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僅從大夏開國太祖為蘇桑設立陵墓,蘇桑也甘願將傳承置於大夏皇陵來看,這兩位六千多年前的聖人,雖是兩方皇朝的帝皇,彼此最大的對手,但也是知己。
高處不勝寒,但若不是一人,便不是那般寒。
“前輩說笑了,太祖皇帝乃是元白先輩,僅是其創立大夏,一統人族的壯舉,元白便遠沒有與之相比的資格,前輩說我與太祖皇帝有幾分氣態上的相似,倒是盛讚。”
直麵大夏皇朝數千載前最大的敵手,李元白的臉上,卻並不絲毫畏懼以及慌亂,九皇子先是恭敬的行了一個晚輩禮,隨後又頗為謙虛的沉聲道。
聞言,蘇桑眼中閃過幾分亮色,卻是不再就此多言。
“人族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夏朝的國祚今後如何,以我殘存的這點魂魄氣機,大抵隻可窺見百一,至於你小子,身負的皇朝紫氣,乃是夏朝皇族當中最為濃鬱的幾人之一,所以不管往後天下如何,本皇都希望你能夠為天下蒼生謀一個歲歲昌平。
所以,本皇贈予你一條萬民道。”
與麵對方塵幾人時候的隨意不同,蘇桑站在九皇子身前時,再不像一位先前傳道的夫子,而是像一位帝皇。
人皇,本就是人間至高的皇。
巍峨氣象席卷周身,蘇桑衝著九皇子微微點頭,隨即身側明黃霧氣紛紛湧向李元白,在其餘三人看不見的地方,李元白身側那些龍氣逐漸壓縮,凝實,但在蘇桑灌注之下,又不斷擴張。
直至最後,凝成九條遊曳的金龍。
那些明黃霧氣之中,這九道金龍看起來四爪嶙峋,腹前,有第五爪將生。
這是人族天下跨越數千年的,皇道的傳承。
江山萬民道,乃是人皇道。
片刻之後,滿臉凝重的九皇子收起了掌中的印訣,身側那些明黃霧氣再次模糊,難以窺見。
而蘇桑這位人皇,方才的帝皇巍峨氣象同樣消失,滿臉笑意的衝著四人點了點頭,看起來又如夫子。
“此間傳承已然贈予你們四人,離開皇陵的通道我也已經打開,江山更迭,人間變幻,這數千載以來的平靜已然打破,關於人間的氣象暫且不言,但人族天下與妖族天下的血亂,還需爾等儘力抵禦。”
大夏皇陵當中的聖人傳承,蘇桑已然分彆交予方塵四人,人皇抬手一揮,一道光束通天而起,自白山當中貫穿出一條直通山外的通道。
蘇桑衝著方塵四人輕輕一歎,這些英傑的出世,也代表著人族天下的亂象將出,不論人間最後如何歸屬,大夏國祚能否繼續延綿,北境冥海之外,妖族的陳兵列境都是人族天下的最大威脅。
所以,以人皇之名,拒北,才是對萬民最大的庇佑。
離開皇陵的通道已然開啟,方塵四人對著蘇桑最後行了一個師徒禮,隨即一步踏出,向著白山之外竄去。
道子和佛子在接受了蘇桑的傳承後,因為聖人道韻的影響,渾身氣機逐漸起伏,已有破境之像,於是兩人當先一步,離開了皇陵。
在徐無和心燭之後,方塵和李元白並肩掠起,而就在兩人離開皇陵前的刹那,兩道光芒自身後飆射而至,隨即白山閉合,光束消失,蘇桑的背影最後定格在兩人的回眸當中。
離開皇陵的方塵和九皇子對視一眼,隨即很有默契地自調集魂識探向元海,那方汪洋之上,此刻又有一道令牌浮現。
紫金令牌之上,一麵刻著山河鳥獸,一麵刻著萬民俯首。
注視著令牌的方塵,在思索片刻,仍舊未能探明其用途之後,不得已收回心神。
隨後,白山之上的兩人,又同時凝眉看向遠處。
大夏神都之中,就在白山數裡之外,有兩道光柱通天而起。
居左一方,金黃光暈四散,有梵音陣陣,萬蓮浮沉。
居右一處,劍氣縱橫八方,有道紋繚繞,大道並行。
今日,蘇桑墓外,道子和佛子,並肩入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