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島指揮中心。
巨大的全息星圖上,五座“天穹之盾”平台的圖標在近地軌道靜靜懸浮,覆蓋範圍清晰可見。
陸羽站在控製台前,目光從星圖移開,看向身旁的蕭然和吳林,臉上帶著一絲輕鬆的笑意。
“天穹之盾總算就位了,大家辛苦了。”他的聲音溫和,“戰略層麵的威脅算是緩解了。接下來,咱們得把目光拉回來一點,把地麵和近程的防禦網織得更密實些。老蕭,吳總,有什麼初步想法?”
蕭然立刻調出新的界麵:“陸董,我們初步討論過。新係統主要針對可能漏進來或者從近距離打過來的非核戰術導彈、巡航導彈,還有那些飛得特彆快的高超音速家夥。不管它是從海上、空中還是鄰國陸地發射的,都得把它攔下來。”
吳林補充道:“關鍵是機動性。係統必須能跑,能快速部署,反應要快。還得足夠小,不能太笨重。”
陸羽讚許地點點頭:“想法很好。這套係統,就叫‘天網’吧。天羅地網,疏而不漏。說說看,具體打算怎麼構成?”
蕭然:“我們建議分三塊來搞。第一,陸基機動激光攔截車,這是主力。第二,給海軍艦艇配套的艦載激光攔截模塊。第三,一套更聰明的‘大腦’,用來增強我們現有的區域防空力量,主要是提供更早、更準的預警和火力引導。”
陸羽看向吳林:“吳總,生產這塊,能源是天網係統的糧食,供應得上嗎?”
吳林:“陸董放心,泰坦動力那邊的新型高能脈衝電源原型已經測試成功了,體積比天穹之盾用的更小,提供的能量夠足且相當穩,滿足天網係統的需求沒問題。生產線調整很快就能完成。”
陸羽:“聽起來難點不多,主要是集成和適應性的問題。老蕭,技術上,咱們有底吧?”
蕭然:“陸董,您放心。激光發生器、瞄準跟蹤、能源核心這些核心東西,都是從天穹之盾的成熟技術簡化來的,技術底子很紮實。對我們來說,真正的挑戰是把這些東西巧妙地塞進各種平台裡,讓它們能在各種環境下穩定工作。難度有,但能克服。”
陸羽很滿意:“好。那就正式啟動‘天網’計劃。老蕭,你負責牽頭把總體技術方案和參數敲定下來。吳總,生產製造和係統集成這塊你多費心。優先級提到最高,需要什麼資源,直接打報告,我批。”
“明白!”蕭然和吳林同時應道。
兩周後,風沙重工集團設計中心。
蕭然將全息設計圖投射在會議室中央。“陸董,天網係統的技術方案基本定型了,您看看。”
“這是陸基機動式激光攔截車,代號‘天網v’。核心是一台兆焦級脈衝固體激光器,用的是天穹之盾技術的簡化版。
儲能用的超導環,充滿能夠連續攔截二十次或者低功率輸出五分鐘。
冷卻用高效液冷。地盤用泰坦的新一代8軸重型越野底盤,啥路都能跑,展開收起很快。
單車自己就能完成發現、跟蹤、攔截全套動作,幾輛車也能聯合作戰。能打20公裡高,500公裡遠的目標,主要對付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目標。”
“這是海基艦載激光攔截模塊,代號‘天網n’。激光核心和天網v一樣,根據船上空間和電力情況做成模塊。加強了海水冷卻。要和大船的動力、雷達係統深度整合。主要裝在驅逐艦、巡洋艦上,負責末段反導,也能打無人機和小快艇。攔截高度15公裡,距離300公裡。”
“這是區域防空增強係統,代號‘天網a’。它自己不直接攔截,是當‘眼睛’和‘大腦’。
是一套性能很強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超算火控節點,看得更遠更準,能同時跟蹤很多目標。
它接收天穹之盾的早期預警,對進來的目標進行精確定位、識彆,排好威脅順序,然後把火控數據實時分發給戰區的紅旗9b、紅旗17a這些防空導彈單元,大幅提高它們的攔截效率,特彆是對付敵人一下子打過來很多導彈的情況。”
陸羽仔細看著設計參數:“吳總,能源係統小型化,進度能跟上嗎?”
吳林接口:“陸董,泰坦那邊進展順利,新電源體積縮小了很多,功率完全滿足天網v和天網n的需求。生產線改造下周就能收尾。”
“成本方麵呢?”陸羽問。
吳林:“天網v單車係統的成本,大概相當於一座天穹之盾平台的百分之二點五。天網n模塊,看集成情況,大概是天網v的六到八成。天網a係統主要貴在雷達和超算上,單套大概是天網v的百分之四十。以後批量大了,成本還能降。”
陸羽:“方案不錯,就這麼乾。先集中力量生產一個營的天網v係統,儘快完成測試形成初始戰鬥力。
天網n模塊,和船舶工業集團緊密合作,優先給新建的055大驅裝上。天網a係統,和空軍地導部隊配合,先部署在東南沿海和首都圈這些關鍵地方。進度每周向我彙報一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的,陸董。”吳林記錄下來。
三個月後,風沙島北部,“風暴穀”綜合測試場。
四台迷彩塗裝的“天網v”攔截車呈菱形部署。車輛處於展開狀態,激光發射器仰指天空。控製車內,技術人員進行最後檢查。
陸羽、蕭然、吳林站在遠端觀察所。軍方代表,空軍地導部隊的李少將也在場。
“報告總指揮,‘天網v’第一營,實彈攔截測試準備完畢。目標:兩枚模擬超低空突防巡航導彈的靶彈,一枚模擬戰術彈道導彈的靶彈。發射倒計時:一分鐘。”測試指揮員的聲音從通訊器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