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寫網文!
其實hbo的項目負責人,對於《越獄特種兵》的期望值很低。
因為和網站簽署合同的原因,他對這個項目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了。
尤其是那個暢銷書作家,曾經對導演強調“要明確每個反派等級”、“要用心刻畫每個反派的厲害程度”。
“嗬。”當時他就知道,《越獄》的成功,絕對是一個意外。
強如《第一滴血》、《真實的謊言》等經典動作影片,也不過是用小反派們,來襯托主角和大反派,為最後的大高潮做鋪墊罷了。
那個暢銷書作家的意思是,《越獄特種兵》從第一集開始,就不斷的高潮嗎?
當時他就想要反駁“哪有那麼多台詞、鏡頭,來刻畫每一個反派!”
可是,娛樂圈的人都很現實。
在發現劇組的主導權,在暢銷書作家的手上後,他們就對自己這個副製片人的意見選擇了無視。
隨著《異常生物見聞錄》的籌備消息傳來,導演西蒙就更是將精力,放在那不可能完成的兩點要求上了。
在苦思無果的情況下,那個導演居然去暢銷書作家作品裡尋找靈感。
再然後,他好像根據一個叫做《極道天魔》,想到了反派能力數值化和鏡頭閃回的處理方法。
天啊!
在反派和主角開打之前,先插入一段反派曾經在彆的地方多麼厲害的鏡頭,還要搭配上令人無語的外號和數值。
這
還是電視劇嗎?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從反饋結果上來看,觀眾居然很喜歡這種處理方式!
1996年的美國電視觀眾,都是傻子嗎?
“恭喜你!”有屬下滿麵笑容的說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越獄特種兵》會收獲一批固定的粉絲。”
“你的第一個項目,算是大獲成功了!”
副製片人麵無表情的看了對方一眼,便吩咐道“將反饋結果,知會給合作夥伴吧。”
看著屬下匆匆離開的背影,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唉,還真是很苦澀啊!
而在昨夜先看完《老友記》,又點播了《越獄特種兵》的王漸,其實對劇中的某些鏡頭也很無語。
數字化反派也就算了,可在大打出手之前,還要大喊一聲絕招的名字。
這
是不是有點過於傻叉了?
“為什麼我會想到經典電子遊戲,《街頭霸王》中的‘哈尤根’?”
王漸一邊搖頭,一邊接過湯姆遞過來的數據反饋。
“呃”他有點驚訝的看向湯姆,“點播率竟然還不錯?”
“很多人是受第一部《越獄》的影響。”湯姆搖了搖頭,“根據有獎調查顯示,一部分年輕女孩完全沒有看完,就直接調換頻道了。”
“不過很多30歲之上的女性表示,會續訂《越獄特種兵》的。”
他猶豫一下,接著說道“男性觀眾倒是對其評價很高,他們在調查問卷上填寫,會給自己的朋友推薦的。”
王漸低頭看向數據,發現昨晚有400餘萬人點播該劇。
雖然這和《老友記》3000多萬的收視人數,完全無法相比。
但減去製片成本,即使不計算讚助費,網站也能收獲100萬左右的利潤。
王漸打開網站後台,查版《越獄特種兵》的數據。
不計算今日激增的付費讀者外,這部也不過產生了十幾萬美元的稿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