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周瑜看著賬下的首級和曹仁軍的旗幟,心中不知如何形容,江陵城碰都沒碰,軍令狀上的事就完成了,南郡西麵也全讓甘寧拿下來了。
周瑜壓了壓心中火對使者道“甚好,關將軍和甘校尉首戰便勝,大敗曹仁。挫敵銳氣。本都督有賞。來人,去領牛羊各二十頭,金銀百兩給甘校尉送去。”手下人應諾,自領使者前去。
使者走後,魯肅開口道“公瑾,甘寧完成軍令狀上的事了?”
周瑜吐了一口氣平靜的道“這個江賊真是狡詐,用詞誆我。江陵城曹仁,攻打江陵城。兩回事。”
魯肅道“公瑾,現在該如何?”
周瑜道“傳令,給黃老將軍增兵兩千,務必儘快拿下武陵。在給程都督增兵兩千,儘可能的拿下長沙。”
魯肅道“公瑾何意?”
周瑜道“我失算了,現在看來我們無法占據完整的南郡了。甘寧拿下夷陵以西的土地出乎我的意料。現在隻有儘可能拿下武陵、長沙二郡,我們拿下江陵才能站得住腳跟。否則三麵是劉備,北麵是曹操,此地便成飛地也。”
魯肅道“公瑾說的是。”
周瑜又道“子敬,你親自前往夏口,邀請劉備前來,我要把劉備拖延在這裡,給程都督和黃老將軍爭取時間。”
魯肅應道“好吧!我儘力而為,隻怕劉玄德不肯來。”
周瑜起身走到大帳門前道“關羽和甘寧拿下夷陵也不全是壞事,至少我們能過江了。曹仁已經將兵力全部集中到江陵城中。北岸露出來了。”
轉頭看著魯肅道“子敬,你去吧!”
魯肅也不知道說什麼好。拱手告退,自往夏口。
劉備與徐庶返回夏口,與諸葛亮、劉琦相見。眾人彼此慶賀大敗曹操。
一番祝賀完畢後。眾人議事廳中坐定。諸葛亮開口道:“主公,曹操大敗,退回北方,恢複需要數年,我們的機會來了。如今周瑜與曹仁對峙江陵,孫權大戰合肥。雖然樊口來報,有兵馬調動,但暫時並沒有具體行動。眼下當立即南下攻取荊南四郡,擴充實力,方為上策。”
劉備道“先生之言,正和我意,隻是夏口當若何?”
諸葛亮道“若周瑜取下江陵,拿下南郡,夏口便四麵樹敵,而江夏被孫仲謀占據一部分,曹孟德又占據一部分,已經殘缺,不如放棄。”
劉備問道“百姓若何。”
諸葛亮道“隻能先隨軍,然後遷往荊南。”
劉備道“不可,夏口乃我等久居之地,不可棄。況且百姓怎能屢屢奔波!孔明,多少兵馬能守住夏口。”
諸葛亮道“主公一定要守。”
劉備道“不錯。”
劉琦開口道“叔父既然要守,那侄兒就駐守這夏口城。”
諸葛亮道“公子不可。公子乃名正言順的荊州牧,此次南下,必須公子。”
晃了晃手中羽扇諸葛亮道“既然主公堅持,那亮來守吧!南郡周公瑾誌在必得,拿下南郡後,夏口分隔了江東,使其不能聯係,江東必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到時候為保住此地,我們所費的物資、兵馬錢糧都會很多,而江夏沒有多少可以耕種的土地,無法自給自足,得不償失。另外,還需要修築堅城。”
徐庶插言道“孔明,換個角度想想,夏口讓孫仲謀、周公瑾難受正說明他的緊要之處。守住夏口可以增加我們手中的籌碼。夏口處於曹孟德和孫仲謀交接處,加上我們三方正好三方製衡。誰想攻取一方必然害怕被另一方趁虛而入。如此,雖然是險地卻也安穩!”
劉備喜道“元直之言有理!先生以為如何?”
諸葛亮道“主公要守,亮也能守。亮引一萬兵馬守夏口,蘇都督引本部兵馬前去守樊口。記住不要和江東接戰。亮留在江夏規劃地理,修築城池,以便守衛夏口。隻是主公,守夏口還需要一人威懾江東。興霸最好。”
劉備道“興霸還在周瑜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