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周瑜退回樊口。江夏一戰,江東俘虜荊州上萬兵馬,二萬戶百姓,戰船五千艘。
蔡瑁折損萬人,但卻名義上收複夏口,又解了江夏之圍,救回數萬百姓。因此,劉表沒有懲處他。
劉表令留文聘統五千兵馬節製江夏諸軍。蘇飛除統領本部兵馬外,黃祖處收攏的敗兵也歸其統領,加撥給戰船一千,兵馬兩千。仍為江夏水軍都督,把守夏口。甘寧為破衝校尉,領兵三千。蔡瑁看出甘寧之能,與之厚利,以為拉攏。甘寧當然知道蔡瑁的意思,便假裝感恩戴德。
蔡瑁統領一萬六千兵馬回到襄陽,蔡瑁表奏文聘戰功,劉表重賞自然不在話下。
周瑜得勝回師柴桑,孫權親自迎接,大擺宴會,犒勞三軍,封賞有功將士。之後,孫權將黃祖首級獻祭亡父。
建安十三年,曹操準備南征,兵鋒直指荊州。劉表知曉曹操的調動後,召來劉備商議。
劉表道“如今,我年老多病,二子怯弱無能,曹操、孫權無不虎視眈眈,賢弟之才,可接管荊州,成就霸業。”
劉備聽完後,冷汗冒了下來,心道“劉表是在試探我。”立即推辭道“二位公子都是品德高尚的賢德之人,足以繼承兄長之業。若兄長讓我輔佐二位公子,自然儘心竭力。其他萬萬不敢接受。”
劉表聽罷道“賢弟不許如此,我乃真心實意。”
劉備正色道“兄長難道以為愚弟在說笑嗎。”
劉表這才歎了口氣,劉備又道;“今曹操大軍有南下之意,若兄長信得過我,我回去之後便屯兵樊城,作為保衛襄陽的第一道防線。然後在新野構築第二道防線,以阻擋曹操大軍。”
劉表道“賢弟說的哪裡話,你我是一家人,我立刻加派兵甲、錢糧給賢弟。”
劉備拜謝道“多謝兄長,愚弟定當儘心竭力,護衛兄長。”劉表點點頭,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劉備告辭離去。
這一切都被劉表的內室蔡夫人所聽到,蔡夫人告訴蔡瑁、張允,引起他們的警覺。
大公子劉琦親自押送兵甲、錢糧來樊城。劉備將劉琦迎進府中。
劉琦開口道“叔父,我父親派我押運的兵甲錢糧今已送達,若還有所需,隻管開口。”
劉備道“多謝公子,這些足矣。”
劉琦歎氣道“足夠便好。”接著便低頭沉默不語。
劉備看出來他有心事便道“賢侄為何心事重重?”
劉琦聞言立即翻身跪倒道“侄兒有性命之憂!望叔父救命!”
劉備急忙起身扶起劉琦道“賢侄有事隻管開口,隻有叔父我能幫上忙,必然傾力相助。”
劉琦道“多謝叔父,叔父,現在我父親身體大不如前,荊州內外之事十之八九儘由蔡瑁和我後母蔡夫人把控。他們對我大加排斥,視我如眼中釘,肉中刺!以前我有父親作為依靠,現如今父親的精力已經經不起頻繁折騰了。今小侄我進退兩難,若還留在襄陽,必然會被蔡瑁所害。還請叔父救我!”說完便要跪倒。
劉備撐住劉琦道“賢侄,這是你的家事,我料想蔡瑁和蔡夫人終究是你舅舅和母親,不會害你,你想多了!”
劉琦哭訴道“叔父,我弟劉琮深得父親垂愛,又有蔡瑁幫持,我就猶如絆腳石。蔡瑁與蔡夫人不會視我為親人。叔父若不救我,我隻有死在這裡了。”說完便要拔劍。
劉備一見如此情形忙道“且慢。賢侄,我一時也沒主意。不若你去問問我新拜的軍師諸葛亮!”
劉琦重複了一遍諸葛亮的名字道“隻怕先生不會給我出主意!”
劉備道“這好辦,你先去求問,若先生不給你出。你再按我說的做。”
說完便教劉琦如何坑軍師。劉琦大喜,拜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