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龐統收到射來箭矢上的信後大笑道“我計成矣!”
黃忠等人也接過信來看罷。黃忠道“軍師,這是何意?難道城中有我們的人?”
龐統笑道“沒有!”
黃忠更奇怪道“那這信如何解釋?”
龐統道“徐素、陳宣二人,我在江陵城中挑選在巴丘駐紮過的兵馬,之後通過和他們談話套出二人是在當年呂布占據徐州和曹操開戰時逃難到達江東。
之後參軍累功坐到校尉。主公占據徐州時深得民心。而此次意外的撞破偷襲的江東軍必然出乎江東意料。
守將朱桓是吳郡人。與二人沒有同鄉之情,我就利用這點反間。派趙勇送信就是利用他什麼都不知道,他越是不知道,朱桓就越懷疑。
現在這封信就是朱桓在試探徐素、陳宣到底是不是叛徒。我們不派人則證明二人不是。反之則是。我料南門必有埋伏。”
黃忠道“既然如此,我們不如趁朱桓集中兵力埋伏我們,攻打其餘三門。”
龐統道“不錯。隻是南門也要去。巴丘堅固,我們要去拖住南門的兵馬,才能順利攻破其餘三門。漢升你和兩名偏將分頭攻打其餘三門。我率兵馬在南門壓陣,看到火光,一齊進攻。”黃忠領命。
程畿上前道“軍師,我乾什麼?”
龐統上前道“季然,你領一千兵馬,沿水路而上,在各山頭多立旗幟,設立營寨,虛張聲勢。
我們在此有接近十天,呂蒙畢竟是江東名將,雖然大敗卻不糊塗。恐怕他會來增援,你隻要拖住他們就行了。”程畿領命。
龐統囑咐道“記住,不要正麵與他們接戰。”程畿應諾。
約定當晚,龐統驅趕一千江東降兵來到南門,看到城樓上火把亮起,是約定的信號。
龐統假意說大家都是荊州人,以後不要彼此相殘,現在放你們返回和家人團聚。江東降兵大喜,連連拜謝,歡喜而去。
待到南門,城上有人問道“爾等何人?”
眾降兵答道“我等是都督兵馬,龐統念及大家都是荊州人,放我們回來。樓上的兄弟快開門!”
城上道“就這麼簡單?那為何不放彆人?”
眾降兵道“這個我們也不知道。”
城上人看向朱桓,朱桓道“這些根本就不是什麼降兵。劉備拿住降兵,早不放,晚不放卻偏偏現在放。
況且因為是荊州之人就放純粹是瞎話。以為我朱桓是三歲孩童嗎?這說辭瞞得過誰,放進來,全殲!”
手下人應諾,打開城門。眾降兵隻見城門大開,蜂擁而入。結果落入朱桓的埋伏。
眾降兵大聲辨彆自己的身份。朱桓冷笑道“抓的奸細,徐素、陳宣都說自己冤枉。現在倒好,連這些詐城的也覺得冤枉。好,都嘴硬。來人,給我放箭。”
可憐這一千兵馬,本以為龐統讓他們回家是活路。卻不知是黃泉路近。四周箭矢密密麻麻,除了數十人逃出,餘者皆死。
朱桓指著徐素、陳宣道“現在還有何話說?來人,押下去,待明日押上城頭斬首,給龐統他們看看,叛徒的下場!”二人大呼冤枉求饒。朱桓不理。
眾將士押下二人。手下軍士慌忙來報道“將軍,大事不好。西門出現賊兵,已經開始攻城。”
朱桓大驚,守城兵馬大半集中在這裡,雖然其餘三門都有守衛,卻不滿千人,而且分散。
朱桓大喝道“跟我來!”
黃忠引兵抵達北門,當看到南門朱桓亮出伏兵時的火光後,便架起雲梯,悄然登城。
城上守衛兵馬聽見聲音後,丟下火把查看。當看到正在攀爬的漢軍後,來不及喊出。
密集的箭矢從城下籠罩過來,猝不及防的江東軍被射倒一片,接著箭矢不斷,壓製住了江東軍。
漢軍趁勢登上城頭,與江東軍短兵相接,隨著缺口的打開,漢軍人數開始處於優勢,江東守軍人數不足,很快被殺散。
眾漢軍打開城門,讓黃忠入城。其餘兩門也差不多,不過是時間的先後。朱桓率兵回援,首先和西門漢軍相遇,朱桓奮起精神,與漢軍廝殺。
漢軍偏將不敵朱桓,被朱桓劈傷敗走。朱桓指揮兵馬將西門漢軍殺得步步後退。
黃忠和東門兵馬趕到後,局勢發生轉變。朱桓雖勇,卻不及黃忠。兵馬也不如漢軍多。
朱桓無奈之下隻好選擇突圍。黃忠怎會放走朱桓,一馬當先,纏住朱桓。待其力儘,將其生擒。降服眾江東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