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淡巴菰_皇明天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皇明天子 > 第七十七章 淡巴菰

第七十七章 淡巴菰(2 / 2)

黃台吉看著範文程慷慨激昂的模樣,疑惑的問道“上次憲鬥所言,我們既要籠絡丹東皮島上的軍民,也要籠絡遼西鐵騎,左手鉤鐮槍,右手米麵粱,這不是憲鬥獻策嗎?”

“當時憲鬥還說,遼人遼土,同宗同源的說法,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憲鬥所言句句肺腑,朕都記在心裡,絲毫未曾忘卻,貨糧之事,憲鬥為何如此激烈的反對呢?”

範文程撓了撓光禿禿的腦門,最終歎氣的說道“尚虞備用處的人手在順天府折損大半,而傳來的最後消息,就是袁崇煥這封信,是從京師傳來。尚虞備用處的人猜測,是由大明新帝授意所傳文書。”

“臣對這大明新帝不甚了解,還是謹慎為好。看其所作所為,不似昏主,還請大汗慎重。”

範文程就是直覺,尤其是袁崇煥這封彩虹屁的書信,來自大明京師的時候,他心中的疑慮便久久徘徊在他的心頭,揮之不去。

“乳臭未乾一小兒罷了。”黃台吉噴雲吐霧的說道,敲了敲銅燒鍋,這杆煙槍,煙杆乃是湘妃竹所作,上刻飛天仙女圖,煙氣過時,仙氣嫋嫋。

而煙嘴乃是玉刻,正宗的獨山玉所製作,乃是“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的蘇州府所產的玉製煙嘴,經過陽線、陰線、平凸、隱起、起突、鏤空、立體、俏色、燒古等多種琢玉工藝製成。

而煙絲乃是呂宋產的淡巴菰。

淡巴菰是嘉靖年間,由呂宋傳至月港。

漳州、泉州百姓競相種植、販售,而山陰名醫張芝平言淡巴菰可預防瘧疾,驅除瘴氣,飽受瘴氣困擾的閩南和嶺南地區,淡巴菰瞬間風行起來。

隨後,閩南煙草產量逐漸增加,逐漸返銷海外,淡巴菰隨著漳州和泉州的海貿,遠銷三佛齊、倭國、遼東沈陽,東洋、西洋一時間吸食淡巴菰蔚然成風。

倭國的幕府將軍和武士們,以銀為器製作了大量精美的銀質煙鬥,也是倭國特產之一。

大明富碩,製作精美的瓷煙鬥、壓槌可是海上的硬通貨,而漳州、泉州的煙絲,更是珍貴無比。

添加少量糖則有甜味兒,添加少量薄荷則清爽提神,這種特產的煙絲,僅僅大明有產,其餘地區也曾探尋配方而不得。

南直隸、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兩地,煙肆之多幾與酒肆持平。

高昂的需求,甚至一度在江南諸省出現了煙糧爭地的鬨劇,但是一畝之收,可敵田十畝的高額利潤,糧終究是未能爭得過煙。

不得已,大明的崇禎皇帝在崇禎年間,兩次下敕令禁煙,但是都無果而終。

而在後金,建奴們對淡巴菰的追捧一點都不低於大明和倭國,可惜的是,建州貧瘠,淡巴菰隻有八旗子弟和貝勒府才能敞開了供應。

在建州,淡巴菰的價格非常昂貴,關外人至,遼人以匹馬易煙一斤,邊卒攜一縑(細密的絹包裹煙絲)值三四金,可易二馬,煙草三四斤可易一牛。

一斤淡巴菰可換一匹戰馬,而一包淡巴菰可以換三四兩銀子,換兩匹駑馬,三四斤的淡巴菰可以換牛一頭。

十六頭牛可以培養一個人馬俱甲、三匹戰馬隨行、長短兵、火銃俱全、兩人仆從協調作戰的重騎一名。

這就是淡巴菰在建州的價值,也是漳州、泉州商賈們,冒著砍頭的危險,也要至建州商貿的主要原因。

無他,賺的太多了!

