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滿是癲狂。
左腿已然有些難以動用的楚修然,自青石地麵緩緩爬起,隨後一臉猙獰地以右腿為支點,躍起撲殺而出。
楚修然掠行過程中,那尊原本與千手觀音佛相廝殺的赤甲法相,一個閃身出現在其背後,化作血氣湧入楚修然身軀,與之完全重合。
年輕武修躍至佛子身前三丈開外的高空,更是仰天一聲怒吒,右手武元宣泄肆意湧出。
於是,那柄原本深埋青石之下的大戟,聞聲而顫,倒行著將青山地麵穿出一個更大的洞,穩穩落在楚修然掌心。
楚修然雙手握戟,當空高舉,旋即隨著身體下墜狠狠砸戟。
這一戟未落,暴戾戟勢已然壓製住腳下數丈方圓,靈氣不再翻湧,青石卻在震顫。
而戟間所向,佛子仍是一臉溫和笑意。
千手觀音佛相失去了對手,佛子亦是抬手散去此招法天相地。
那些法相散去的金光融入佛子身體,明顯使得阿彌陀佛的金光相愈發璀璨,佛子的胸前,一道綠芒忽閃而逝。
於是。
佛子躍起。
當空接戟。
以身合法相之後,戰雄血脈賦予楚修然的,是幾乎兩倍武元的戰力增幅,那些幾乎可以隨時堪破大道的氣機,以道韻的形式牢牢攀附在戟身之上,隨著大戟當空砸落。
若是這一戟所向,是第九峰上任何一位第二層的年輕修行者,那麼在這一戟之下,應當都是沒有任何反抗之力的就此殞命。
但佛子卻是人族天下,最先進入第三層的年輕一輩。
大戟尚未完全落下,佛子的身影已然掠至戟身之前,在天下武修共觀之的注視之下,佛子雙手交疊身前,直直抬向大戟。
但楚修然這凝聚所有殺伐手段的一擊,氣力實在太盛。
饒是佛門金光繚繞之下,佛子並未受到任何傷勢,但交疊一起的雙手,連同佛子的身體,仍是不可避免地在大戟砸落之時,隨之同時下降。
轉瞬間便是三尺有餘。
雖然看起來是楚修然這竭力一擊暫時取得上風,但以而今那些觀戰的修行者的眼界,都能看出佛子雙掌托舉之下,楚修然這最後一戟,氣機正在不斷衰退。
三尺。
一丈。
十丈。
那兩戟一人終於自上而下當空砸落,佛子身側原本恢弘金光已然餘下不到三成,而楚修然大戟之上的磅礴氣勁,卻也隨著佛光消散一齊消失。
所以,佛子落地之時,雖然雙手依舊捧著戟尖,但落腳的青石地麵,卻如一開始那般光滑平整。
雙足輕輕點在青石之上,佛子低頭念了聲佛號,隨即一手繞著戟尖拍開大戟,一手抬掌按在楚修然胸口。
金光與熒光一齊大作,楚修然的虛體就這樣消散天地,第九峰上迄今為止最為精彩的戰鬥就此落下帷幕。
那些一直關注著這場廝殺的修行者,這才有些意猶未儘地偏過頭去,打量著其餘兩處的戰鬥。
洛千瀧與楚青鋒的廝殺仍舊火熱,甚至因為楚修然的敗落,反而激發了另一位楚家天驕的血性。
兩位站在當世年輕一輩劍修巔峰的天驕,彼此都已然衣衫帶血。
但勝負仍舊難分。
於是,眾人便又將視線轉向另一處。
青山另一位劍元之體,得到了至高四劍之一沉淵認可的青山小師叔,雖然僅有八境修為,但在第九峰上這場廝殺之中,卻接連逆伐,表現出了不俗的戰力。
而那位樂府的黃袍青年,其身份不但已經大概明了,與魏子墨的那場廝殺,更是證明了黃袍青年同樣也是第二層的年輕天驕。
如此一場廝殺,自然同樣引人注目。
但待得佛子與楚修然的廝殺完畢,回過神的眾多修行者方才發現,原本處在青石石台邊沿的那處廝殺,此刻竟是隻剩下了一人。
青山小師叔手握劍器傲然獨立。
雖然如此戰果有些讓人匪夷所思,當在不曾知曉九皇子與方塵先前交談的那些修行者看來,定是這位青山的小師叔又拿出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底牌,竟是再次逆伐了年輕一輩第二層的真正天驕。
一時間,佛子與道子之下,方塵風頭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