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被燕國大將樂毅攻破都城,東帝齊湣王,被前來補刀打的楚國將領淖齒所殺。
可一統寰宇的齊國,自此之後,隻能苟延殘喘,天下大勢遂定。
範文程將這個故事講完之後,同樣也是心有戚戚。黃台吉蠢是蠢了點,但是還算聽得進去勸,換個貪功冒進的主兒,這會兒怕是已經在籌措登基事宜了。
隻要開始籌措登基事宜,定製十二冕旒和十二章龍袍,消息傳出去,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攻占撫順、沈陽、廣寧的所有勝利果實,瞬間化為烏有。
民心是什麼?是糧草,是兵源。
沒有了民心,諾大個建州,說垮也就垮了,建州女真可能會高興,海西女真呢?西虜呢?大明皇帝要是再派出個使者,遊說一番,蘇克素護部,薩爾滸、嘉穆湖、沾、王家、額勒敏、劄庫木、薩克達、蘇完、董鄂、雅爾古、安達爾奇部,窩集部,瑚爾哈、瓦爾喀、費優,薩哈爾察等處之奴酋們,可是還沒放下刀,真心歸順他們建州女真呢!
建州女真還能打得出薩爾滸之戰嗎?
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乃是天幸,這一點大明清楚,建州更加清楚!
沒有金剛鑽之前,攬了瓷器活,豈止是割到手,那可是傷筋動骨。
這不是絕戶計,又是什麼?
大明皇帝眼瞅著棒殺不行,改玩捧殺的把戲了?
當大明皇帝都不要麵子直接下場開團了,建州應該如何應對?
此時此刻的建州並沒有實力和大明一決高下呀!
範文程一時間有點心有戚戚,要不要偷偷摸摸的聯係大明朝廷,萬一哪一天大明皇帝帶著人來建州掃庭犁穴了,他好混個全屍?
“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範文程俯首真心實意的說道。要是黃台吉再猶豫此事,他隻能另尋英主輔佐了。
範文程咬著牙,大聲的說道“大明新帝就在等著大汗上了房子,他就抽梯子!大汗就真的這麼在意這個虛名嗎?!”
“好了好了,憲鬥不要說了,朕知道了,不稱帝,不稱帝,還不行!看吧你急的。”黃台吉忿忿的說道“那什麼,你擬一封回信吧。這件事到此為止,切記不可讓其他人知曉。”
黃台吉說到這個,才徹底明白了大明皇帝的陰險之處!
這事但凡是讓其他人知道,登基也不是,不登基也不是!
登基的話,民心動蕩,很有可能學了齊湣王,很有可能被西虜的大將給砍了,林丹汗西進可不是他自己樂意的,帶著人片了他的心,絕對堅定。
不登基的話,八旗主、三貝勒,知道了他拒絕了名正言順登基的機會,心裡肯定犯嘀咕,是不是等著徹底收拾掉他們,再言登基之事?介時,也是一地雞毛。
範文程顯然也瞬間明白了此事,心有戚戚的離開了大政殿,離開的時候,不停的嘟囔著殺人不見血,陰險、小人之類的話。
朱由檢收到回信已經是十天以後的事了,京師的雨好不容易才停了,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他正在西暖閣看書,夢閣之主茅元儀所寫的《武備誌》,朱由檢看的十分入神。
之所以在西暖閣,因為西暖閣種著大片大片的驅蚊草香葉天竺葵,秋天的蚊子實在是太厲害了些。
張嫣拿著另外一卷書,心思卻不在書上,反而看著雁回池上的落葉,有一搭沒一搭的用手裡的茶花糕喂著雁回池裡的魚。
“萬歲,建奴那邊的回書。”王承恩從小黃門手中接過了一封書信,遞給了皇帝。
朱由檢樂嗬嗬的接過了書信,他這一招攻心計,可不是他獨創,乃是參考當初漂亮國提出的g2設想。
漂亮國的經濟學家弗雷德博格斯騰提出,他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經濟超級大國,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核算應為25萬億美元。