而晉商們所攜帶的煙草,主要是西域來的是黃花煙,又名莫合煙,這種煙較烈,關內人頂不住煙力,一般銷往關外。

“瑤池宴罷雲屏敞,不許人間煙火來。說到享受還是大明人會享受,可惜薄荷味兒和甜味的淡巴菰還要賞賜重臣,朕隻能吃這呂宋的旱煙,著實無趣。”黃台吉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

範文程小聲的說道“大汗,該禁了這淡巴菰了,遼東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種植淡巴菰,再不禁,我大金必重蹈閩南煙糧爭地的覆轍,一旦我大金糧草有虞,則萬事介休,還請大汗明鑒。”

黃台吉有些不舍的放下了煙槍,考慮了良久說道“那憲鬥你說,若是禁了種植,但是八旗子弟要吃煙,豈不是隻能靠商路?這淡巴菰本就是金貴的貨,此時禁售,這價還不漲到天上去?似乎不妥吧。”

範文程早就對此做好了準備說道“敕禁私販至論死!膽敢吃煙者死,家眷充軍,無論漢民、旗民皆如此,煙立即可禁,此風可絕!”

黃台吉拍桌而起,將手中的煙槍用力的擲在範文程的身上,憤怒的說道“朕也吃煙!你的意思是要朕也論死嗎?朕的家眷也要充軍嗎?胡鬨!”

“大膽奴才!宿衛何在!”

“臣在!”兩個膘肥體壯的建州勇士,赤膊上身的走入了大政殿,高聲喊道。

黃台吉連續指了範文程數下,才忿忿的說道“給憲鬥搬個舒服點的椅子去,那個凳子太小了,你們這些內侍一點眼力,都沒有嗎?”

兩個正白旗的宿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莫名其妙的去找了一把寬大的椅子,放在了大殿之上。

“放近點,笨手笨腳的。”黃台吉不滿的說道。

“真的要禁嗎?這等神仙之物,禁了實屬可惜呀。”黃台吉試探的問道。

範文程拱手說道“一切以大汗之意為準。”

“先囤一點再禁行不行?私下裡可以賞賜給三個貝勒府安撫他們,憲鬥以為如何?”黃台吉繼續試探的問道。

範文程再次拱手說道“一切以大汗之意為準。”

s附上一小段禁煙史。

崇禎年間,崇禎皇帝兩次下嚴令不許栽種,不許吃賣,違者斬,敕禁私販至論死,並為此殺了很多人,很多女眷被扔到了教坊,男眷被充軍,最高死到了進士士大夫階級,兩次禁煙,收效甚微,可以用屢禁不絕來形容。

皇太極,也就是清太宗也是兩次下令禁煙,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皇太極臨死前,八旗癮君子不計其數,甚至差點在鬆錦大戰,差點被洪承疇給翻了盤,這也是皇太極流著鼻血馳援錦州的原因之一。

後來清軍入關形成了《大清律例》中,明文規定

凡紫禁城內及凡倉庫、壇廟等處,文武官員吃煙者革職,旗下人枷號兩個月,鞭一百。民人責四十板,流三千裡。

該管官員見而不行捕首被旁人捕首者,該管官員俱罰俸半年。

又紫禁城內大臣侍衛員吃煙者,派出看門護軍查拿被獲,除照例議罰外,照其官職加取一個月俸銀給予拿獲之護軍。跟隨人被獲,除照例責打外,亦向伊等之主取一月俸銀給予。

如護軍校不行拿獲,革去護軍校,不準折贖,鞭一百,枷號兩個月。

護軍不行拿獲,鞭一百,枷五個月。

閒散執事之人照例鞭一百。

相比較時下禁煙的道德約束,明清都是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禁煙,但是這個頑疾,四百年見無法根除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這玩意兒,真的賺的太多太多了。

現在中國煙民貢獻的稅收,正好是中國一年的軍費。


最新小说: 開局複製萬物,上交係統造神國 白蛇:從截胡許仙開始 陌上風吹不識君 把偏執反派養成戀愛腦,我死遁了 邊疆小斥候 論大後期金手指的我怎麼苟過前期 瘋批公主重生後,打遍全京城登基 換親後她扶搖直上,假千金破防了 惡雌肥又老?帶飛炮灰兒女享清福 往日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