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隨筆!
年輕的愛情,一年之內要是沒計劃開花結果,這緣分大概率是會綠的。過了二十五歲後的感情,半年左右若沒打算談婚論嫁,大概率是會黃的。
愛情這東西之所以讓人前仆後繼,正是因為它的神秘性、甜蜜性、新鮮感、刺激感。而這些“你說不清楚卻能體會到的感覺”是會隨著時間而趨於平淡的。
站在女人的角度,經過數月的愛戀,明明感情應該是有的,但總感覺不到愛了,是不是這樣?人家未必就是外麵有人了,但總覺得不如剛開始對自己好了,是不是這樣?明明他不差,現在看來也就那樣,是不是這樣?
從男人的心理出發,經過數月的追求,你覺得天天約會太破費了,你覺得天天哄著供著太累了,你突然就覺得她的任性好煩了,你突然就覺得沒什麼好聊的了,是不是這樣?
相處久了,我對你的性格不以為然,你對我的條件嗤之以鼻。相處久了,我對你的美麗有了抗體,你對我的身體有了適應。
這就是“一個月追不到就不用追了”的本質原因,這就是“一段感情時間越久越不可能結婚”的原因。
人生若隻如初見,那有人間這些悲?
有了這個認知基礎,我們再試著解讀這麼一個社會現象——就是和你談了兩三年的男朋友,在談婚論嫁的談判中,最後為什麼情願花同樣的錢甚至更多的錢,娶一個他們完全不熟悉的相親女,也不樂意娶一個和他們朝夕相處過、真心相愛過的你?
在現實中、在抖音裡,我們都看到過、聽到過這樣的結局。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呢?
不,其實這隻是人性的弱點。
男人暴露了“愛而不信”的多疑,“傷而後痛”的固執,對明天的消極。
女人暴露了“綁架愛情”的自負,一步到位的貪婪,攀比之後的虛榮。
相愛一場,實屬不易,男人疼著、哄著、愛著,小心的經營著愛情。突然有一天,和他相愛的、和他同床共枕的女人說要188萬彩禮才能在一起,他很詫異啊,我們不是在談感情嗎?怎麼突然就談錢了呢?
他條件一般,年紀又輕,這兩年的積蓄又為和你愛情燃燒的所剩不多甚至負債累累,於是他小心翼翼的問,可以少點嗎?你當然會稍有讓步,不過你家人還是開出了他承受範圍外的條件。
你們猜疑,你們拉扯,你們談判,你們講現實、講未來、講愛情、講幸福,講態度,講雙方父母的不易,講之前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吵鬨。他開始動搖了,他開始覺得你沒愛過他了,他覺得你想要的可能始終是物質,甚至開始懷疑,你的愛是不是一開始就是因為這些物質。
男人開始對你和你的愛產生了懷疑,開始消極看待這段感情和明天,被語言傷害後的男人甚至開始固執的想,我就是不想娶她又能怎麼樣,她不是說我窮嗎?我情願花錢娶彆人也不娶她;她不是說離了我比我好的大把的嗎?那她就td愛誰誰。
相愛一場,幾年長跑。看到人家幸福婚姻,聽到人家彩禮幾許,想想人生一次,哪個又不想風光大嫁?
看他幾年都沒長進,若不是自己對他忠貞不渝、不離不棄,幾個小姑娘又能如此深情?你自負於他的“窩囊”,自負於他不可能離開自己,想起表姐唐妹的風光,要一場美好的儀式那裡又不應該呢?想到自己父母辛苦養孕如今變成他家媳婦,要一筆彩禮不就是為了不讓婆家看賤、不讓親戚看低、不讓朋友看笑話嗎?
為什麼要討價還價,為什麼要這副態度,為什麼還是不了解我。是了,肯定是膩了,肯定是不愛了。彆跟我說以後,我跟你兩年了,你賺到錢了嗎?彆跟我說現實,這兩年你有拎包去過我家幾次?彆跟我說愛,我離開了你,比你好的人多的去了;你離了我,又有誰像我一樣的陪你走這麼久?
最後的最後,男人傷痕累累,甚至負債累累的娶了一個不熟悉的女人,他在賭,他在置氣,但他固執,他對自己說我不會後悔。
最後的最後,女人傷心欲絕,甚至厭男恐婚,隻想找一個條件壓過前任一頭甚至幾頭的男人。
明明相愛容易,明明在一起也容易,為何相愛的人在一起這麼不容易?為什麼相愛幾年的他,情願高價娶一個相親女也不娶你?
因為談感情傷錢,談錢傷感情。
在男人的認知裡,我的就是你的,因為你就是我的,為何在那刻卻分了彼此?為何在那一刻你卻挖我心、把我們未來的美好往外送?你可以和我討價還價後再愛,但不能要了我愛之後再要我家的所有。娶你當然要彩禮要名分,偏偏不能是你和我要。
好男人願意把工資給你,但你不能把工資給彆人,這是生活的基礎,安全的基礎。好男人自然會孝敬你的父母,但麵對你父母步步緊逼的貪婪,麵對你嗷嗷待育的弟弟,沒人願意葬送未來供養你的家庭。
你愛過他,他愛著你,但在這個過程後,他不會相信你愛他。
銷售態度好,才有可能讓人相信他的售後服務也好。你把自己買的這麼急功近利、聲嘶力竭,他不敢相信你們的以後會幸福,甚至會害怕你遇到一個條件遠高於他的人後會背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