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話說到這裡,對方似乎無意改簽班機的意思,時間也緊迫,林百堂也就不繞圈子了,直接了當的點名了來意。
“既然陸生也是個性格直爽人,林氏集團就用不著遮遮掩掩了,我們有意拿下全馬來西亞的特許經營權,希望不設置20年的期限,林氏集團願意為此付出更多代價。”
“20年期限是不可談判的,一切隻有基於這個基礎去談判,但可以擁有相同條件下優先續約權,希望林先生能夠理解,這一點絕不可改變。”
“呃……好吧,我們林氏集團願意開出……”
就關鍵的一級代理權價格問題,雙方唇槍舌劍的爭論了20多分鐘,擺事實,講道理,談投入,說感情,無非是這些伎倆統統用上,終於達成了一個滿意結果。
林氏集團以388億港元價格,取得馬來西亞全境230家旗艦店,850家社區店的20年特許授權,相關文件經過律師樓認可之後就可以付諸實施。
香港環亞公司在特約授權費用上麵做了巨大讓步,林氏集團同意雙方合組馬來西亞分公司,林氏集團占股70,環亞公司占股30,雙方分享開拓馬來西亞市場的利益,並且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於香港環亞公司來說,雖然損失了部分眼前利益,可是合資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長久利潤,反而更有利於公司拿出漂亮的業績報告,更符合長遠發展利益。
也就是說,成立馬來西亞分公司,香港環亞公司淨收入2716億港幣,這部分錢有相當一部分要重新投入進去,在整個馬來西亞布設奶茶店商業網點。
具體的投入比例,按照股權設置7:3,事實上還會有其他一些有實力家族加入進來,共同分享這塊蛋糕。
如此看來,環亞公司在馬來西亞分公司話語權還是很高的,擁有財務督察權和一位常務副總經理名額,直接對香港總公司負責。
能夠達到這樣有利的條件,關鍵在於陸航在談判中祭出了殺手鐧,那就是:
香港環亞公司正在委托英國著名的哈默律師事務,在英國和整個歐盟申請注冊“奶茶”二字專利。
英文專利不單純是boba?ilk?tea(波霸奶茶),而且單獨申請?ilk?tea(奶茶)專利,這是泛指此類時尚飲品的底層專利,如果能夠申請下來可就厲害了。
也就是說,今後隻有環亞公司出產的時尚飲品能稱做奶茶,彆的一概不行。
甚至叫“奶的茶”也不行,因為相關的日文專利環亞公司也申請了,還有拉丁文,德文和法語等等,封鎖了一切可以投機取巧的漏洞。
真的可以申請到“奶茶”英文和其他語言專利嗎?
哈默律師事務所傳來的消息很讓人振奮,中文,法文,拉丁文和德文都沒問題,隻要沒人注冊過都可以,唯獨英文專利遇到了麻煩。
按照香港話講,這種專利注冊蝦霸霸的,完全不給人留活路啊!
如果要經營奶茶業,就必須要繳專利授權費,忍受香港環亞公司的盤剝,否則隨便你叫什麼,就不能叫“奶茶”二字。
英國上層貴族習慣喝下午茶,飲茶的時候會在紅茶裡麵加奶,加糖,吃曲奇小餅乾。
環亞公司申請的“奶茶”英文從形式上有些類似,不過叫法不同,英文下午茶叫afternoon?tea。
哈默律師事務所傳真過來的文件表明,英文“奶茶”商標的注冊,還需要有四明一暗的構成要件,才能達到申請要求。
第一,產品需要有獨創性,原創性。
這一點奶茶產品符合,香港環亞公司奶茶飲品具有獨創性,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人提出相同的概念。
並擁有整套已經申請下來的工藝流程,從杯裝即飲型,到澳洲牛奶,白砂糖,珍珠粉圓,大陸蜂蜜和茶等主要原料,到獨創加料區,加布丁,加鮮果,加冰,加……
獨特的輕奢風格店麵設計,統一的品牌lo,這一切毋庸置疑符合產品獨創性,原創性。
第二,首發。
也就是手快打手慢,第一個提出申請,這一點也符合。
第三,世界廣泛的品牌知名度。
就像“喬丹”運動品牌一樣,這個世界上名字叫喬丹的人千千萬,但是作為運動品牌隻能是米國nba飛人“喬丹”,因為有廣泛的品牌知名度。
隨著波霸奶茶在港澳地區全麵推廣,在新加坡和日韓以及馬來西亞地區全麵開花,營業網點很快超過1000家,這個構成要件也逐漸符合。
第四,必要的排他性。
馬來西亞地區廣泛的假冒偽劣產品,正好為品牌專利申請作注解,現成的侵權靶子。
至於暗中的構成要件,就有賴於著名的哈默律師事務所私下使勁,涉及到不可言明的地方。
這不屬於技術上的問題,屬於金錢上的問題,隻要金錢到位了,即便是惹人非議也沒關係,不合理也會變成合理的。
若是您有各種不服,各種吐糟,那說明沒有受到社會嚴酷現實的毒打,還是太年輕了,這才是商業社會真正的本來麵目啊!
即便是暴發戶陸航,掏出這筆錢也要心疼齜牙咧嘴,哈默律師行開價是160萬英鎊。
所以,渣打銀行的美元貸款下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哈默律師行打款。
哈默律師行有信心開價,就有信心把這個肥美的底層專利申請業務一口吞下,陸航一點也不怕他的胃口大,而是怕他吃不下。
所以,未來的前景看似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