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雄!
在劍王城拜訪過刀甲聶刀音後,方塵和邢仞離開城主府,向著東荒中心那一道走去。
那道封名取自數千載前,丘天師那首梨花詞中‘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的爛霞道,才是整個東荒道宗信仰最為灼熱之地。
同樣也是而今的道門首宗玉虛宮的盤亙之地。
道宗將要在近日舉行天下最大的武道交易會。
那一日也是中元節。
自衝虛道向著爛霞道一邊練劍一邊前進的方塵,每每收劍盤坐之時,腦海裡便會不可避免地響起聶刀音在其離開時說出的話。
“當年那場方家慘案,其實方家根本不可能滅族,因為當年的方家六人之中,槍甲與畫甲早已跟隨你的父母離開了這座天下。”
這是青山小師叔從記事起第一次聽到有關父母的消息,也是為何大夏降罪劍王城時,方家反抗能力遠遠不足的原因。
隻是,除了這個消息,即便是號稱天下刀甲的聶刀音,對天外天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眾生樓和實力強大兩個層麵。
更遑論修行歲月尚還不及聶刀音半數的邢仞,即便身處青山,但也隻是對天外天有所耳聞。
所以,方塵不得不放下心中思量。
握劍走劍。
傳自邢仞的那套練劍之法,其實並無任何特殊之處,完全是從青山劍修練劍的根基出發。
不停地練習握劍與出劍。
隻求一個熟能生巧。
沒有動用絲毫的劍元流轉,僅僅是重複著拔劍,出劍,以及基礎劍勢中的劍道十三。
方塵的手臂在如此單一的動作重複下,不免格為酸脹。
但年輕劍客,沒有放下手中的劍器。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按照邢仞的判斷,方塵的三座劍樓中,劍術一樓最有可能率先達到第二層。
劍術入微。
所以,這些日子當中,邢仞不間斷的為小師弟講述著那些劍招的中的精妙變化,以及監督著方塵的走劍練劍。
握住沉淵的方塵,每一次揮劍之時都會帶起一連串沉悶的破風聲。
而每一次手臂酸麻無法使力時,便會吞服一枚青山兩儀峰所製的丹藥。
無法消磨手臂上的痛意,但卻能防止經脈因為勞損過度受到損傷。
如邢仞所言,雖然青山有可以減緩痛意的丹藥,但練劍之人若連這點小痛都承受不了,往後又何來一劍西來那般的劍仙美談。
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年輕劍客的劍道進境極快,陽珠的不斷供養之下,境界也緩緩增長。
至於那方蟄伏已久的鎮界珠,在近乎掠奪的吞噬了陽珠溢出的大半靈氣後,也逐漸有了蘇醒的跡象。
已然漸近爛霞道。
“道子與你定下的那方約定,在陽珠的供給下原本應當不難。
畢竟劍元之體最適合劍元滋生流淌,而你又已然登上劍樓,上三境的登樓破境於你而言更是絕非難事。
但這一段時間的修行中,我卻發現你的劍元積累即便是在陽珠的助力下,仍舊算不上當世罕見。
也就是說道子以他的修煉速度給你定下的修煉要求,一年之後你仍是很難達到。”
從方塵開始問劍時便一直督促其修行的邢仞,在見得少年以陽珠修行足足一年仍是中三境,不由得眉頭微微皺起,搖頭歎息道。
那個道子與方塵定下的約定,要求方塵在大夏天下大評之前踏九境登四樓。
如今大夏詔令傳遍天下,已然確定了天下大評便是來年七月初八。
而今已是六月十五。
距離天下大比還剩下約莫一年。
聞言收劍的方塵,在聽得師兄所言後,不免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
如陰陽珠這等奇物,即便是在諸方上宗之中也是極為上乘的寶物。
一位生前乃是半尊的陰修,以大陣凝練數千年的東西,理論上對中三境的武者而言,其靈氣滋補遠甚於身體吸納。
但方塵卻不是尋常中境武者。
那枚至今品秩不明的鎮界珠,鎮壓過劉蒼之後便一直沉睡在元海當中。
直至當日方塵開始吸納陽珠,這枚同樣雪白的珠子才又隨之蘇醒,大肆掠奪陽珠產生的靈氣。
本著這珠子連著幫自己度過數次困境的感激,方塵便隻能接納了鎮界珠的舉動。
所以,隻能吸收一些鎮界珠放過的殘餘靈氣的年輕劍客,才會至今仍是中三境。
“不過,道子和佛子的修行路,與天下其餘天驕都不同。
一位天生近道,上三境悟道登樓如吃飯喝水。
一位如佛陀再世,菩提心聚天下萬靈,所以破境才會如此之快。
想來,你雖修出了後天的劍元之體,但與先天終歸是有些區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