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傳!
魏子衡等到返回齊國臨淄城的時候,夜已經開始落幕。
魏子衡匆匆忙忙的吃完晚飯,便開始在城中散步。
齊國臨淄城的夜景是十分美麗的,燈火通明之下,夜晚的臨淄也額外的有韻味。
魏子衡,獨自一人站在一處小亭子中,默默的歎了一口氣。
有關於薑子牙和周文王的事,今天他似乎又得到了新的感悟。墨翟不愧是思想大師,從他口中說出來的事情,額外不同。
這仿佛是一個人生的感悟一般,如此親切,如此讓人回味。
魏子衡望著天上的明月,不由自主的打開了自己那雙虛無的雙眼。不知道為什麼,自從來到齊國之後,看見陰陽家的人,還要看見種種現象,他的這雙眼睛就會莫名其妙的睜開。
仿佛這個地方在呼喚他,這雙眼睛一樣。
陰陽家還真是夠神秘的。
據說陰陽家和道家原本就是殊途同歸,他們共同誕生,隻不過在之後的發展,因為立場不同,逐漸分裂。
陰陽家的哲學思想主要是道家“陰陽說”和“五行說”。
“陰陽說”是把“陰”和“陽”看作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認為它是孕育天地萬物的生成法則,這和道家創始人老子所秉承的構成世界的概念“道生陽,陽生陰,陰陽生八卦,太極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相同。
“五行說”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不斷循環變化”的理論發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研究陰陽五行說,能從天體的運行的計算來製訂曆法,掌握世間萬象。到後來,發展出專門研究天體運行規律的“天文家”、研究曆法的“曆數家”後與“五行家”相結合。
無論是道家還是陰陽家,經常說,陰陽五行。
可是這世界上究竟,陰陽究竟為何物?很多的事物都可以看做陰陽,但是又如何區分呢?
魏子衡對陰陽家並不了解,隻是和大部分人一樣,懂得一些皮毛而已。
但是自己這雙眼睛似乎迫使自己要對陰陽家有所了解,因為這雙眼睛仿佛能看破天機,尋求萬物根源。
這實在是太不尋常了。
據說陰陽家有“五德終始”這一說,具體來講,又叫“五德相勝”說。對此,?有記載較詳:“凡帝王者?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蟲寅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黃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與元同氣。
講的很玄,聽起來也很空洞。不過這就是世人對陰陽家的看法。
不知所以,迷然其中。
突然間背後的一個人傳出了聲音“這位兄台為何如此愁眉苦臉,歎息一二呢?”
魏子衡,回頭一看,是一位年輕的人,看樣貌或許會比自己大一些“哦,在下魏子衡,原本參加名劍大會的劍客今日來此散心。不知這位公子何名?”
這個年輕人似乎有一些高興,他坐在了亭子的一邊,說道“我是田氏,名濤。”
齊國田氏之人?
魏子衡立刻就明白,可能自己麵前就為年輕人,身份不低。在齊國之種田氏的權勢可是相當的大,掌權之力不亞於晉國六卿“原來是齊國田氏子孫,在下失禮了。”
“無妨無妨,你我隻是過路之客,正好我也想散心而步,不如你我交談一番如何?”田濤,麵帶微笑的說著。
魏子衡,也找了一處地方,坐了下來,隨後說道“今晚齊國的月亮,可真美啊!你我能在此賞月,也是一種緣分。”
田濤,微微的笑著說道“魏子衡?似乎我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來自越國的使者?對吧。”
“是的。”
“似乎你好像是晉國人,參加了本次名劍大會,好像還挺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