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最近也發現了朱由檢身上的那股銳氣,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她想了想勸道“這老話說得好,還有兩字經兒,叫做幫襯,幫者,如鞋子有幫;襯者,如衣有襯。若是有點什麼事,勳戚都可以幫著皇叔一些。皇叔這樣直接把他們都給棄了,豈不是把他們徹底推給了明公們?”
朱由檢看著張嫣還是搖頭“他們都是爛泥扶不上牆,見縫插針的撈點好處,幫襯?指望不上他們。移宮案時候,誰幫襯皇兄了?朕登基之前,都躲到南海子了,哪個勳戚幫到朕了?也就英國公幫襯了。”
這就是勳戚被拋棄的理由,一群廢物點心,除了張維賢,在兩次皇位交割,需要勳戚們穩定局勢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跑得快。
王承恩當初選哪個破廟,而不是周奎家中躲避,顯然是也看透了這一點。
勳戚做那騎牆派,兩頭都想討點好處,從皇帝這裡得一些田地,從朝臣們手裡得一些營生,終日以享樂為主,既然已經無用,自然棄之。
他們不是朱由檢團結的對象。
如果把大明朝簡單的比喻成一個上市的公司,那朱由檢就是大明第十六任董事長。
而他接手的大明,就是一個市盈率極高,並且持續了數年,資產不斷膨脹、股權極度稀釋的上市公司,那遼東戰局失利,就是重大的利空消息,股價暴跌,資金鏈正在崩潰。
現在挽救大明的方案,有三種。
第一種方案是遼東戰局大勝特勝,傳出重大利好消息。這也是現在朝臣們的解決方案,瘋狂的質押,征遼餉就是質押資產的一種方式,換取到的現金,投入遼東戰場,想要獲得遼東戰場的勝利。
但是遼東一年六百六十萬白銀的投入,如同無底洞一樣,填都填不滿,曆史也證明了,在爆倉的時候,遼東多年的建設和投資,都給了建奴。
第二種方案,董事長跳樓。曆史上,他這個第十六任董事長,就是如此選擇。
本來南直隸子公司謀求上市,結果在公司重組上市的過程中,董事會又起了矛盾,新成立就狀態就處於異常的南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的過程中,還發生了董事長失聯的利空消息,最終大明徹底摘帽退市。
第三種方案,並購重組,注入新的資產。讓最廣大的百姓,進入董事會,但是這不僅僅是明公們會反對,那些本不說話的人,聽了也會跳起來,打他朱由檢的膝蓋。
本來最廣大的百姓們,被明公、地方官、士林、縉紳、富戶、勳戚們視為財富和工具的一部分,百姓們突然擺脫了財富、工具本身的定位,平步青雲,野雞飛上枝頭,變成股東,既得利益者不反對才怪。
這也是朱由檢現在陰搓搓的在做的事,這是不會被所有人同意的方案,但是他正在偷偷進行著,準備著手以代表最廣大的百姓們的根本利益,為基本執政理念,對大明的股權進行改組,謀求恢複資金鏈。
而現在,就是第一步,將勳戚不良資產進行切割,分給大明的百姓,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朱由檢這個董事長會得大頭。
而現在以明公為代表的股東們,在股東大會上,吵鬨的是上一任的首席執行官魏忠賢的罪責。
當然這隻是一個簡單的比喻,治國絕對不是操作上市公司一樣那麼的輕鬆。
“所以魏忠賢已經死了?”張嫣思慮了良久才愣愣的問道。
朱由檢點頭,魏忠賢已經死了,不管是閹黨的營救活動,還是東林黨的倒魏活動,都是做的無用功罷了。
張嫣看到了朱由檢的點頭,其實從朱由檢登基第一天,就要驅逐客氏開始,他就知道了這個弟弟,並不是什麼優柔寡斷之人,沒想到會如此的雷厲風行。
“其實皇嫂,萬曆皇帝當初在礦科之事上,沒有鬥得過明公,最終以停止煤監,改為煤科,還是拖得太久了。”朱由檢十分確信的說道。
兵貴神速。
朱由檢示意王承恩到北鎮撫司去告訴田爾耕,打開北鎮撫司的大門,將魏忠賢的死訊傳給朝臣的時候,徐應元已經帶著兩幅字帖,回到了西山煤田。
“徐大璫,這是辦妥了?”一個黝黑的窯民,看著騎馬從山下上山的徐應元,風一樣的跑了過去問道。
徐應元不由的點了點頭,事情辦妥了。
他通過信王府潛邸的那些宦官,探聽到了萬歲最近為了銀錢發愁的時候,在萬歲麵前,參了勳戚一本,得到了兩幅字帖之後,終歸是鬆了一口氣。
“萬歲聖明!”
窯民聞訊,一溜煙的跑向了窯洞,將這個消息傳到了窯洞之中,傳來了陣陣的歡呼之聲。
下井采煤最是辛苦,每斤從一文漲到兩文錢,收入直接翻倍!
他們當然會讚同!
而且內侍們都是皇帝的人,近來皇帝體恤民情,內侍們不僅沒有克扣他們的工錢,還整頓窯井,加了不少的煤框撐,下井反而安全了幾分。
徐應元聽著山間傳來的陣陣歡呼聲,將字帖交給了塗文輔,令其吩咐窯上的木工和石工們,立刻刻成匾額,掛在上山的牌坊之上。
正在掛著牌匾的徐應元和塗文輔,意外的看到了張維賢和田爾耕帶著近千著甲軍卒,聯袂而來。
“張國公,田都督。”徐應元趕忙給兩位見禮,將兩位請到了山中。
而此時的北京城內,卻如同過年一樣熱鬨,本來就要到了重陽節,家中都備著過節的食酒,但是魏忠賢已經死在了北鎮撫司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北京城似乎沸騰了一樣,四處都是響徹的鞭炮聲和硝煙的味道。
五城兵馬司和巡鋪接連出動了幾次,這場明顯違反宵禁命令的喧囂,才慢慢的平歇下來。
慶祝的鞭炮很容易失火,巡鋪的火夫不夠,通惠河年久失修,甚至連皇城根下的筒子護城河都水源已經幾近枯竭。
在喧囂之中,最鼎沸的莫屬東城,崇文門內,東四牌樓之下的本司胡同富樂院熱鬨。
雖然旁邊就是東城兵馬司,但是沒有人會來本司胡同查抄違反宵禁之人,因為這裡也是大明朝的明公們,最喜歡光顧的地方。
本司胡同隸屬於禮部的教坊司,是官妓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