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鬼雜談!
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資料說佛教最初隻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中國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麵。但也有資料說馬麵也稱馬麵羅刹,同樣來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閱資料中,並未發現印度神話中有馬麵作為冥府差役的說法。密宗中到是有“馬麵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傳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遠。
牛頭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經》說“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釵。”
《楞嚴經》卷八稱“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麵羅刹,手持槍矛,驅入城內,向無間獄。”
民間傳說中,牛頭馬麵有時是閻王、判官的爪牙,有時愛占點小便宜,有時乾點違法亂紀的事,有時又很有同情心。這些也是封建時代人間差役的形象。
牛頭馬麵等鬼卒,出自民間傳說,後被道教吸收。在佛教並不常見,而在道觀中常能見到他們的影子。
牛頭馬麵原在地府掌管實權,後來為什麼當了閻王手下的一個捉人差役?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豐都城有個姓馬的員外,在城內算是個財權雙全的巨頭。按說,他也該心滿意足了,但有一件事情卻總是耿耿於懷,因他年已六旬,先後娶了十一個“偏房”,才僅有一個獨丁。無論怎麼求神許願,終不能如願以償。不用說,馬員外對他那個獨子馬一春,就視如掌上明珠了。但他十分擔心,如果萬一不幸,不僅斷了馬家香火。而且萬貫家業也無後繼之人。為此,他日夜憂愁,不知所措。
哪料屋漏又遇連夜雨。一天,馬員外用過早餐,準備出門備辦酒菜,為兒子明日滿十八周歲辦個喜酒。說來也巧,正在這時,有個八字先生從門前經過,口中琅琅有詞“算命羅,算命!”
馬員外聽見喊聲,心中大喜,竟把出門之事忘記得一乾二淨。於是手提長衫,疾步走下台階,恭請八字先生進屋上坐,茶畢,馬員外誠懇地說“先生,請給我家小兒算個命好嗎?”
八字先生點頭說道“可以,可以。”
馬員外立即給兒子報了生庚時辰。八字先生屈指一算,不禁大驚失色,脫口而出道“哎呀,不好!”
馬員外心裡越發慌張,但為了急於弄個清楚,央求道“請先生免慮,直說不防。”
八字先生遲疑片刻,說道“你家少爺衣祿不錯,可惜陽壽太短,隻有十八年!”
馬員外“媽呀”一聲,暈到在地,半天才蘇醒過來,麵色如土。問道“先生,求求你想各個辦法,救救我那可憐的兒子吧!”
八字先生想了一會說“凡人哪有辦法,隻有一條,不知員外舍不舍得破費呢?”
馬員外聽說還有辦法可想,忙說“隻要能救兒子,哪怕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八字先生這才告訴他在明晚半夜子時,你辦一桌最豐盛的酒菜,用食盒裝好,端到“鬼門關”前十二級台階上,把酒菜送給那兩個下棋的人。不過,你要連請他們三次,耐心等待,切莫急躁。馬員外一一記在心上。
第二天,當他來到指定地點,果見有兩個人正在那裡專心下棋。這兩位不是彆人,正是牛頭、馬麵。
馬員外不敢驚動他們,隻好悄悄跪在一旁,把食盒頂在頭上默默地看著。當他倆下完了一盤棋後,他才小心翼翼地請道“二位神爺,請吃了飯再下吧!”那二人似聽非聽,不語不答,如些三番。
牛頭、馬麵見此人這般誠心,又看盒中的美味佳肴那麼豐盛,不禁垂涎欲滴。馬麵悄悄的對牛頭說“牛大哥,我們此番出差,尚未用飯,就此飽餐一頓吧。也難為這人一片心意,你看如何?”牛頭也早有此意,隻是不便啟齒,當下點頭說道“吃了下山也不為遲。”說罷,便猶如風卷殘葉般,以下便將飯菜吃個精光,正要揚長而去,見送飯人還跪在地上,於是問道“你為我等破費,想必有事相求嗎?”
馬員外忙叩頭作揖道“小人正有為難之事,求二位神爺幫助。”說著還燒了一串錢紙。
牛頭馬麵過意不去,隻好說“你有何事,快快講吧!我等還有要事遠行呢。”
“二位神爺,我隻有一個命子,陽壽快終,求二位神爺高抬貴手吧。”
“叫啥名字呢?”
“馬一春。”
牛頭翻開崔判官給他的“勾魂令”一看,大驚道“馬老弟,我倆要去捉拿的不是彆人,正是他的兒子,隻是時辰未到,沒想到這”
馬員外連連磕頭“二位神爺若能延他的陽壽,小人感恩不儘,定當重謝!”牛頭說“陰曹律條嚴明,不好辦哪!”
馬員外暗暗著急,靈機一動,轉向馬麵說“我有個姓馬的兄長也在陰曹地府掌管大權,你們不辦,我隻好去找他了。”
馬麵聽了,心想,這陰曹地府從王到鬼我都認識,姓馬的除了我就無他人了。如果這親戚是我,可我又沒有見到過他,於是便試探地問道“我也姓馬,不知你那兄長是誰?”
馬員外驚喜地說“小人有眼無珠,一筆難寫二個‘馬’字,有勞兄長了。”
馬麵說“你說你是我兄弟,我怎麼不記得?”
“你到陰曹地府後就喝了迷魂茶,陽間地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哪裡還記得?”馬麵一想,他說的著實不假,如今又吃了他的東西,這事不辦不好,便個牛頭交換了一個眼色。牛頭會意,既然如此,乾脆就作個人情吧,也圖他幾個零錢花。於是,趁著醉酒,便回曹作罷。這事被閻羅天子知道了,派白無常親自查明,確有其事。閻羅天子頓時火冒三丈,即令把牛頭、馬麵押上殿來。為了殺一敬百,他當著群臣之麵,將他倆各重責四十大板,接著又吹了兩口陰風,頓時,牛頭、馬麵便還了原形。閻羅天子見他倆實有悔改之心,就將其削官為役,留在地府當了捉人的小差。
牛頭馬麵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麵的形象。它們是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資料說佛教最初隻有牛頭馬麵之說在民間流傳,後被道教吸收,並充當了閻羅王及判官的下屬。在佛寺很少見到牛頭馬麵,反而常見於屬於道教的城隍廟、東嶽廟、閻王廟等。
牛頭馬麵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並非來自佛教,而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生存而牽強附會,吸收原本就是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