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衡隊伍的站位十分有規格,孫月在中間前方兩邊站的是魏子衡和孫奇,他們各自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地看著對手。而左右兩翼分彆是清蓮和王詡。
反觀對手仍然是一字排開,看他們的模樣,似乎有些懼怕。
魏子衡和孫奇首先動手了,讓人以極快的速度向前衝去,同時,兩人分彆內力聚劍向前斬去。對手五個人紛紛以不同形式的抵擋,但是這近戰攻擊還未到,後方的劍氣已經來了。
不得以情況之下,這五人開始了不同程度的閃躲,隨後充滿力量的斬擊也隨之而來。王詡從一旁也衝了過來,他似乎選中了一名核心人物,上前與其糾纏。
孫月的劍氣很有獨特性,快而準,似乎被他鎖定的人很難躲避。魏子衡和孫奇兩人憑借自己的力量,硬生生的拖住了四個人,他們不停地交換進攻,讓這四個人被迫迎戰。
清蓮恰到好處的出現,首先一個蓄力劍氣,隨後衝入四人之中,以精湛的劍術,近身和這群人戰鬥。
同時,兩位主戰之人也開始站在一塊,兩人四目相對,隨後揮動自己手中的長劍,同時而上,施展了一個進攻陣法。
連橫陣
這種陣法是由孫武所開創的一種軍陣之法,就是為了在戰場之中,在麵對敵軍的攻擊,自己的同國士兵可以因此來形成小範圍的協同進攻。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戰鬥力,通過不同的軍陣之法來克製對方,強而龐大的進攻。連橫陣變化無窮,人數上沒有限製,最低可以有兩個人組成。
魏子衡和孫奇猛地衝上去,孫奇首先舉劍一揮,魏子衡隨後迅速潛入針對一人開始攻擊。對手其他人頓時前來幫助,孫奇憑借一己之力直接攔下了兩人,魏子衡舍棄麵前的對手,前來進攻那個救援的敵人。孫奇同時運轉內力重劍一揮,直接劈開兩個人,同時轉身和魏子衡一同協助來進攻同一人。
清蓮此時再度出現,直接將先前魏子衡先前交手的那個敵人,牢牢的控製在自己手中,最後一腳將他踹飛在地,隨後上前用劍一揮,直接將他的佩劍甩出場地外。
王詡這邊和他戰鬥的那個人頓時有些暴躁“你們這群卑鄙小人就知道乾這些下三濫的手段。”
“你把這種戰術稱為下三濫,彆忘了這是團體戰。你很強嗎?可是你依舊沒有能掙脫出我的手掌心呢。”王詡在那裡瘋狂的嘲諷對手。
魏子衡和孫奇立刻交換位置,魏子衡舉劍而上,把那兩位前來相助的人攔在外麵。孫奇和清蓮一同來圍困另外一人。和王詡糾纏的那位對手,此時越來越氣憤,他揮劍的速度雖然越來越快,但是已經開始有些沒有章法。
王詡果斷抓住機會,針對其要害展開攻擊。這人頓時有些臉色大變,不得以情況之下開始認真對待自己麵前這位對手。但是情緒的變化已經讓這位人失去了一些進攻節奏。王詡憑借自己穩紮穩紮的劍術,輕而易舉的將優勢漸漸地握在了自己手中。
孫月在後方的劍氣攻擊始終沒有停止,她同時注意著整個全局的變化,將自己的攻擊恰到好處的支援給每個人。最終她提劍而上協助王詡一同擊潰了那個在71組中看起來最強的那位。
隨後合圍而上,這71組最終完全潰敗。
首先個人的實力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其次便是一些戰術的運用。
連橫陣的使用實際上有一部分清蓮的參加,它的核心在於在進攻的同時,要確保自己同伴的安全。一人進攻另外一人防守,防守的人要足夠吸引對方的,主要進攻的人,要足夠鋒芒要達到使敵人受傷。反複之下便可以以少敵多。
無論是在劍客之間的群體作戰,還是戰場上士兵之間的衝鋒。陣法的要領缺一不可,似乎昔日吳國就是憑借了像連橫陣這樣的陣法,以及更大型的陣法來成功的在短時間進攻楚國,而且攻破楚國的國都郢都。
直也對比傳統楚國軍隊的一些軍陣之法,看起來就十分的拙劣。在現在這個時代,無疑孔子,老子還有孫子他們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他們在各個層次都影響著世人。
道家的思想自古以來就有,出世的思想一直存在於各個人群之中,在老子手中得到了全麵發展,形成了諸子百家中的一個大家。
孔子的思想則是順應了商周時期的一些已存在的思想體係發展而來,受萬人景仰,眾人推寵,所製定的倫理道德也符合現實。
而出自兵家的孫子則在諸侯之間廣為盛行,在這個依舊群雄並立,諸侯紛爭的時代,戰爭一直都是世界的主旋律,這種情況之下,對於兵法思想的可貴,就已經能凸顯出。
這場對陣第71組的勝利,雖然贏得簡單,但是並不代表著合作的成熟。魏子衡五個人,任然需要繼續努力。
他們收好自己的佩劍,在那邊很恭敬的站著,接受著四方來客對他們的讚揚。反觀另一邊的失敗者,特彆是那個看起來比較強的人,更是有些垂頭喪氣。他甚至一度覺得王詡應該實力遠弱於自己,占勝他應該不成什麼問題。誰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還真是低估了人。
其他的人似乎也接受自己失敗這個事實,分彆拾起了自己的劍,一臉憂傷地走下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