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印記成型的刹那,佛子的胸前雙手合掌,而身側左右則有二十隻手自佛光之中鑽出,手上各有眼睛,分彆執各種法器。
山河畫卷內外,那些見得佛子如此神通的大修行者,紛紛輕歎凝眉。
浮屠古經能夠在佛門浩如煙海的經文之中,占得如此崇高的地位,自然說明了其殺伐果力該是何等驚人,而與之相對的,這門經文在佛門諸多神通之中,修行難度亦是名列前茅。
不管佛子何等天資橫溢,但其終究還未跨入山巔,未聚佛門大道,而不以大道成浮屠佛相,西土延綿傳承之中,完成此等壯舉的,不足一手之數。
千手向前,紛紛禦敵。
道門的千手觀音,向來代表著大慈悲,以千手表示無量廣大,以千眼表示智慧圓滿。
但浮屠古卷凝出的千手相,卻獨獨取自這位三聖左脅侍的殺伐偉力。
黑紅佛光聚於千手之上,原本一心殺伐的楚修然在此番廝殺中,再難占據上風。
佛子身後諸多手臂,僅以六手持法器將那柄漆黑大戟束縛在佛子身前,而剩下的手臂則是交錯著紛紛殺向楚修然。
大戟被佛法束縛當空,楚修然眉眼一橫,卻是順勢鬆開戟柄,雙足狠狠一踩,一聲怒吒。
於是,楚修然的背後同樣有一道虛影浮現。
大夏諸多神秘的武道傳承之中,祇山的神祇加持之法已然算是法天相地的至高道訣,而不計佛門的佛相肉身,天下便唯有另一門法相神通可以與之一較高下。
天下八大上宗之一,傳承最為稀少的楚家,家傳一門戰相搏殺之法,名喚,楚家戰雄。
與其餘法天相地需要經過長久的修行才可掌控不同,楚家的這門法相,傳承自其家族血脈,凡楚家族人,幾乎是生來便可喚出此等法相。
隻是視修行者實力不同,喚出的法相戰力也存在一定差距。
已然算是大夏年輕一輩最強幾人之一的楚修然,身後那道甲胄滿是流光四溢的赤甲法相,無疑已經有了幾分九境之上的不俗氣象。
見得佛子身後的數十道手臂紛紛襲來,那尊持甲法相卻是一臉冷然,隨著楚修然揚拳,陡然一聲冷喝,血甲法相竟是如若有靈一般,當先一步朝著佛子身前千手殺去。
那尊赤甲法相轉瞬靠近身前,佛子見狀微微搖頭,身前佛印再變,隨著心口一道綠芒忽閃,身後千手疾速顫動,自心燭的背後走出一位手捏佛印的女子。
那女子身體之上遍布佛光,再不是浮屠古經的暗紅,而是真正佛門大僧的金光。
金光之中,女子麵容模糊不可窺見,但身後卻有千手,滿是聖潔。
佛門至高,千手千眼觀音。
將浮屠古經的一式法相自身體之上剝離,任而千手觀音相與那尊血甲法相彼此廝殺,佛子低頭看向楚修然掠殺而來的身影,伸手一揮收起身上的袈裟,僅穿一身勁衫,與其近身廝殺。
楚修然嘴角笑意更甚,好戰的楚家修行者,並未想到諸如西土佛子這等人物,竟也是個熱衷近身格鬥的年輕天驕。
隻是近身廝殺,楚家武者向來不弱於人,那具與千手觀音鏖戰的血甲戰雄,看起來與尋常的法天相地不同,與楚修然更像是彼此配合協作,隨著楚修然每一次出手,赤甲法相之上都會有一道紅芒閃過,隨之而來的便是楚修然氣機的陡增。
這一人一法相之間,不僅僅是氣機相連,更是能夠隨意調轉武元之類為彼此所用。
佛子與楚修然競相祭出的第一拳,在兩人身前相撞,這一拳蘊含的道韻以及武元,遠非尋常九境可比。
拳勁交錯之間,元海之中武元肆意傾瀉而出,很是輕易地便帶起了山巔靈氣的暴亂,幾乎是那一聲悶響傳出的刹那,以佛子和楚修然為中心,兩人的方圓四周便升起了一道高聳入雲的靈氣龍卷。
浩渺龍卷之中,兩道法天相地同樣還在廝殺。
第一拳僵持刹那,佛子與楚修然相視一笑,隨後以遠比方才迅猛數倍的速度抬腳出掌,年輕一輩真正巔峰之間的廝殺,無人可以想象,竟是最終走向了最為世俗的近身搏鬥。
穿著一聲雪白勁衫的道子,原本儘是溫和的麵容,因為如此一場熱血廝殺,竟是帶上了幾分殺伐果斷。
那些拳腳交錯之間,更是如有風雷炸響。
而本就極為好戰的楚家年輕一輩,更是因為方才出世,便遇見了如此了不得的對手,雙目赤紅,看起來狀似癲狂。
這場風雷之音足足持續了將近一炷香的時間。
佛子與楚修然最後一拳狠狠相撞在一起,隨後雙方借著反衝之勢彼此退開。
心燭淡笑著握住一串佛珠,而楚修然則恰好落在兩尊法天相地一旁,抬手接住那柄自千手觀音臂膀之中,落下的漆黑大戟。
勝負仍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