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痛意直襲元神,魔神發出怒吼,同樣伸出六臂,摳向獨目巨人的眼珠。
汪子安獨目眨動,有白濛濛光華潑灑出來,六隻觸手般的手臂當即被定在半空,把肩一晃,太白精氣練就的金遁劈落下來。
從上到下,魔神六隻手臂齊齊斷去。
汪子安毫不猶豫,再把金矛揮出,一槍貫入魔神腹部。
尚未等他動作,就見魔神怒吼,張口一吐,一口根基煉成的先天丙火撲麵而來。
汪子安腳下金光閃動,瞬息退出十裡,同時招出四海瓶,倒出真水,把手上火焰撲滅。
“雖然法力龐大,但與我近身纏戰,真是不知死活。”汪子安看向對麵。
雖說在火行氣息下,魔神頭顱、手臂儘數恢複,但殘留於心中的痛苦卻是無法消弭的。
“你惹怒我了。”魔神怒吼,六臂齊揮,一手拿著五龍盤旋的金輪,一手端著火紅大印,另一手,則是一茶壺模樣的東西。
羅宣賴以成名的五件寶物,萬裡起雲煙被汪子安收走,一對飛煙劍又被當麵斷去,僅剩這幾件在手。
汪子安的目光當即被那小壺引走。
其他寶物他還不放在眼中,隻有此物,才能對他造成殺傷。
“再來。”五龍輪砸下,汪子安隻以長矛一挑,將其打落,大印砸下,他把二氣幡祭起,也是輕易擋下。
唯有那小壺,口吐火光,凝成萬千火鴉成隊撲來。就算他有四海瓶在手,也廢了不少功夫,才將其撲滅。
“這羅宣根本無法激發萬鴉壺的真正威力。”汪子安眉頭動了動,心中想道。
這萬鴉壺的來曆太過玄奇,對於每一個人族來說,都有不尋常的意義。
傳聞此火是燧人鑽木取火時的第一朵火焰,開啟了文明的起源,象征人族至高功德。
後來此物一直流傳於祝融之手,不知怎麼被羅宣得到,煉成了這件靈寶。
這裡的“祝融”不是什麼十二祖巫,而是其他兩種含義。
一是炎帝玄孫祝融。
二是三皇五帝時期的官名,每一位夏官、火正都被稱為祝融。
黃帝時期,夏官容光被稱為祝融。
顓頊時期,夏官改為火正,時有火正重黎被稱為祝融,這位即是“長琴”之父。
帝嚳時期,重黎之弟吳回為火正,被稱為祝融。這位的孫子季連即是後來的楚國祖先。
通常所說的祝融,就是以上三位。
而重黎、吳回兄弟兩人出身的部落,也被稱為祝融部落。為了與炎帝祝融區彆開來,這裡的祝融部落又被成為顓頊祝融。因為,這兩兄弟乃是顓頊重孫。
帝堯時期,帝堯棄祝融之名不用,改為司馬,封弟閼伯,即商朝開國君主成湯的先祖子契為司馬,而子契又被奉為火神。
傳到後代,祝融之名變成大司馬,又演變成兵部尚書。
換言之,這萬鴉壺中的燧火是一直掌握在“兵部尚書”手中的。
那麼,這燧火怎可能隻有這點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