因為中國強大的全工業體係,除了一些少數極端依賴進口的產業、極端的封閉市場和強大的工業、農業體係,讓中國市場幾乎成為了一個內循環,而內循環就應該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而非國際計價。
而漂亮國的幾個智囊和經濟學者,普遍認應該成全中國,使其成為國際經濟秩序的管理者。
2008年經濟危機之際,美國經濟再次衰弱,次年,奧觀海當選漂亮國聯盟盟主,上任後,奧觀海對g2概念進行強化,從經濟領域合作擴展為國際關係,簡而言之即為“中美合管世界”的g2框架概念。
當然,這新聞太老了,中國兩千年前,就上演了齊秦互帝的把戲,中國以自己是發展中國家為由拒絕了。
奧觀海不得不提出重返亞太戰略,明確遏製中國崛起。自此之後,一脈相承的遏製政策,從一而終的堅持了十二年,而且愈演愈烈。
朱由檢也是基於此,給黃台吉去了一封信,勸其登基,而且還製定了一係列的後續政策,準備隨時跟進。
但凡是黃台吉動了心,他就會隨時跟緊。
“讓朕看一看,小奴酋說了個什麼。”朱由檢打開了書信。
金國汗王黃台吉呈書一統天下之大君,我等乃爾屬國矣,我汗國起兵之故,非欲取天下、得大位、登大極,窺神器者人神共棄之。
昔日,我汗國守遼邊,以正直為心,未動寸草撮土,而遼東官員無故殺我祖,毀我世傳廬舍田地,逐我居民、奪我疆土,又以我太祖所聘葉赫之女,改適蒙兀,複欲謀害我汗國,助兵葉赫,給兵守城,似是種種欺淩,遂成七恨,後我父屢屢致書陛下,遼東官員不肯上達,愈加欺淩,甚至屠我汗國臣民,遼東官員,欺君害民如此,生受顯戮,死遭寞禍,我父無奈四下聚兵,此乃起兵之故也。
今日,新帝登基敕國書以訓誡,臣等不甚惶恐,若炎日縱兵深入,必遭天譴,犯爾邊境,天地不容。四海之內皆係君父一體恩養,然刀兵四起國民困苦,何日休止耶?爾不耕種,以土為食耶?臣力讚和好,方為安民之職也。(注1)
朱由檢看完了書信,遞給了張嫣,搖頭說道“小奴酋不上當呀,許下了毒誓,說哪一天犯邊,他就必遭天譴、天地不容、人神共棄,嘖嘖,夠毒的。”
張嫣看了半天,放下書信,繼續盯著雁回池裡的落葉說道“足恭小謹,巧言令色。當初我就說,皇叔這招不行,小奴酋可能蠢一點,但是範文程可聰明的緊。”
“王伴伴,讓前往遼東的商賈們把朕有意勸其登基的消息散播出去,把條件也講清楚,越誇張越好,那什麼,把漢獻帝禪讓、魏元帝禪讓、晉恭帝禪讓這些都找找,把大明皇帝要禪讓的消息傳出去,要讓整個遼東都知道,大明皇帝有意讓小奴酋登基的消息傳出去。”朱由檢繼續出牌,黃台吉不上當,不代表大明皇帝就這麼認了。
大明皇帝登基還講究個三推而就的把戲,怎麼說也要勸三次才是。
“皇叔真的準備把皇位讓位小奴酋嗎?還是打算把遼西走廊的城寨都給建奴?”張嫣依舊心不在焉的說道。
朱由檢稍微猶豫了下問道“秦昭襄王得到和氏璧,真的會給趙王十五座城池嗎?”
張嫣將手中的一塊茶花糕點掰了一小塊,扔進了雁回池裡,笑著說道“我就知道,大明皇帝都是出了名的小家子氣。”
“不過皇叔,勸說移宮的奏疏已經堆滿小膳房了,彆說引火了,當柴燒都夠用了。皇叔就打算這麼不聞不問下去嗎?”張嫣回過頭來,眼神裡帶著些許的落寞說道“要不然皇叔就把袖子裡藏得奏疏批了吧,出宮做個道姑,心裡也清淨。”
:注1此段黃台吉書信,多數內容來自於大同宣府之戰中,皇太極給崇禎和代王寫的兩封信。一封承認自己原為明朝所屬,尊稱崇禎為天下之大君。一封辯解造反原因,稱本身是給明朝駐守遼邊的忠臣,起兵是被遼東官員逼迫萬不得已。當然,作者君也進行了在不改變黃台吉本意的情況下,藝術性的再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