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從石柱後走出,她的相貌相貌慢慢顯露出來。方十裡看過去,見這女子不過二八年齡,身上一襲潔白的衣裙,肌膚若雪,麵容秀麗,氣質清雅,給人安寧舒適之感。隨著她自昏暗中走出,好似整個大殿都變得明亮起來。
不知為何,初一看見這女子,方十裡的心竟然莫名地產生一層淺淺的悸動,心跳止不住地加快。
他突然想起了一株蘭。
十四歲那年,他獨自一人進山采摘藥草,卻在峭壁間看見一株雪白的蘭花。此蘭猗猗楊楊,遺世獨立,幽然若煙霞,遠遠望去,好像一溪明月。他知道這蘭花絕非凡品,但是卻生不出一絲想要采摘的念頭,縱使那年他和方贖幾乎要吃不起飯。
他的心泛起漣漪,覺得這蘭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一想到它便覺得萬物皆不及它。故而方十裡此後再不敢去看那株蘭花,他說與教書先生聽,教書先生說它是妖,會攝人心魄。
可是方十裡知道它並不是,它僅僅隻是一株蘭。不知為何,他覺得麵前這女子站在那裡,便如同那株清蘭搖曳。
一個清恬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爺爺,什麼事?”
“你一昧沉迷修煉,反而過猶不及,容易傷了心境。這位是你新來的方十裡方師弟,你帶著他去領身衣裳,再給他挑個屋舍。”
“方十裡,這是清沐,和你一樣,也是外門弟子,你叫她師姐便可。”
女子轉過頭來看向方十裡,不由得輕咦了一聲。
方十裡看著女子剪水的雙瞳,不知是否是錯覺,她的眼眸深處有著深深的疲憊。
“十裡師弟,你隨我來吧。”女子擺了擺手,揮彆老者便向前走去。
方十裡跟在她身後。
出了大殿,女子的身形突然停下,方十裡一個趔趄,險些撞在她身上。
“師姐?”
女子轉過身來,深深注視著方十裡,半響搖了搖頭“沒事。”
她又回頭接著往前走去。
“師姐,不知忘生宗裡有多少弟子,為何我這一路上一位師兄師姐也沒見著?”
“我宗有內宗弟子三百,外宗弟子兩千七,正合三千之數。如今加上你,便是三千零一。至於你來時見不到人,是因為幾年前宗主下了禁令,弟子不可隨意進出山門,故而山門到木王殿中並無弟子來往。”
清沐向他解釋了片刻。
原來幾年前忘生宗宗主深感門下弟子修為低微,三千弟子中最高也就是凝氣巔峰,堂堂大宗,門下居然連一個築基都未出,說出去實在令人恥笑。於是他力排眾議,下令封住山門,待到宗裡弟子有人修成築基,才能將堵住宗門的陣法給解了。可惜已經幾年過去,還是沒有人築基成功。
方十裡聽完,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苦笑。他的儲物袋和石碑還藏在宗門外的樹林之中,本來打算日後再去將其拿回,誰知宗主立下了這樣一條規矩,如今卻是不知多久才能拿回它們了。
說話間,又是一座石殿落入眼簾,此殿牌匾上書著“雜物”二字。在這裡終於見到了忘生宗的弟子,隻見殿中有數十人來往匆匆,男女皆有,都是和清沐一般的穿著。
這些人看到方十裡二人大多都視若無睹,也有幾個人略有好奇地看了看方十裡的穿著。
“以後在宗門中,須得和他們一般,穿宗門衣袍。外宗弟子是白袍,內宗弟子則是紅袍。”清沐在一旁說道。
“師弟,不要小瞧這雜物殿。平日裡,大到各峰靈脈的歸屬,每月待遇的發放,小到宗門任務、衣食用度,無不與其相關。”清沐細心地提醒道。
方十裡點點頭“嗯,我曉得了,多謝師姐。”
此時一個略顯乾瘦,看上去頗為精明的男子迎了上來,點頭哈腰道“沈師姐今日怎麼有空來雜物殿?”
方十裡這才知道這位叫清沐的女子姓沈。
“這是新入門的師弟,我帶他來領衣服,再選一個住的地方。”
“哦?居然是新弟子?”這精明男子也是有些詫異,“外宗弟子令牌在身上嗎?”
“有的。”方十裡連忙取出“外”字木牌。
“嗯,不錯,確是外宗令牌,師姐,師弟,勞煩你們稍等片刻。”說著他回身往殿後走去。
不多時,精明男子手中托著兩件白袍和一隻儲物袋走了出來。
“師弟,作為外宗弟子,予你丁字屋舍一座,外宗白袍兩件,儲物袋一隻。另每兩月雜物殿會給你送去一袋靈米和一塊靈石。”
說著,他將手中衣袍與儲物袋遞給方十裡。“仙路艱難,望你早日凝脈,為宗門分憂!”
方十裡雙手接過白袍,“多謝師兄勉勵!”
