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劉備到襄陽拜會劉表,劉表說了說江夏戰事,劉備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當下寬慰一番,小住數日,便要返回。
返回之前順便拜訪了一下劉先,兩人相談間劉備提道“劉彆駕,前時我答應給不疑找個老師,前幾日,我前去水鏡莊拜訪水鏡先生,其見識不凡,有奇術,如果不疑還想拜師的話,我準備帶他去看看,不知劉彆駕意下如何。”
劉先輕歎一聲,這幾日,他正打算再護送周不疑北上,又怕又遇到不測,而且周不疑也不願意去,如今見劉備提出拜師便打算周不疑有了師傅,忙於學習再加上師傅管教,就不會這麼鬨騰,便答應道“有勞劉使君了,既然如此,就讓不疑去吧。省的整天沒人管,耽誤大好時光。”
之後兩人又扯了些閒話,劉備告辭而去。
次日,周不疑穿戴整齊,來到新野,在劉備、徐庶的陪同下,到水鏡莊拜會司馬徽。
司馬徽招待眾人,劉備說明來意後懇請道“不疑聰慧敏達,非常人可教,在下以為先生之才,方可以將不疑打磨成晶瑩美玉,希望先生不要推辭。”
司馬徽嗬嗬笑道“使君太客氣了,在下不過徒有虛名,使君還當真了。”
劉備道“先生,我觀元直才學,便可知道先生之才學,先生何必如此謙虛呢?”
司馬徽撫須道“既然使君如此推崇,那我在推辭就有點不識抬舉了,好吧,我便收下這個徒弟了。”
劉備大喜轉頭道“不疑,快來拜師。”
周不疑立即上前道“學生周不疑拜見師傅。”
水鏡先生司馬徽扶起周不疑連說了三個好字,接著指著徐庶道“來,不疑,見過你師兄。”
周不疑上前拜見徐庶道“徐先生,從今天起我們就是師兄弟了,我先謝過先生之前的教誨。”
接著,周不疑又拜道“師兄,不疑有禮了。”
徐庶還禮,口稱道“師弟。”
之後,司馬徽款待劉備,劉備囑咐周不疑好生學習自不在話下,天黑後,劉備、徐庶返回新野,周不疑留下學習自不必說。
劉備在徐庶的協助下開始規劃新野百姓的管理,每五鄰設一鄰長,每十鄰設一屯長,每十屯設一鄉長,將每鄰的青壯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內。
如此,相互照應,彼此幫忙。責任清晰,也方便管理。
軍隊劉備也進行改製,將之前大漢伍、什、曲等編製延續,但人數進行改變,規定
設立什長統領十人,稱十人隊,設立曲長統領十個十人隊,稱百人隊,設立裨將軍統領十個百人隊,稱千人隊,關羽、張飛等大將則統領十個千人隊,稱一軍。
劉備令關羽、張飛親自帶隊操練兵馬,同時吩咐關羽、張飛儘量把各自手下所有士卒的名字全部記住,最不濟彼此之間什長以上將領的名字要記住!
張飛一聽便招呼開了道”大哥,我手下六千人,要怎麼記得住,而且這些尋常小卒及他們的名字有什麼用?
劉備知道關羽還好些知道體恤士卒,張飛則不同,他看不起士卒多是微末之人,絲毫不把他們放在心上,平時還好,一旦喝醉經常鞭打士卒。
劉備一聽這話立即想道“該讓你改改脾氣。”
便道“怎麼,這是什麼難事嗎?現在的我們可以說處在最艱難的時候,寄人籬下,強敵虎視。
而就在這最困苦的時候,這一萬兩千士卒仍然跟著我們,難道我們不該感謝他們嗎,士卒乃為將者建功立業之本。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現在不離開我們的是真正忠於我們的人,以後一旦機會來臨,我們的兵馬會越來越多,那時候,現在這些士卒還能剩多少,記住他們的名字不僅僅是記住我們奮鬥的歲月,還有永遠難忘的記憶。
翼德,我知道,你這個人看不起他們出人微末,但我們三兄弟原來何嘗不是市井小民,怎麼,有了些許身份便忘本了嗎?”
張飛道“我哪有呀,大哥。”
徐庶插嘴道“三將軍,彆忘了還有我這個市井遊俠。”
眾人皆笑。劉備道“翼德,記住,忘記他們就是忘記我們曾經的自己。”
徐庶接口道“主公高見,我們即不占天時,也沒有地利可以依仗,那我們就聚人和吧。”
張飛道“我知道了大哥。”
劉備道“那好,立個軍令狀。這個軍令狀有點特彆,你一旦鞭打士卒,我也不打你,我要你寫一份告示,當著全新野百姓和士卒們的麵道歉。”
張飛大吃一驚道“這,不行大哥。”
劉備臉色一沉道“不準有意見,來快立,你二哥還有元直是證人。”
張飛沒辦法,苦著臉立了軍令狀,劉備又對關羽道“二弟,等會你去軍營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