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月圓!
端午節後李白兄妹隨李客去拜訪江晚吟父親。來了許多賓客都帶著小孩子,李白兄妹便和孩子們一起在屋外的花園裡玩耍。晚上,花園裡到處都有螢火蟲在飛舞,小孩子們便去捉螢火蟲,玩得不亦樂乎。客人到齊後,晚宴開始了。
酒過三巡,氣氛熱烈,席間忽然有人對李客提議道“聽說令郎詩作得很好,何不讓他作首詩助興?”在座的賓客一聽都齊聲附和“好啊!”“那麼以什麼為題呢?”有人說“他們先前不是在捉螢火蟲嗎?那就以《詠螢火》為題吧!”大家一致同意,熱烈地鼓起掌。
對於大家的盛情邀請,李客不好推辭,他看著兒子不免有些擔心雖然小李白天資聰慧,智力過人,可是即席賦詩,沒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才能怎麼行啊?但小李白從容地站起來,略一思索,便朗聲詠道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飛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語畢,席上在沉靜片刻之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大家齊聲叫好。一位老先生連聲稱讚道“好詩!實在是好詩!雨打不滅,風吹更明,並與星星比美,比喻非常生動。句句寫到了螢火,又是孩童眼光、孩童口氣,真可謂神童也!”
後來這首詩連教他的李先生都逢人便吟誦。家裡來了客人,父親讓他表演。他把詩用草書寫成條幅,搭人梯掛到梁上去。
看過之人無不喝彩,李白神童的名氣,也傳遍縣城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