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隨筆!
我被一群男人罵了。
原因是我說彩禮是合理的,是符合公序良俗的傳統文化。
他們罵我蠢,他們說我迂腐,他們說我讀書讀傻了,他們說我是魅女。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女人對我那可是封殺的很啊。
理不理解我不重要,罵不罵我也無關緊要,我隻要一塊能說理的地方好讓我安放心靈。
彩禮為何該給?
法律其實已經為我們做了決斷。
如果“彩禮”有錯,法律為何不直接取消呢?既然國家沒有取消,是不是說明“彩禮”這東西有它存在的意義?我們沒有國家聰明吧?我們沒有國家看的遠吧?
我是個不聰明的憨憨,當我看到新改的婚姻法沒有取消“彩禮”這項習俗時,我就立刻反思一個問題我錯在哪裡?
接著我就陷入了深度思考——彩禮的意義是什麼?不取消彩禮的深意是什麼?
講真的,身為男人,我也希望娶老婆不要錢。
可如果真的沒彩禮了,那會變得怎麼樣呢?
我娶老王的女兒一分沒掏,當初帶著人家女兒直接奔向自由,孩子跟我姓,老婆賺的錢我還有支配權,臨老嶽父嶽母還得幫我們帶孩子,想想就覺得美,是不是?
我生了女兒,剛剛養大,你小兔崽子就把她騙到手了,我看你這渣男不是什麼好貨,對我女兒說了兩句建議,結果你拉著我女兒就私奔了。
你一不給我磕頭,二不給我禮數,三不給我名分。
你把我們獨生女騙走了,我心疼肝痛啊;你帶著我女兒私奔,我臉上無光無顏啊。
我這才發現,我好像當初對我嶽父嶽母也不怎麼厚道,我突然就覺得有“彩禮”這關卡也是好的了。
可是大家取消了呀,大家都不要彩禮了呀,我能怎麼辦?
結果三代之後,大家隻想生兒子,都不想生女兒了。因為大家覺得生兒子可以賺人賺富,生女兒既配人又配臉。
為什麼要有彩禮呢?
因為彩禮給了姑娘擔當。
因為彩禮給了女方態度。(雖然這個態度被女性玩壞了,不過有問題的不是態度,而是口口聲聲提態度的人。)
因為彩禮給了嶽父尊敬。
因為彩禮給了嶽母麵子。
因為彩禮讓女方親朋好友和我存在了關係。
因為彩禮讓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知道我和她的關係。
彩禮用禮儀的方式結成了兩姓之好。
總結以上因素後,“彩禮”算不算是公序良俗?
從個人角度看,彩禮確實是個負擔;從當時角度看,彩禮也是個累贅。
可站在上帝視角看“普羅大眾”,你會發現,取消彩禮,就會讓很多男人失去進取之心,變得不負責任,更會讓婚姻變成兒戲,女性活的苦不堪言。最終是後代遭殃,沒人想生女兒。
(所以你現在反思一下,是不是找到了渣男不負責任的本質?人家基本沒花什麼代價就得到了你,你憑什麼讓人家對你負責?害下一個他不香嗎?憑什麼賺錢給你花還要被你管著?
說渣男什麼都好的人,我始終認為你自己就是個渣女,不然你怎麼會為“渣”洗白呢?你吃屎長大的嗎?還是你已經窮到彆人給你點小恩小惠就能跟人家姓了?)
我們不同於西方國家,他們就沒有“特彆負責任”的文化傳統,而且本就沒有彩禮這一說法,所以他們養彆人的孩子心安理得,泡彆人的老婆叫做浪漫自由。
換我們這種有“文化”的國家試試?
所以說彩禮是沒錯的,錯的是漫天要價。
至於怎麼才能合情、合理、更合人心,看看法律怎麼規定,大家再慢慢的磨合出一個不偏不倚的答案吧。
彩禮是“月老的紅線”,希望不要變成很多“女螃蟹”身上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