“好了,既然所有事物交待齊全,那我的任務便完成了。”沈清沐輕笑道,隨即又遞給方十裡一張暗黃色的地圖。
“這是宗門地圖,上麵標有所有的屋舍。雖然給你分配的最差的丁字屋舍,但是靈氣已然足夠你踏入凝脈了。所有新入門的弟子都是如此,待到修為高深些,你便可參加宗門每三年一度的大比,按名次決定屋舍的歸屬。”
方十裡接過地圖。
“師弟,我還得修煉,就不陪你了。你須得記住,隻有凝靈入脈,才算是真正踏入仙途,否則就算你拜入了仙門,一切也都是過眼雲煙!”沈清沐正色道。
“恩,我記住了。”方十裡心中感激,若非真心為他著想,沈清沐沒必要說這些話。
沈清沐點點頭,又朝著剛剛來的路慢慢地走了回去,好似一直都是這番不急不緩的樣子。
方十裡低頭仔細看著這地圖。卻見這地圖上標注著宗門裡的各處要緊處,如論道場,經法閣,煉器殿,丹藥坊,忘生台等等。另外還有著著許許多多的屋舍標注,約有數千,其中甲乙丙丁的序列都有,又以丁字最多,而最靠前的甲字隻有分散開來的寥寥幾座。
其中一處丁字屋舍被點上了一個紅色記號,想來就是給自己分配的屋舍了。於是方十裡按著地圖所示的方位,不到半刻鐘,便找到了自己的屋舍。
這是一間木製的小屋,門前有一條波光粼粼的小溪。方十裡上前推開,隻聽嘎吱一聲,房門打開。裡麵極其簡單,隻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蒲團和生火的灶台。
方十裡倒是頗為滿意,雖然是最次的屋舍,但是起碼比他在方家村住的要好上不少。
剛剛才將衣袍和儲物袋放到床上,便聽到了敲門聲。方十裡好奇間推開屋門,卻見門外根本空無一人。再仔細一瞧,地上正擺放著一個布袋,打開袋子,裡麵是半袋的米。
方十裡心中了然,想來這就是那雜物殿師兄所說的靈米了。
至於那靈石卻是沒有見到。或許是還未到宗門發放靈米和靈石的時候,應該是擔心自己沒有吃食,故先送些靈米過來,好不至於受餓。
此時已是日上三竿,倒不如將這靈米烹飪一番,看看這仙家的米與自己在方家村吃的米有何不同。
生火做飯這等事對方十裡來說可謂是信手拈來。不多時,一小碗熱氣騰騰的米飯便擺在了桌上,空氣中氤氳著米香和某種清新的味道,讓人食指大動。
方十裡迫不及待地往嘴裡送了一筷子,此米與凡米當真不同。米粒顆顆分明,晶瑩剔透,頗有嚼勁,居然甜美異常,口齒回甘。方十裡又吃了一口,再想吃時,卻發現已經有了飽腹感。
怪不得隻給了這一個布袋的靈米,原來這靈米居然如此頂餓。方十裡看著碗裡還剩大半的米,隻好放下筷子,留作下頓再吃。
不過這靈米相較狐園的靈果倒還差上一些。那些靈果食用一顆四肢百骸便有暖流產生,比起這靈米效果更為明顯一些。
吃飽喝足坐在床上,看著窗外秀麗的風景,頗有種世事無常之感。就在三月前他還與方贖在方家村中望雪度日,而後又到狐妖的府邸度過整個隆冬,如今卻又是在一個修仙宗門裡,成了它的外門弟子。想來不知以後多久,自己都要在這此地度過。
感歎片刻,他索性不去想,拿起那本忘生決,翻開看了起來。這本冊子不過寥寥數百字,但是以方十裡的悟性,竟也覺得晦澀難懂。一直從晌午看到日色低沉,他才將目光從這本忘生決上依依不舍地移開。
昔日在狐園的書房中,他讀過幾本有關修行的書,但都是些雜談道論之類。不過其中有提到修行的境界之說,這第一步,便是凝脈。貫穿九脈,開辟丹海,這便是築基。而後才是金丹、元嬰、紫府和道宮的境界。
經過一下午的摸索,他已然將這本修仙法決理解個大概,原來凝脈,首先便是要感受到天地間的靈氣,然後以其記載的方法將靈氣吸納入體內,這第一步便算成功了。
至於修仙天賦,也就是眾人口中的靈根,便是看你的身體能不能容納靈氣。若是身體排斥靈氣,那便與修仙再無半點緣分。
但是光是吸納靈氣還不算完,還需得將天地中的靈氣凝練成為屬於自己的靈力。當經脈中產生了第一縷靈氣並且運轉,這便是凝脈第一層了。第一條經脈不用破開,所以但凡有靈根者,幾乎都可以踏入凝脈一層,區彆不過在於時間長短而已。
方十裡照著忘生決上所說,在床上盤膝坐好。手心、足心與頭頂皆朝上,擺一個五心朝天的姿勢,閉上眼睛,凝神靜氣,心中默念著那數百字的法決,感受天地間的靈氣。
時間慢慢流逝,很快已經到了半夜。
方十裡苦笑著睜開眼,他盤膝端坐了數個時辰,卻毫無作用,依舊是一頭霧水。並且一直保持精神集中,此時已然勞累萬分,根本無力繼續進行下去了。
又想到今日那老者對沈清沐所說的話過猶不及,反傷心境。
想來也是,修仙之事豈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
方十裡和衣而睡,腦子裡仍然回蕩著那數百字的忘生決,慢慢入了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