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庭!
其實還有個問題,譚愛軍早就想要問嶽正陽了。
“三哥,你們怎麼斷定這些物件的年代?”
對譚愛軍來說,用肉眼觀察,就可以判斷一件物件的年代,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後世現代的科學,可以用現代儀器檢查,據說是什麼碳十四檢測,就可以判斷物品有多少年。
但是這種儀器隻是單一的檢測,造假者也有辦法對付這種儀器,比如老瓷新做,接底等等方法。
而文物鑒定是一門學問,是研究與揭示曆史文物特征、掌握其發展規律,達到正確斷代目的謹慎的學問。
然而長期以來,未能對其進行係統的總結,使其停留在“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感性認識階段而缺乏理論化。
嶽正陽聽到譚愛軍這個問題,微微一笑,相信很多人也疑惑這一點。
“愛軍啊,這古玩首先就是考究你的眼力。一件古玩出現的時間長短,無論如何保養,它始終會透露出一種滄桑感,也是大家所說的舊的感覺,這是曆史留下的痕跡。能看出這一點,一般新手不可能看得出來。”
尋找曆史的痕跡,即便是一些老藏家,也隻能窺探一點點,未能全部都看透。
這就需要多看,多專研,真正的頂級鑒寶高手,隻要拿上手,就能大概斷定年代。
“我看剛才那些物件,也挺舊的啊?”譚愛軍忍不住插話進來。
“那是刻意做舊的,因為現在和過去的手工藝不同,當你看多了,就很容易找出做舊的痕跡來。”嶽正陽解釋道。
這就比如一個漂亮女孩,有沒有化妝,在專業人士眼裡,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其次,就看瓷器表麵的一些開片和花紋等特征,這就需要你有豐富的知識,才能斷定。
隨著每個朝代的文化不同,它形成物品特征也不同,這常常被鑒定家作為斷代的可靠依據。”
嶽正陽還給譚愛軍舉個例子,比如明朝前期和後期以及清朝繪畫的龍的都是不同的,有螭虎龍、鱷魚龍、雞爪龍、魚鰭龍等等。
聽到這話,譚愛軍也點點頭,雖然他不懂,但嶽正陽講的很直白,也很好理解。朝代不一樣,它們引導的文化潮流就不一樣,那風格自然也不一樣。
“還有就是每一個朝代的瓷器燒製方法不一樣。各個朝代在原料加工、器物成型、燒窯等技術上的不同,就給瓷器留下了不同的工藝痕跡,這也是斷代的重要依據。”
“好難呀!”
譚愛軍聽了又是點頭又是搖頭,他感覺這會兒自己頭有點疼。
“你以為簡單呀!鑒定一件東西的年代,是最麻煩的,而且很容易弄錯。如今,造假的技術也越來越厲害,專家都可能打眼。你再看看這些古玩市場,哪來的那麼多真貨,還不是仿製的多。”
嶽正陽翻了一個白眼,要是不難,他還有必要在這些古玩市場淘來淘去嗎。
除了嶽正陽簡單的解釋之外,像瓷器的胎、釉、彩繪特征都是鑒定的依據。
由於各地、各個時期的製瓷原料是不同的,瓷器燒成後在胎、釉、彩等特征上也就不一樣。
看瓷器的胎、釉、彩繪特征,也是很多鑒定家最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