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門三子和藏陽子則一直陪伴葉秋左右,天蒙蒙亮時才陪著下山。
羨門子方才高冥想了一兩個時辰,一通俱通,已然明白了三人修道的阻絕之處,實際就在於俠義之事做得太少,太過於明哲保身了!這下仔細算來,這次遇到葉秋實在是凡塵劫數已滿,誅滅了施比龍這頭惡妖,終於功德圓滿,數月之後便有九天雷劫,今後修成散仙大有希望,不禁對葉秋自然感激涕零。
三人來到海邊便齊齊跪下來,邀葉秋到北州遊曆,也好護持三人渡劫。
葉秋幾番推辭,又想到這事終歸是自己主動的,實在不好拒絕,且同門師兄們都已回山了,一時半會兒也懶得回去,當即囑咐藏陽子之後,便與羨門三子乘著獨木玉舟向北而去。
……
羨門三子雖然是成名數千年的方士,卻不像後世的道士住在山林之中,隻像普通人一樣住在北海濱一個城邑裡。
這城,也隻是個小城,叫做“燕離”,
隻有一兩戶萬人而已。
三人就住在燕離城北一處簡陋質樸的小院,各住一廂。
葉秋隻覺這小院裡一切都返樸歸真,沒有任何裝飾,簡約到了極致。三人自陳數千年來都是這樣渡過的,每逢世亂,又去山上、島上躲避,太平時再回來城中建房。日常生計,就靠教書、種菜賣菜、製販陶器等等。
這數千年來的變故,三人都是親身經曆者,一路談來令葉秋唏噓不已,諸多曆史大事,與世間所傳者都大不相同。三人又對一切機關奇巧無所不通,寫成了許多書籍,有營造法式、機關消息、經方條辨等等,裝了滿滿一間屋子。
但這三人因修行受阻,對成仙之事再也不感興趣,竟這樣過了一兩千年。
葉秋聽聞浩歎不已,深覺這三個才是真仙人,比之鎮元大仙這樣的,又不知高出了凡幾?不知不覺,他跟三人也學到了許多中州玄門所不知的修仙秘術。這些秘術並無邪氣,乃是上古真訣。
……
彈指間,一個月就過去了。
這天黃昏,葉秋與三人照常飲酒聊話,繼續論說古道術,說及了他們早年修道時遇見的一位談天大師鄒衍,無比欽佩至極,正談笑間,羨門子高忽然浩歎一聲,又連敬了葉秋三碗,娓娓說道
“上仙,我等今夜便要告辭了……”
葉秋聞言大驚,運轉心法,又用這一個月學到的古紀心算之法掐算,才感慨這天劫竟來得如此之快,本來以為至少三月,卻想不到一月就來了。
這段時日裡,葉秋與三位古真朝夕相處,比之在青雲山的三年裡學到道術還要多得多,如今乍然告彆,竟割舍不下,一時怔住了。
羨門三子也倍感這一個月乃是幾千年來最為舒心平安的一段日子,這時又見葉秋道門情深,不覺涕下,當即在葉秋麵前跪下,齊聲哽咽道
“上仙大恩大德,我兄弟三人實在不知如何報答?”
“唉,天下無有不散的筵席,三位去後成仙,他日仍能相見,又何必戀戀呢?”
羨門子高自去書房取出一本絹冊,說道“上仙對我等所修道術頗感興趣,我兄弟三人數日來已寫成此書,便送給上仙留作念想吧?以後或者也可留待有緣之人?”
書名寫的是《古真紀》!
葉秋心想他們的道法極為特異,自己以散仙之境觀照,也未能全部通曉,大長生界五洲玄門也是從未聽聞的,可見何等珍貴?當即拱手道謝,三人卻避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