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方塵四人朝著昏暗空間的不斷挺近,不多時,嘈雜但卻整齊的殺伐聲,驟然自前方傳來。
“諸位,試煉的第一層,來了。”
道子抬頭,視線似乎穿過眼前的大片陰霾,窺見了昏暗空間極深處的場景,不由得沉聲提醒道。
於是,佛子雙手結印,直接召出寶篋印經之中的殺伐印訣。
九皇子抬手一揚,便是三道龍氣成環形簇擁身側,龍形之中,有一柄長槍隱隱浮現。
方塵輕拍劍葫,自腰間喚出那柄劍器驚蟄,橫劍在前。
殺伐聲漸近。
出現在方塵視野之中的,是數百名身披黑甲的步兵,這些兵士看起來境界不高,但似是常年曆經殺伐浸染,偏偏凝成了一股駭人的軍勢。
對蘇桑的試煉早有了解的道子,在步兵尚未近身之前,陡然輕喝一聲,隨後雙足一瞪,便當先一步掠殺而出。
方塵三人緊隨而至。
雖然是以四人抵擋數百兵士,但方塵四人的九境修為,於這些大抵處在三境邊緣的步兵而言,無疑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那股常人遇見幾乎便要被生生嚇破苦膽的軍勢,在四道身影生生殺入其中之後,紛然潰散。
九境武修,沙場之中,可稱萬人敵。
這些步兵來得極快,去世的同樣極快,在大夏而今年輕一輩之中,堪稱最強的幾人出手之下,眨眼間便消散大半。
兵刃的碰撞聲仍在繼續,就在步兵尚餘最後百人之時,漫天箭雨呼嘯而至。
步兵之後,是弓兵。
那些密密麻麻砸落的長箭,明顯是以不凡的材質打造,雖然握弓者僅有中三境的修為,但箭落卻可傷上三境。
處於步兵包圍之中的方塵幾人對視一眼,蘇桑設下的考核規則,那些箭雨即便鑿落於步兵頭頂,卻如同觸碰無物一般直穿而過,箭雨所向,僅是入陵的考核者。
方塵與李元白眯著眼點了點頭,隨後自步兵圍殺之中騰空掠起,撲殺進那片弓兵之中,佛子心燭和道子徐無,則繼續處理殘餘的步兵。
成兩處並立,各有九排九列的弓兵行伍,顯然也察覺到了方塵和李元白的動作,於是漫天箭雨調轉方向,有著大半頃刻間便朝著騰空而起的兩人砸下。
箭雨可傷上三境,但方塵和李元白卻非尋常九境,在李元白以龍氣凝盾遮住身形的同時,方塵身體四周,茫茫多的劍氣鑽出,簇擁在年輕劍客身外三尺,將那些不斷垂落的箭器,割裂成碎屑熒光。
手執驚蟄的方塵,直直落向了居左的弓兵行伍的正中央。
青山小師叔落腳之時,先是兩腳隨意的踢在中心兩個弓兵的額頭,隨後又是一拳砸碎了左側的弓兵,一劍將右側弓兵的短刀連同身軀完全斬散,在弓兵行伍之中,硬生生殺出一塊半丈左右的方圓之地。
這些以蘇桑當年,楚軍之中最強一批弓兵複刻而出的兵士,似是作戰技巧和素養都是極好,在方塵身形已然靠近弓兵數丈之後,大半弓兵立刻轉移箭頭朝向,重新朝著步兵圍殺之中的佛子和道子出箭。
唯有方塵落足那一塊的十來位弓兵,方才負弓彎腰,拔出身側的短刀,朝著人群中心的年輕劍客殺去。
這些弓兵雖然境界不低,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道訣招式,但常年廝殺之中摸索而出的出刀之法,招招式式都有一種莫名的道韻,幾乎是每一次出刀都直撲方塵要害,且出刀極快,彼此之間配合十分默契。
原本準備以劍訣迅速屠滅了這些弓兵的方塵,在對拚幾招之後,自是察覺到了這一點,不由得輕輕一笑,收起了元海之中湧動的武元。
劍客的劍術磨礪,同樣需要廝殺才能成長。
所以,處於弓兵中央的年輕劍客,在身側數柄短刀攻伐之下,儘可能的扭動身子,躲開刀刃的用時,以驚蟄一劍一劍將弓兵斬成泡影。
將剩餘的百位步兵斬殺大半,隻剩下最後幾道握戟的四境步兵之後,道子轉頭打量了一眼九皇子與方塵的廝殺,在窺見方塵如此動作之後,眉頭不經意地挑了挑。
曆任進入皇陵參與蘇桑傳承的試練者,能夠被大夏皇子認可,修為、天資自然都算得上是年輕一輩之中的翹楚,試煉之中的第一層,這些兵士的廝殺,自然是抬手可過。
但也正因為實力太強,兵士太弱,來到蘇桑墓中的年輕一輩,大多是以一些強大法訣,輕鬆地轟殺了這些兵士之後,便急匆匆地趕去了試煉的第二層。
唯有極少數與兵士單獨廝殺的修行者,方才能夠察覺到這些不過中三境,或者下三境的兵士,雖然沒有強大的道訣法門,但其招式變幻究竟何等絕妙。
這一點,大抵便是蘇桑,設立如此一層簡單的試煉的緣由。
與技巧高深者廝殺,才能使得自己的招式技巧更為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