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境武元喧囂而起。
銜燭一劍並未取得太過明顯的成效,方塵眸子一沉,眼底難得地泛起幾分複雜。
劍六未能殺敵,不是劍招不強,而是自己修為太弱。
少年輕輕一歎,心情沉重的開始調動元海內另一道劍意。
天上劍仙的那道雪白劍意。
銜燭之勢漸過,劉蒼自此等劍意下回過神來,刀身之上沛然氣勁驟起,壓著驚蟄緩緩靠向少年眉心。
生死一瞬。
雪白劍意將出。
隨後一切歸於靜止。
那一枚在劍嶺之上相助方塵修成劍元訣的鎮界珠,在方塵體內蟄伏數月,不知偷吃了多少劍元之後,此刻陡然自少年元海鑽出。
雪白光芒繚繞刹那。
劉蒼體內的刀元流轉,刀身的下落,以及那張蒼老麵頰之上的細微表情變化,幾乎是同時迎來了刹那的靜止。
而少年的劍還在揚起。
驚蟄斬開那柄大刀,自劉蒼脖頸拉出一條細線,鮮血滯留片刻,隨後伴隨著少年後退開始噴湧而出。
大刀自手中滑落,劉蒼眸中最後閃過幾分怨毒和難以置信,便就此倒下。
鎮界珠回到方塵元海,再次沉寂。
站在少年背後極遠處,已然握劍準備出手的古正見得如此一幕,眸中滿是不敢相信。
身側沈鄉亦是張大嘴倒吸一口冷氣。
“小師弟那一劍是劍六?至於那枚珠子——”
“的確是劍六,那枚珠子能夠頃刻間鎮壓上境武修,應當是一件天下罕見的法器,想來這也是峰主敢讓小師弟獨自下山練劍的依仗。”
古正輕輕點了點頭,收斂起眼中的驚詫,轉而化作淡淡的欣喜。
兩人對視一眼,皆是不再多言。
能壓製上三境武修的鎮壓法器雖然珍貴,但在這座天下並不算稀少,但能夠在四境武修手中便有如此威力,那枚珠子的品秩絕不遜色於青山的四柄巔峰劍器。
而這種品秩的壓製類法器,聞所未聞。
心底一番思索過後,沈鄉轉頭看向身側,因為擔憂方塵,緊握的雙手中滿是汗水的沈霽,眼中陡然掠過幾分心疼。
方塵收下香囊之後不再多言,無疑已經說明他們是好朋友,但也僅是朋友。
山巔劍仙,和江湖兒女終究不是一路人。
於是,沈鄉輕輕摸了摸沈霽的頭,隨後做出了一個不容置疑的決定。
“霽兒,今日我們回金環城後,你便不用再去走鏢了,跟著你古叔叔去青山吧,去做一個能夠與他並肩的女子劍仙。”
“爹——”
“傻丫頭,這些年也是你爹太自私了,你娘離開後,我便隻想著把你留在身邊,給你一個安穩的日子,倒是忽視了你的想法。
霽兒,你可是爹的女兒,是當年那個北境一劍斬半尊的劍仙的女兒,你的天資不該在江湖中沉浮,而是該如青山的過往一般,在這天下如月散輝。”
沈鄉背負著雙手,那身金色的衣袍在日光下熠熠生輝,竟是遮掩了眼中的亮芒。
“另外,師兄,既然劉家對小師弟出手了,我們也該再回去走上一遭。”
……
數千年前的亂世安穩之後,一統天下的李氏建立了大夏,千年以來,大夏皇族君臨四方,並按照地域特征將天下劃分為一百零八道。
其中,以神都為中心的,那片被延綿邊城包圍的中域,獨占七十二道。
而青山所居的北嶺,占十四道。
正如沈鄉曾言,這天下當中,修行始終是少數人的權力。
所以在離開了靠近青山的青衍道和落雁道後,方塵再向東走的其餘北嶺三道,武修已然極少。
許多僥幸踏足修行一途的下三境武修,在這些世俗之地,建立起一個又一個聽起來仙氣盎然的實力,構築著天下人眼中的江湖。
隻背一柄劍,隻挎一酒葫的少年,在這片江湖中,看著生老病死,看著婚喪嫁娶,看著手中那柄愈發沉重的劍器。
這一看,便是半年。
於是,少年走出了北嶺,踏入了東荒。
大易道。
迎風城。
隨後遇見了兩位少年。
背負著一柄入鞘劍器,身穿雪白不然塵埃的道袍少年,負手站在城牆之上,抬頭看著方塵,輕言“道可道,非常道”。
手中握著一串念珠,穿著一身不凡的紅白袈裟的年輕和尚,低頭看著念珠,默念阿彌陀佛。
隨後道子眯眼,佛子抬頭,方塵出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