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心中咯噔一下,心道“孫權雖然將江陵暫讓與我,但恐怕也不會毫無條件。看來今天之事不能善了。”麵色不變道“子敬還有何事?”
魯肅道“我家主公因為程普都督乃三世老臣,準備拜其為長沙太守。不過既然長沙在使君手中。我主隻好廢除此稱號。但程都督不能空有太守稱號,卻無土地。既然已經許諾,不能收回。我主準備以巴丘為治所,設立漢昌郡,程都督為太守。使君看如何?”
劉備心想“好個魯肅,巴丘乃長沙門戶。魯肅是在宣告此地歸屬。但巴丘江東不會讓出,不去做個順水人情。”想到此道“此乃江東之事。一切取決於仲謀。”
孫權笑道“既然如此。我便任命程普為漢昌太守。”
魯肅又道“使君,肅還有一事。”
劉備笑道“子敬,這江陵可是不好借呀!”
魯肅道“相比使君所得,肅的要求不算什麼!使君,肅借湘水一用。”
劉備一驚道“如何借。”
魯肅道“使君隻需要給予一次通行便好。至於何時肅也無法給出確切時間。但使君放心。人數不會太多。使君也可以派人跟隨。到時候肅用著的時候會事先知會使君。當然,也可能用不著!”
劉備笑道“子敬。仲謀尚未明確要借我江陵。子敬的條件便來了!”
魯肅道“有得有失,在正常不過。”
劉備道“好吧!我應允了。”魯肅衝孫權點了一下頭。
孫權立即明白道“玄德,子敬與你一同回去,交割江陵。”
劉備拜謝。當下飲宴,夜深方散,劉備回下榻處安歇。
魯肅留下,孫權問道“子敬,今日你提出的三項條件。兵屯樊口,讓劉備承認漢昌郡都甚好。隻是劉備曾言想要換取江陵,子敬為何如此決絕的拒絕了?若劉備拿出足以打動我的條件,也未嘗不可!”
魯肅道“主公,肅之所以堅持借江陵而不是換江陵,就是為了以後能插手荊州留下缺口。肅堅持索要屯兵之地,得到沔口以東。讓劉備承認漢昌郡為的就是從兩麵壓縮劉備手中夏口的地盤。降低夏口對柴桑到漢昌之間的阻隔。其次是為了一旦劉備以後翻臉,能迅速拿下夏口。拿下夏口,我江東在長江水道便暢通無阻。而巴丘乃長沙門戶,夏口一下,長沙郡、桂陽郡無險可守,立刻便能拿下。若同意劉備換地,那劉備最多不過拿夏口和長沙郡交換。我們以後就無法再圖謀荊州。”
孫權大喜道“有理。子敬的意思劉備不會還江陵?”
魯肅道“這個肅也不敢妄加猜測。隻是江陵之地若在我們手中如同雞肋,借給劉備一來讓劉備分擔北麵曹操到來的壓力。收縮我們的兵力。二來留人情給劉備。等我們能夠越來越穩固,勢力漸強,能獨自應對曹操時,再向劉備要,占個理字。其實,肅有點期望劉備不要還。他賴賬,我們才能名正言順的想拿哪裡拿哪裡!要是劉備還回來,夏口對我們的阻礙也遠遠降低。隻是無法染指荊南四郡和夷陵以西。我們占據荊州,沒有穩固後方。糧草、賦稅是個問題!”
孫權道“子敬,太貪啦!劉玄德還誇你是老實人!”
魯肅道“肅也說了,肅是老實人。可這個老實人姓孫不姓劉!”
孫權大笑“說的好!對了,子敬借湘水乾什麼?”
魯肅道“赤壁之戰後,劉備獲利最多。我們江東吃了大虧。肅想在彆處找回。”
孫權何等聰明,一點就通道“交州!”
魯肅道“正是,沿湘江南下最便捷。劉玄德拿下荊州,我們又借給他江陵。需要時間穩固。我們趁機南下,拿下交州。肅聞聽不少才識俊傑和百姓避亂於此。”
孫權道“子敬思慮甚是!好,子敬可為我舉薦一人南下。”
魯肅推辭道“識人用人肅不及主公。還請主公派遣。隻是主公,人數不可太多。蒼梧太守吳巨乃劉表所派,又和劉備是朋友。主公需要取奇。出其不意,克敵製勝。”
孫權想了想道“這人選我要好好想想。不提這個。子敬,有你助我,劉玄德不足慮。來,我敬你一杯。”
魯肅舉起酒樽忽然道“主公,這寂靜的夜晚讓肅想起一個人來!”
孫權的笑容也收斂了道“子敬,權也想起一人。讓我們敬他!”
孫權、魯肅起身走到大殿門前,麵對明亮的月亮。孫權舉杯向天道“公瑾,你的信我收到了,字字猶珠。隻是如今形勢所迫,恐怕要和你囑咐的相違背。但我孫權絕不會被人所製,我要承父兄基業,壯大江東。和曹操、劉備共爭天下,絕不負公瑾之意!”
魯肅舉杯道“公瑾,主公所言之雄心,便是肅之所期。肅不會遷就劉備,劉備僅僅是盟友,肅分的清。如今,孫劉聯合方能存。但若劉備威脅到江東,第一個動手的必然是我魯肅。肅有生之年定要輔佐主公,成就霸業。也省得去了那邊你埋怨肅!”
孫權轉過頭來看看魯肅,君臣對視,共同將樽中酒潵在地上,遙祭周瑜。
數日後,劉備回返,孫權親自相送。劉備和魯肅一起抵達江陵。甘寧退出樊口,屯水軍於夏口。魯肅讓出江陵,劉備入駐,魯肅移屯樊口,大將程普則屯兵巴丘,為漢昌太守,雖然處在四麵皆是劉備軍的尷尬位置,但仍像釘子一樣釘在荊州,宣告江陵的主人是江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