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庭!
嶽正陽戴上白手套,拿起一旁的放大鏡,對青花瓷再次仔細觀察。
雖然剛才他開始也沒看出什麼破綻,這裡一定有自己疏忽地方,嶽正陽現在要找的就是這個破綻。
嶽正陽用放大鏡每一寸每一寸的檢查,最後,他終於發現了一點點問題。
嶽正陽心頭震驚,現在人這這麼好的手藝嗎?
仿造這隻青花瓷的到底是誰?
能有這手段的,他本身就是燒瓷宗師的境界了吧!
他為什麼故意留下一點破綻呢?如果不是這個破綻,嶽正陽還找不出到底哪裡不對勁。
“嶽老板,您沒事吧?”玉石店老板細聲問道。
見嶽正陽看的這麼仔細,其中一個藏家也走過來,拿起嶽正陽放下的放大鏡觀察。
“胎色青中泛白,器底無釉,露胎處有火石紅,有明顯旋痕。圈足不規則,有扭曲現象,外牆多斜削足,有粘沙沙眼,你看這裡有跳刀痕,這明顯的是元青花嘛!”
此人不解,這麼大開門的元青花,為什麼嶽正陽要看這麼長時間,應該是鑒定水平不到家吧?
還彆說,這人說的這些特征都是元青花的特征。
“有沙眼,這一點是沒有錯。”嶽正陽無法反駁道。
正是如此,他才感歎,這個造假的人手段高明,每一個細節,幾乎都做得完美無缺。
真正懂的仿古瓷的人都知道,元青花瓷雖然胎內增加了氧化鋁的成分,提高了燒成溫度,但是瓷化程度還是不如清代瓷器胎體細膩。
元朝瓷器製作時胎泥淘煉不夠精細,多數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墊沙支燒方法,燒成後即形成所謂的沙眼底。
“火石紅也沒錯。”嶽正陽繼續說道。
元青花沙底的邊緣常出現粘沙或鐵質斑點,少量器物由於胎土內含有鐵質,在器物露胎部位經燒結呈氧化鐵紅色,俗稱“火石紅”。
嶽正陽在古玩店老板的同意下,小心翼翼地將大罐翻轉過來,就看到罐底有手工輪旋的旋紋痕跡,這也是元朝工匠的做派。
“內壁接痕也是元青花特點。”嶽正陽再次確認元青花的內壁。
元代的瓷器,采用分段製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往往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如同田埂一般。
外邊的接痕經打磨可以消失,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因為元朝瓷器內壁接痕是不打磨的。
“繪畫的方法也應該沒有錯!”嶽正陽繼續確認說道。
這元青花紋飾繪畫方法和嶽正陽賣掉的那隻幾乎一模一樣。
它以平塗為主,結合勾、皴、點、染技法,線條蒼勁有力,顯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繪畫才能。
如果按照嶽正陽自己這樣說下去,那這件青花瓷應該不會假呀?
那為何嶽正陽對這隻元青花存在疑慮?
這個確認青花瓷是元青花的藏家懷疑嶽正陽和這個古玩店老板有過節?不然眾目睽睽之下,為什麼有這樣的舉動?
不管嶽正陽怎麼“表演”,他反正確認這是元青花,而且他勢在必得。
因為這是重器,就算自己所有的藏品都不要,也要收藏這件青花瓷。
這人怎麼著,嶽正陽才不管呢,他想知道的是這件元青花到底是這麼回事。
“老板,您爺爺將這件元青花埋在地下,肯定包裝得很好,所以瓷器才沒有染帶上土沁、土斑,所以質地老氣、寶光內含。”
如果是傳世品,經過常年的撫摸緣故,釉汁會越發滋潤、寶光四溢。
“這位老板高見!確實不假!”
“既然這樣,那麼問題就來了。”
“哦?請說!”
“這瓷器,我沒猜錯的話,應該不是你的!或者說真品不在你手裡,而你所說的其實就是在編故事!我說的對不對?”嶽正陽很淡定地說道。
此話一出,大家一驚。
所有藏家和古玩店老板都驚訝的看著嶽正陽,他們不知道嶽正陽為何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