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阿三!
鄭家把婚事選在了小年那天,小年再有三日便到了,可以說這婚事定的很急了三書六禮都沒齊全便要大婚,不過小玉兒是不在意這些的,她在意的隻有早日嫁到鄭家。
往日長安街上有數不清的孩童嬉笑打鬨,今日街上卻安靜非常人煙寡淡,今日是滕王回都城的一天,城裡的人早早就接到了消息,都深諳滕王的傳聞,怕自家孩子受到驚嚇今日把孩子都關在了家裡不許出來。
於召滕王回長安那日起已經過了四日,蟄伏在城門口的滕王也早已算好了時間,今日巳時正是計算好進入長安的絕佳時辰,餓了好幾天的馬兒看起來疲憊極了,一切都偽裝得體,滕王帶著他的幾名侍從自然的進了城。
看到寡淡的城內滕王眼神一凜心下有了定數,不由得嘲諷一笑,低聲嗤道“一群愚民”。從城門到大明宮一路皆有人觀察著滕王一行人的動向,滕王還未進入大明宮之前便有人已經先一步到了禦前稟報滕王的情況。
“稟報太宗,滕王已經入城隻帶了四個侍從還有半柱香到大明宮。”高座上的男人看不出顏色變化淡淡說道“宮口安排兩個侍衛搜身,不能讓滕王和他的侍從帶利器入宮。”“是,臣這就去辦。”話音落下跪在地上的男人便很快離開了。
滕王很清楚這一路上都有人看著自己,這位皇兄的性子自己是了解的,多疑成性做事果決無情,從玄武門之變便可見一斑,要不是被逼無奈自己絕不可能在明麵上出現在長安,這些年的縱情詩酒荒淫無度的樣子隻希望不要在這一回毀掉。
懷著忐忑的心情滕王帶人入了城,剛進禁苑城門便被人勒令下馬,兩個侍衛守在門口就要搜身,滕王身邊侍從想出言教訓被滕王擋了回去,滕王和聲笑道“有勞二位了。”滕王心知肚明這一定是他的皇兄安排,自己不能表現出一點反骨。
搜身完畢滕王和侍從身上的長劍均被卸下,包括隨身禮品也翻了一遍,侍衛示意滕王可以進宮了,滕王身邊侍從不平但是深知了滕王沒有表示便不能衝動。
滕王慢條斯理的從懷中掏出一把短刃,平聲道“這把短刃乃本王多年隨身之物,本是裝飾品但是現在看來帶進宮並不妥,二位儘忠職守,這把短刃也先交於二位保管吧。”侍衛麵麵相覷欣然接過,差點便漏掉了惹禍上身,還好滕王拿了出來,看來滕王確實乖順。
宮中早早地就來了侍從引滕王入宮,滕王一路上對誰都以禮相待謙謙和氣,本來戴著麵具陰沉的臉也多了幾分書卷氣,頗有讀書人的意味在身上,宮內恢宏幾人步履不停小一會方才到了偏殿前。
侍從到門口便停下腳步恭順道“天可汗已經在殿內等候多時,滕王可以進去了。”滕王回禮身後侍從也欲上前去,卻被侍從攔住,侍從還是半鞠躬狀態平聲說道“可汗隻見滕王殿下一人,滕王殿下的侍從隻能留在殿外等候。”
滕王謙聲說道“無妨無妨,你們幾個便在殿外等我,我與皇兄還有好多話要敘舊,你們在裡麵等著也不方便。”滕王侍從回聲道“那王爺帶來這禮可怎麼辦?路上您緊趕慢趕就怕糕餅壞了,這滕州帶來的糕餅可不禁多放些時候了。”
滕王裝作犯難的樣子,引滕王一行人來此的宮衛和聲道“滕王殿下可放心把這些禮品交給我,待滕王與可汗敘完舊奴才會把禮品給可汗呈上。”滕王笑道“如此便辛苦你了。”轉身進了宮殿,身後的侍從安心留在原地。
平常滕王說什麼便是什麼手下沒有哪個人敢多問一句,今日有此一問自是安排好的,糕餅什麼都是次要的,為的是顯出他為了給皇兄帶來滕州特產一路奔波,最關鍵的自然是從滕州帶來和這一路。
那糕餅更是滕王計劃好便叫鄭雲麒彆院廚娘按照滕州糕餅的樣子做的,做好了便放在外麵凍著,隻等今日帶來,糕餅輕賤皇兄自是不會吃的不過這恰好可以幫到他顯出他從滕州千裡迢迢帶來的心意,推開宮殿那道門時滕王臉上還掛著陰惻惻的笑。
進了門滕王便換上了敬畏中帶著激動的神情跪在了太宗麵前,滕王激動欲聲淚俱下般顫聲說道“臣弟叩見皇兄。”臉上寡淡的太宗此刻也站了起來,親自走到滕王麵前扶他起來,和聲說道“來,起來,和皇兄不必做這些虛禮。”
滕王眼裡都是感激的顏色握著太宗的手激動說道“臣弟想念極了皇兄。”太宗臉上也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回握他的手說道“皇兄亦是很想念你啊。”隨後就吩咐了下去,在偏殿備下酒菜,他要和滕王好好敘下舊。
太宗和滕王便一同坐到了桌前,滕王恭敬太宗和善,兩人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太宗先開口問道“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轉眼間元嬰你的女兒都要大婚了,哎,對了說起來朕還從未聽說過你什麼時候收了個義女?”
滕王像敘起舊事般平聲道“這說來慚愧,臣弟早年間留戀花街柳巷遇到一個知己,隻是這知己去的早,她死後留下了這個孩子,臣弟見這孩子可憐便收了她做義女。”
太宗沒有多問,像是默許了他的答案,滕王也看不出他這位皇兄臉上的神色變化,兩人一個是問了並不在乎答案一個說了並不在乎此刻信與否,滕王知道就算此刻他把故事講出花來太宗也未必會信。
所以故事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後的表現,太宗也隻是淺淺的問了一句,他心內也有數滕王不會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卡住,不過問還是要問的,如果滕王真的有所隱瞞無論什麼回答都一定會經不住細細推敲,若是經不住推敲的事便證明他心內有鬼。
心內有鬼之人不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