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隻要加上個自以為是,要麼成自負,要麼成自大。不管自大、自負,還是“大負”參半,都會自以為是的以為是自信。
“不自信”大抵上有哪些表現呢?
內在表現為:
敏感,容易情緒化,容易心理失衡。
外在表現為:
1太在意彆人對自己的看法。
2自尊心強,倔強執拗。
3喜歡和彆人作比較,容易和父母偏激賭氣(隱性的)。
4喜歡和彆人講道理喜歡改變彆人看法。
5感情優柔寡斷,雖然渴望被愛,但是患得患失,害怕做選擇。
6責任感強,有完美主義情節。
7不喜歡打電話,害怕表露自己脆弱的一麵。
這些內在的外在的,我們都或多或少的在成長的過程裡表現過。
這些問題有的會形成:情感淡漠。既對親情不主動、不信任、不親昵。
有的會形成:情感缺失。既是——不愛我,反而會客氣熱情的對待;愛我,反而會糾結。
不管是這個問題,還是那個問題,其本質都是因為——缺愛。
至於說怎麼淡化自卑增加自信呢?
首先得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其次得認識到自己的這些問題本質從哪來?又是以什麼形式表現的?這樣才好對症下藥。
太在意彆人的看法,那就少在意。
太執拗,那就試著不固執。
太喜歡講道理,那就少講道理。
……
最後是心理疏導和心理重塑。
不管是疏導還是重塑,都不是發呆,不是安靜一會,不是胡思亂想,而是與高於自己的思想進行學習。
看好書,和智者聊心結,聽過來人的經驗。
……
不要總試圖改變彆人和我們的迥異的觀點,不用太在意彆人對我們個人的看法,不要對彆人抱有太高的期待。
不要自我完美,不要患得患失,不要端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