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在三河郡不出來,登仙城很牢固,守住不是問題,眼下最關鍵的是平慶城守衛戰,慕容煌父子三人已經攻占白曲城,長孫恭已經遣使求援。
“把他的兵還給他,讓他守住!”
姚乾沒說給援兵,因為給不出來。
羽林衛是姚乾的親兵,不可能給長孫恭,鎮南軍要留守登仙城,對付蕭雲,西大將軍府的兵打光了。
“貧僧領旨。”
“三河郡呢?蕭雲還有多少兵馬?”
“從昨日決戰來看,蕭雲還有六萬騎兵、六萬步兵,兵力十二萬。”
昨天蕭雲出動的兵馬就這麼多,但城內還有傷兵,總共的兵力應該在十五萬左右。
赤溫故意往少了說,免得姚乾激動。
“十二萬,登仙城至少要十萬才能防禦,且必須有大將鎮守。”
姚乾覺得頭疼,蕭雲在三河郡不走,就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身為皇帝,姚乾不可能一直留在登仙城,赤溫是國師,朝中事務須他協理,煉丹配藥也須赤溫負責,根本走不開。
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蕭雲,以前齊國內部不團結,梁驥和宇文護爭權奪利,宇文泰被架空,內憂外患,根本構不成威脅。
蕭雲出現後,滅掉了梁家和八王府,內政穩固,朝政丟給太宰屈安世,自己一心領兵打仗,攪得姚乾不得安寧。
“國師以為呢?”
赤溫說道“鎮南軍與西大將軍府合並,再從周圍征調青壯,派老將李昶鎮守,十萬兵馬足以守城。”
李昶是姚乾禦前十大戰將之一,此人已經五十多歲了,單挑不行,但為人持重、善於守城。
姚乾微微頷首“那就這樣吧,傷兵留在登仙城醫治,治好以後,就留在登仙城吧。”
傷兵還有很多,那些傷得不重的,治好以後可以繼續戰鬥。
如此一來,登仙城的兵力可以達到十五萬以上,和三河郡的兵力差不多。
“貧僧遵旨。”
“整頓好羽林衛,等城防穩固了,回朝吧。”
姚乾疲憊地揮揮手,赤溫、馬奢退出行宮。
回到郡守府,元信、劉玄、熊禪、薛整、湯弼臣和彥文昊、姚玉一眾文臣武將過來聽令。
“陛下有旨,慕容煌進攻平慶城,戰事緊急,命湯將軍帶領所部兵馬回援。”
湯弼臣焦急說道“大將軍麾下隻剩十萬兵馬,還有一半是水師,步騎才五萬多,慕容煌集結二十萬兵馬,我所部兵馬已是殘兵敗將,即便回援也無力再戰,陛下不給援兵嗎?”
眾人無奈地看著湯弼臣,心知他說得不錯,但眼下哪有援兵給他。
比起慕容煌,蕭雲更厲害,首先要保證登仙城的防禦。
“湯將軍,我知道你的難處,但眼下已經無兵可用了,柔人在北麵騷擾,蕭雲在三河郡還有十二萬兵馬,讓你回去已經格外開恩。”
湯弼臣黯然不語,帶來十萬弟兄,隻有五萬回去,還有一萬多傷兵,打得太慘了。
當初就不該來!
“李昶、薛整!”
老將李昶走出來,薛整抬頭,赤溫說道“陛下有旨,命你們二人守城,西大將軍府的兵馬並入鎮南軍,李昶為主將、薛整為副將,傷兵留在城內,治愈後編入鎮南軍,給你們征兵的權力。”
“記住,你們的任務就是守城,不得和蕭雲交戰!”
李昶須發花白,眼神沉穩,看起來老實巴交。
“領旨!”
李昶拱手一拜,薛整沉默不語。
大戰之前,他接替元信統領鎮南軍,大戰之後,兵權又被李昶拿走,薛整心裡不服。
元信見薛整被拿掉主將兵權,心中暗暗冷笑。
赤溫知道薛整心裡不舒服,囑咐道“這是陛下旨意,薛將軍要輔佐李將軍守住登仙城。”
薛整口服心不服,拱手一拜“末將領旨!”
“其他人準備回朝。”
赤溫吩咐完畢,眾人散去,湯弼臣立即帶著麾下殘兵敗將回援平慶城。
李昶找到薛整,說道“薛將軍,我要見軍中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