的我還猜想著,不知道是哪位同學臨近年底,寒風凜冽仍在使用多用於夏季防蚊止癢驅蟲的花露水。
冬日裡聞到這股沁涼的氣味還真的讓人久久難忘。
就好像夏天突然被人送上一碗滾燙的餛飩一般,既然有些意料之外,但是仍覺歡喜。
我是一個比較容易歡喜的人吧。
但是可悲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的確如群裡一些新生抱怨的那般,“文學社很少會招募大一新生,我們也想參加讀書會呢。”
這話說的真心不錯,文學社的確不招募大一新生,給出的理由是我們暫時沒有多餘名額,要等到秋季的時候。
意思就是秋季剛剛過去,要等到下一年的豐收季唄?
心高氣傲的大一啊,立夏我從此就和文學社沒什麼往來了。
說來也不惦記什麼,讀書本就是非常私人之事,有時候陪外公聊上幾句也會令我感到煩惱,我想我也不是一個喜歡與人聊讀書之人。
說起來,這也是性格使然吧。
“一起來吧,立夏也是個飽讀詩書的才女呢,我給很多同學都介紹過立夏了,大家都很期待和你交流。”
此時,劉敏也跑了過來,帶著燦爛的微笑,對我說:“立夏坐我旁邊好不好,我給你留了位置呢。”
說完這句,看我沒有立刻答應,劉敏又向前一步,走到我身邊,俯下身,馨香的發梢立在我右側肩膀之上,帶著巧克力香甜的氣息,她悄聲在我耳畔說道,“立夏,那些人我都不認識,你來陪陪我吧。”
陪?我更不認識了,都是文學社的人,我又不是。
“我還是不去了。”雖有不忍心,但仍要實話實說。
“立夏。”劉敏突然嘟著嘴巴,一臉的不高興。
我急忙想了一個理由,拿起手邊的書,“那個,劉敏啊,我下午正在給你找你想要的網格本,你看這幾本喜歡嗎,我可以便宜點賣給你。”
“啊?網格本?”劉敏一臉茫然,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