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神機和戴蹤一樣,聽說姚乾禦駕親征,匆匆進宮稟報此事,沒想到慕容煌更快一步。
“姚乾和蕭雲在三河郡大戰,兩強相鬥必有一傷,這是一個好機會。”
高神機上前一步說道。
李政把兩封信遞給高神機“太師怎麼看?”
高神機看了慕容華的信,又看了蕭雲的信,說道“蕭雲這廝居然沒有求助,隻要求忠武將軍不出兵偷襲二峽城,他有自信擊破姚乾?”
李政看向慕容煌“太尉呢?”
慕容煌仔細考慮後說道“我們追殺過蕭雲,蕭雲根本不信我們,所以沒有求我們增援。”
“同時,大成王朝比丹國、齊國都要強,如果蕭雲戰敗,對我們丹國沒有好處,所以蕭雲明確告知,並要求我們不偷襲。”
“老臣以為,靜觀其變、伺機而動!”
李政微微頷首,說道“姚乾禦駕親征,狁人必定傾巢而動,蕭雲兵力二十萬,姚乾最後的兵力可能達到五十萬,如此大戰,不管誰贏,估計都是慘勝!”
“太尉,朕命你統兵五萬北上鎮西關,與忠武將軍會合,見機行事!朕授予你便宜行事之權!”
慕容煌拜道“老臣領旨!”
慕容煌匆匆離開養心閣,往樞密院取兵符點兵北上。
高神機拜道“皇上,如此大戰,機會難得,微臣想讓楊善統領神策軍北上曆練。”
李政看了一眼高神機,想了想,說道“可以,楊善統領三萬神策軍北上,受太尉統領。”
高神機猶豫道“這神策軍讓太尉統領?”
軍隊和神策軍分開,就是為了防止慕容家獨擅軍權,姚乾這樣安排恐怕不妥。
高神機也有自己算盤,他想讓神策軍曆練,學會邊關打仗,慢慢侵蝕慕容家的兵權。
如果楊善歸慕容煌統領,高神機弄巧成拙。
“什麼時候了,還在鬥!”
李政早就看穿了高神機的心思,高神機慌忙拜道“微臣領旨。”
李政也想適當培養新的邊關武將,不能完全依靠慕容家。
但此戰太重要,不是黨爭的時候,前線指揮萬一出現問題,可能慘敗,所以歸慕容煌統領。
高神機退出,隻剩下戴蹤一人。
“朕將燭奸司視為耳目,你們卻又聾又瞎,要你何用!”
戴蹤跪下磕頭“奴才失職,奴才萬死!”
李政嗬斥道“跟著太尉北上,朕要隨時知道三河郡的戰況!”
戴蹤拜道“奴才遵旨。”
退出養心閣,回到燭奸司,戴蹤讓副司首若蘭點了幾十個好手,立即北上三河郡。
登仙城。
守將元信、郡守彥文昊帶領軍中城內文武官員北上五十裡接駕。
明媚的陽光灑下,元信身披鎧甲,臉色依然暗沉浮腫,幾十斤的鎧甲壓在身上,有點喘不過氣。
副將薛整站在旁邊,隨時準備扶住元信,不讓他倒下。
郡守彥文昊身後站著登仙城的文官,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在陽光下笑得很明媚。
皇帝來了,他們可以見到皇帝,有機會表現升遷。
同一批人,等同一個人,悲喜卻不相同。
一匹馬匆匆奔來,大喊道“聖駕已到,聖駕已到!”
聽聞姚乾聖駕到了,郡守彥文昊大喊“奏樂!”
帶來鼓手樂手立即吹打起來,鼓樂之聲宣天。
北麵,身披精甲的羽林衛開道,狼頭的旌旗高高舉起,走在最前麵,後麵是龍旗,各式儀仗,排場非常大。
然後才是三輛馬車,最前麵是一輛鑲金、九匹馬拉動的馬車,裡麵坐著的是皇帝姚乾。
隨後的馬車坐著國師赤溫,鳩摩和尚、龍慧騎馬跟在旁邊,最後麵是大司徒卿馬奢。
十萬羽林軍護駕從征,精甲曜日,氣勢浩浩蕩蕩。
羽林軍右衛率劉玄策馬望見元信和彥文昊,跑到金馬車旁邊,下馬稟道“陛下,登仙城守將元信、郡守彥文昊在前方接駕。”
馬車緩緩停下,行進的隊伍也慢慢停下來。
車簾打開,姚乾淡淡說道“宣!”
羽林軍右衛率劉玄大喊道“陛下有旨,宣登仙城守將元信、郡守彥文昊覲見!”
聽到喊聲,兩人急匆匆跑過來,郡守彥文昊先到,對著馬車跪下磕頭“微臣彥文昊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元信披甲小跑過來,對著馬車行軍禮“末將元信,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