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當代被稱天資最近佛道兩子的年輕天驕,少年遊。
同時,這七道之中還有數千載前由衰頹走向滅亡的上宗遺址。
蜀山劍林。
方塵與邢仞落步蜀山之前。
“小師弟,蜀山這座劍林在當年蜀山覆滅之後,這幾千年來不知被諸方勢力的武修搜尋過多少次。
可以確定的是,這方上宗遺址之中,除了這些密密麻麻的斷劍,再無其餘一物。
所幸這些遺留的劍器在蜀山最後一戰中大半折損,遺留下來的劍器也沒有了靈性,所以在諸方上宗把控之下,近千年來幾乎未曾缺少一柄。
所以,這劍林之中唯剩滿山劍意和劍氣。”
腰間挎著劍器和酒葫的邢仞,在這座黑黢黢的石山之前微微駐足,凝眉靜穆,一臉默然。
“小師弟,對尋常劍修而言,來到此山多為悟劍,希望借此地遺留劍意登樓。
但你不同,劍元之體和劍元訣賦予了你轉化劍氣的能力,也使得你悟劍更為輕鬆。
所以,蜀山劍林中的修行,你需要同時登樓破鏡。
接下來的時間內,你便在劍林修行,一年之後天下大評開啟之時,青山會前來接你出關。”
視線所及,蜀山自下而上隻有一條蜿蜒狹窄的石道,當年那些蜀山的劍仙們,也給此道定了一個響亮的稱呼。
蜀道。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青山的年輕劍客一步入山。
漫山劍氣席卷而來。
故老相傳,萬載以前青山初立,天地間最強盛的劍宗便是蜀山。
那時候的蜀山,有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人,從亂世中殺出一條劍道無敵路的太白劍仙。
有號稱十年磨一劍,平天下不平事的劍客閬仙,一劍落葉滿長安。
於是那條蜀道,承載了萬載以前天下最盛的劍氣。
過蜀道,如過青天。
這些蜀山之上沉眠萬載的劍氣隨著方塵的腳步緩緩蘇醒,隨後在方塵四周靜默垂立,如臣遇君。
劍元之體,便是劍氣的王。
年輕劍客邁步向山巔走去,邢仞轉頭離開。
山巔的劍林之中有一人轉身沿蜀道而下。
與方塵打了個照麵。
“樂府,何挽。”
“青山,方塵。”
隨後錯身,方塵登上山巔。
這座號稱萬載以前天下第一劍道聖地的山門,入目可見儘是漫山殘破劍器,遍布悲涼。
青山小師叔輕歎一聲,向著四方拱手,隨後盤坐悟劍。
蜀山這座山頭,悟劍者並不稀少。
雖然宗門破滅已有數千年,但畢竟是青山之前的天下第一劍宗,其內殘留劍意便已然足夠吸引天下劍修。
所以,此地向來是人族天下僅次於青山馱碑峰的悟劍之地。
方塵先是拿出那一枚老峰主贈予的劍天法地置於膝上,悟劍之時若有所悟,絕不可被外界打擾。
隨後拿出九曲靈丹以及入虛丹。
邢仞為方塵找尋的這兩位丹藥,皆是對修行悟道有極大裨益的丹藥。
其中,九曲靈丹聚靈引氣,可根據武修修行法訣牽引適合修行的靈氣。
方塵所修的劍元訣,是一門可以從初境修煉至沉淵劍仙那等至尊境的法訣,而此訣可以劍氣修行。
入虛丹則是明心通靈,以空明之心了悟劍道。
青山小師叔服下兩枚丹藥,隨後自玄陰玉蓮上扯下一小瓣花葉,將其吞服而下,拿出陽珠開始正式修行。
於是,十一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青山那片延綿山頭,七大主峰之中而今聲勢最盛的一峰大衍峰山腰之上,有一方遼闊平台。
聚集著許多青山的弟子。
“大夏蓮會,雖然重點是天下十甲的評定,但緊隨其後的登山同樣亦是諸方關注的盛事。
蓮會評一百零八問道榜,參考天下年輕一代的戰力以及潛力,為大夏抵抗妖族天下甄選出最有價值的年輕天驕,這也是衡量諸方勢力往後興衰的重要依據。
青山身為天下劍道聖地,雖不在乎外界看法,但身為天下意氣獨掌半數的劍修,卻不可在此等盛事中落了劍修威名,所以此次蓮會爾等還需儘力為之。
本座知道,大夏而今的天下,蟄伏著許多為了蓮會壓境的天驕。
如那兩年前便九境圓滿的佛子與道子,或許你們還不清楚他們為何一直沒有破境,以為這兩位江湖之中久負盛名的天驕徒有虛名。
但本座卻可以告訴你們,佛子與道子的確與這天下其餘所有天驕都拉開了一條鴻溝,他們隨時可登山巔。
而這兩位如此壓境,天下有那麼多止步山巔之前的年輕一輩,都是因為這蓮會排名,為了前三甲可以獲得的大夏皇族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