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份也多了起來,從一個青雲宗小門徒,到遊方書生、三辰觀主、大長生國師……這些都是凡人份。
而仙家份呢?
除了知道一個模糊的“道君”份之外,就是令仙界畏懼的“中黃異人”了。自己曾經的修行之地,目前看有兩個一個是三辰觀,修成了散仙;一個是青雲山七星觀,修成了天仙。
那麼接下來呢?從天仙到道君,最起碼還要經曆金仙、大羅金仙、玄仙、九天玄仙,才會到道君級彆,而道君級彆的人物又有幾十個,究竟是哪一位呢?
這些問題,每一次思考都會毫無頭緒,大約隻知道自己要完成許多事,才會慢慢接近真相的中心。
但又如何去做呢?
大蒙山的讖語隻有四個字“存乎一心”,所以,他隻能依著自己的心念而動——
心動,就是天機!
現在,驪山老母給了更清晰一點的提示經曆凡塵的目的,是要“趨新棄舊、仙凡重生”。
也許就是說要清除掉自己前世的種種凡念,同時讓整個仙凡兩界都趨於重生,最終,自己才會回到道君之位?
那麼,什麼才叫“重生”呢?
……
“我作為青雲山門徒,引發了整個仙凡古劫。作為三辰觀主,糾正了一方的仙人關係。作為國師呢?滅掉了相,扶持了天下”
“那麼下一步?
按照驪山老母的提示,似乎還要從頭修行?而且是按照“新”的路子,前所未有的路子,去重新修行?”
……
這天,他在庭中槐樹下再次翻閱《古真紀》,讀到“一心自有五行,一自有四時,大抵陽相椎而已,陽中藏,曰真,中藏陽,曰真陽……”,忽然若有所悟——
“看來,我無須從頭開始……畢竟有散仙、天仙的前世境界,隻要專取真真陽,不就是真道了嗎?而且,應該是從天心機著手的……”
“那麼,從一心開始,取足純純陽之數,也許就能重生我的前世仙體了?再加上以凡人之曆經凡人的七六、吉凶榮枯,從凡塵中體驗天機道心,經受住七試八煉、十魔九難……終有一天會覺醒真體?”
想透了這些,葉秋次當即進宮,向神武天王請辭。不僅天王驚詫莫名,羨門三子也是聽得一愣一愣。
“陛下,微臣一年之中,已經從一介書生,成了一人之下的國師,凡人的榮華已經到了極點……久居無益,微臣,微臣還是想去天下雲遊,望陛下恩準。”
神武天王此時已經能夠分神、合體,很快就步入洞虛境界,若非如此,對修仙之事已深有感觸,否則定然完全不能理解這位國師的奇特請求了。
“國師,本朝太祖也曾修仙,故而名為‘大長生朝’,但仙凡畢竟一體啊,國師在朝又何嘗不能正定天下呢?何必舍近求遠?”
這時,齊仙閣中五人都已經是十分親密的仙侶,說話再不像君臣之間那麼顧忌。
羨門子高便也從容道“國師,天王說得有理啊……大長生朝雖然太平,但隱患也極多,就說這次的相府妖孽,其背後也牽涉極廣……百年前,我們也曾見過施比龍,還有燕離城中的妖獸環狗,再加上國師遇見的那些萬古妖靈,全都頻頻出沒,可見天下未安、仙凡未定啊!國師,此舉似乎不可取。”
神武天王頻頻點頭,娓娓道“國師,本朝極有仙緣,如今仙凡妖魔皆已有亂象,非有一位大國師不可!國師不可再請,朕意已決,你一定要居中運籌!”
葉秋卻不是這番考慮,堅持道“陛下,正因如此,臣更要下到煙火人間之地,才能有補於時勢啊。敵在明、我在暗,焉能順應人,抵定仙凡呢?”
神武天王沉吟許久,慨然笑道“國師所見極是,饒有謀略啊……這樣吧,朕特許你‘奉旨雲遊’,所到之處可便宜行事,如朕親臨!待國師歸來之,天下隱患已消,我們便同登仙界如何?”
此令極為妥當,五人頓時一齊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