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以訛傳訛_皇明天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皇明天子 > 第六十七章 以訛傳訛

第六十七章 以訛傳訛(2 / 2)

西黨,是由陝西、山西兩地為代表的關隴地區的官僚組成,戰鬥力比齊楚浙都不如。

比如天啟五年的時候,西黨本來就少的舉人名額還被劃撥了三十一人,送給了浙江和南直隸。

一時間陝西、山西仕林不停的上書,甚至還有些已經致仕的官員入京走動,奈何西黨勢微,最後這三十一個舉人的名單,還是送給了浙江和南直隸。

田爾耕繼續說道“當年黨爭劇烈,動輒抄家籍戶,京中百官人人自危,商賈逐利就嗅到了味兒,以山西黃家舉例,他們手下養了一大幫的經紀,這些經紀五花八門,從掌櫃到夥計、賬房應有儘有,行賄多以乾股參股為準,而所獲盈利也都放在了山西票號的錢莊裡,隨取隨用。”

“一旦京中官員犯了事,銀票輕盈好收拾,貴重的金銀財物也會用最快的速度轉移走,而這些買賣本身都是經紀在打理,也不用轉移,哪怕是家主真的出了事,子承父業,完全不會有任何問題。等風聲過了,日子照樣瀟灑。”

地方以投獻為恥,查抄的家產、田產都是不動產,當地賣不掉。現銀都不知道埋在哪個犄角旮旯的豬圈裡,京稽查一走,這些田產、家產、銀兩兜兜轉轉,還是回到地方官僚和士紳手中。

京師以經紀為主,查抄的家產是租的,沒有田產,鋪麵交由經紀打理,銀錢都存在山西票號之中,完全不給你抄家的機會,你什麼都抄不到。

而且這經紀顯然是一個極為關鍵的環節,又涉及到了在朝、在野的明公,也涉及到了行騙的無為教。

“也就是大明不興株連九族了。”朱由檢嗤之以鼻的說道。

再多的銀子有命去花才是銀子,大明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皇帝不大喜歡株連九族這種政治遊戲,才有了這等轉移資產的把戲,但凡是狠心點,遊戲就結束了。

株連九族,名義是九族五服皆殺,一個不落全數砍了乾淨。

但是九是至高之數,所以九族通常也不是實際意義。

通常情況下,株連九族,就是有親緣關係的所有族係及其支係,甚至是交往緊密的朋友都會受到株連。偶爾還會加入門生、故友,擴大株連範圍。

九族變成了一個寬泛的範圍,就決定了執法也是有彈性,統治者也不願意製訂完全明晰、統一的範圍和標準,這樣有利於掌握更多的話語解釋權。興致所至、隨心所欲地臨事擬旨。

重刑連其罪,則不敢試。不敢試,故無刑也。

這就是族刑連坐法的實際意義。

不管是大明律還是大浩,株連九族、夷三族、淩遲、腰斬都是非刑之正,是遊離於律法之外,普遍用於謀反、叛國之中,都是由皇帝親自下達聖旨,進行懲罰。

繞來繞去都是階級問題,大家都是統治階級,沒必要為了些許民事、刑事糾紛,把這種恐怖刑罰拿出來震懾。

但是謀逆叛亂就可以適用了,因為他們背叛了階級。

株連九族這話一出,不管是張維賢還是孫傳庭都不敢再多言。

田爾耕倒是低下了頭,這要是真的株連九族,首當其衝的就是他田爾耕,他對自己的定位是萬歲爺手裡的一把刀,要是真的株連九族,那他就是執行者。

戾氣。

張嫣清楚的感覺到了大明皇帝身上那股戾氣在不斷的醞釀,國事家事,事事讓萬歲不順心,這心裡的戾氣越積越深,總歸會有出事那一天。

“皇叔可是想到了方孝孺十族案?”張嫣抿了一口蘭雪茶,忽然開口說道。

朱由檢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張嫣看著孫傳庭和田爾耕略帶惶恐的眼神,搖頭說道“方孝孺十族被殺的案子,最早出現在祝枝山的《野記》卷四之中,祝枝山離靖難都有百年的時間,他是如何知曉細節,暫且不說。皇叔可知祝枝山《野記》中是如何描述方孝孺十族案的嗎?”

“如何?”朱由檢疑惑的問道,祝枝山他知道,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張嫣輕笑著說道“方家祖墳進了一大家子的青蛇,成了蛇窩,方孝孺的父親發現之後,當夜就有蛇精托夢,說讓方孝孺的父親饒了它們蛇精一家,若是滅了它蛇精一家,它就把方家給滅了。方孝孺的父親不信邪,就把祖墳一窩青蛇煙熏火烤給滅了,然後,報應來了,方孝孺就被誅了十族。”

“皇叔,這方孝孺殉節一事,起於嘉靖年間的祝枝山,這細節也越來越豐富,是在萬曆年間徹底被渲染開來,言官上奏要給方孝孺修祠堂,方孝孺的姻親後裔,也跑了出來哭冤,各地詩社開始坊刻忠烈傳,傳聞方孝孺殉節一事。”

“天啟四年三月,浙江汪啟淑家中手抄本的《天順日錄》橫空出世,天下隻此一卷,記錄了方孝孺被姚廣孝舉薦、給建文帝戴孝、拒絕起草詔書、投筆於地、被殺、被夷族。如同親曆一般的描述,被廣為傳播,《天順日錄》就被送往了京師。”

朱由檢疑惑的問道“這《天順日錄》現在還在宮中?”

“東華門內,古今通集庫內。”張嫣搖頭問道“皇叔,天啟四年六月發生了幾件大事,皇叔可還記得?”

朱由檢皺著眉頭想了很久,才試探的問道“葉向高致仕、孫承宗致仕,閹黨得勢?”

張嫣不再言語,她要說的話已經說完了,從永樂年間,一直到嘉靖年間祝枝山寫了《野記》之前,一直不存在所謂方孝孺殉節,十族被殺的說辭,尤其是在任何的實錄上,都不曾記載誅十族的說辭。

黨爭,隻有勝負,沒有對錯。

朱由檢忽然心頭冒出了這句話,那本《天順日錄》真的存在,但到底是不是近兩百年前的三楊徒弟李賢所著,就得打個大問號。

但是毫無疑問,那本《天順日錄》當時是東林的彈藥之一,可惜威力不夠大。

其是大明朝有很多很多,包括方孝孺在內的事件,在百多年後,突然冒出來的記載與原來的記載存在巨大矛盾,而這裡麵有兩個疑問。

這些聲情並茂、有血有肉、細節極其豐富如同親曆的記載,來源是什麼?這麼長時間的斷層是怎麼跨越的?

而且沒有任何墓誌銘、文物和證據,與之對應。

可以確定的是方孝孺被殺了,而且牽連甚廣,因為朱棣是謀反登基,進了南京城不清除異己,不牽連甚廣,他這個皇帝壓根坐不穩。

但是殺十族這種離譜的事,想來是三人成虎,流言成真。


最新小说: 神靈的存在方式 重生七零,從棺材裡爬出整頓家風 歸墟記 逃不掉!司爺你老婆又跑了 雨天和媳婦磚窯躲雨,被拉去打靶 讓你禦獸,你去禦女帝? 小賣部通末世:開局泡麵換黃金 數據織網者:文明暗碼 讓你辟邪,沒讓你在恐怖遊戲開車 秘境十年,下山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