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撤退到離圍頭屯數裡時,隻見遠處隱隱約約冒著濃煙。
關羽大喝道:“我們的援軍就在前麵,圍頭屯已經被收服,我們前去會和援軍,擊退曹賊。”眾漢軍將士滿心歡喜的應諾。徐晃慌忙派騎兵先一步前去打探支援。
圍頭屯被漢軍攻打不假,可並沒有被收複。楊儀奉命統兵兩千埋伏在圍頭附近,截擊徐晃可能派來堵截關羽退路的兵馬!楊儀不知道,徐晃沒得到援軍,兵力並不寬裕,關羽勇悍,不敢冒險分兵。
天就快要亮了,斥候報告曹軍毫無動靜,可能不會有兵馬來!楊儀不甘心這樣就埋伏在這,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油和木頭,趁著天黑沒亮,用木頭悄悄開始填圍頭屯外的壕溝,十層壕溝填了五重,被發現了!
楊儀也不藏了,將鹿角淋上油,之後一把火點著,派五百人繼續填平壕溝。將一千五百兵馬繼續埋伏在附近。
呂建見鹿角被燒,漢軍用木頭正在填壕溝,喊殺聲不小,便沒敢輕舉妄動,待天亮一看,不過幾百人,呂建有些惱火,這被幾百人耍了。
為首的漢軍大聲道:“我們虛張聲勢就是為了讓將軍彆輕舉妄動,免得發覺了我們接應關將軍撤退,橫加阻攔,叫徐晃這廝追上。呂將軍如此配合,多謝了,我們大家謝謝呂將軍!”漢軍齊聲道謝,翻身退走。
呂建大怒,就要追殺這股漢軍,左右也紛紛請戰,呂建於是分出五百人出屯追擊。
待人派出去,呂建忽然想起,徐晃將軍怎麼沒有派人叫我截擊漢軍,也沒有告訴我關羽回撤,莫非漢軍就埋伏在附近,截住徐將軍的信使,不好。
急忙下令召回五百曹軍。很快百名殘兵趕來印證呂建的擔心,呂建看著屯下的曹兵,人人狼狽不堪,眾人齊聲喊道中了埋伏,後麵數千漢軍追來。
呂建一看大部分都認識,開門放曹兵入屯。門一開,曹兵自己打了起來,圍頭屯裡的曹軍不知道怎麼回事,呂建大喊不好,這裡麵混進奸細了,急忙引兵馬來清除奸細。
漢軍轉眼殺到,失去了鹿角壕溝的阻礙,漢軍很快就與曹軍在圍頭屯口搏殺,這時候拚的就是一個勇字。
兩軍圍繞著屯口展開爭奪,曹軍登上屯上射箭丟出石塊打擊漢軍,漢軍射箭還擊,兩軍僵持不下時。
甘寧發現自己沒辦法給關羽太多的支援,果斷從四塚退下。派人請樊城支援,徐庶派三千人與甘寧前去支援關羽。
漢軍斥候探聽圍頭交戰激烈,甘寧派出一千兵馬帶著雲梯前來支援。得到生力軍的楊儀趁勢猛攻,利用雲梯登上屯頭,漢軍為了使曹軍混亂,便四處將火把仍進屯中,所以引起了火光濃煙,被關羽、徐晃看到。
曹軍騎兵來援呂建,正與甘寧遭遇,曹軍騎兵並不與甘寧纏鬥,立即趕往圍頭屯,甘寧多是步兵,跟不上曹軍騎兵。
曹軍騎兵趕到時,楊儀已經殺進屯中,對於曹軍騎兵從背後殺來,楊儀有些慌張。不容他多想,曹軍騎兵對散亂的漢軍一陣交叉衝擊下來,屯外的漢軍倒下一半。
呂建見到援軍,自然是士氣倍增,漢軍開始麵臨崩盤的危險,楊儀心中大著急卻無用。
呂建與曹軍騎兵內外夾擊,包圍了楊儀的兵馬,呂建喝道:“楊儀,你現在是軍心渙散,外無援軍,再打下去隻會全軍覆沒,如此下去,回到軍中也會成為笑柄,縱然忠心耿耿又有何用,何不早降?”
楊儀大怒道:“你敢如此輕視與我!”言罷,翻身和呂建殺作一團。
兩人勝負未分,漢軍已經是潰的潰,散的散,降的降。楊儀顧不得許多,翻身領著四五人突出。
此時,甘寧趕到,楊儀與甘寧會和。甘寧毫不廢話,大喝一聲,引兵衝向圍頭屯。曹軍不敢想,真有步兵主動攻擊騎兵的!
呂建也沒反應過來,屯內剛剛結束戰鬥,尚是一片混亂,曹軍騎兵多數進去屯中,甘寧立即衝過去堵住屯口,曹軍騎兵在屯中無法馳騁,在屯外的甘寧親自防備,令楊儀再戰。
這下子,曹軍真有些吃不消了,許多曹兵根本沒提起迎戰的準備,甘寧指揮漢軍向屯內緊逼,壓縮屯內曹軍,曹軍騎兵的數次想衝擊出去都被甘寧扛住。
甘寧把住屯口,使曹軍騎兵無法成規模衝鋒,單個騎兵進攻根本形成不了太大威脅。
屯內曹軍很快被全殲,呂建自屯上奪得漢軍雲梯敗走。甘寧奪回圍頭屯,不過四千多人的傷亡著實不小。
關羽退到圍頭屯下,見自己人的旗幟不禁大笑,呂建狼狽的趕來向徐晃請罪。
徐晃道:“此事不怪你,是我料敵不周,且去下去包紮傷口。”呂建拜謝而退。
徐晃知道無法殲滅關羽,再打下去沒有用,便收兵撤退。關羽進入圍頭屯,甘寧、楊儀來迎。
關羽見滿地的尚未收拾的士兵遺體,車杖,糧食等都被燒毀,不禁感慨道:“不過一小小的屯壘,竟然搭進去兩軍七千將士的性命!”甘寧、楊儀亦有感觸。
關羽道:“興霸,樊城有多少守備兵馬?”
甘寧道:“尚有三千!”
關羽道:“不能再調那裡的兵馬了!”
甘寧道:“曹操這次有備而來,恐怕這仗難打了!”
關羽深吸了口氣道“我荊州還能調動多少兵馬?”
甘寧道:“能調動兵馬都在這裡。”
關羽皺眉道:“隻剩不足兩萬。”
甘寧道:“正是,僅一萬七千兵馬。我們畢竟還沒有從五個月前的大戰恢複元氣。”
關羽沉默了一下道:“興霸有什麼謀劃?”
甘寧道:“我們先退守樊城,伺機而動,畢竟我們這些兵馬去支援南陽不禁是羊入虎口,沒有作用。雲長留給我兩千兵馬,我來守衛圍頭屯。”
關羽道:“圍頭屯如此殘破,已經不可守,徐晃不會留給我們時間讓我們加固屯壘,不如燒毀之後撤到樊城。重整兵馬再北上!”
甘寧道:“雲長所言極是,我準備用圍頭屯在挫挫曹軍!”
關羽道“興霸要做什麼?”
甘寧道“請將軍派兩支兵馬埋伏在東北麵,看到圍頭火起立即往圍頭趕來,將軍也請那時候接應我撤退。”
關羽道“好,我派關平、楊儀助你。”接著甘寧說出自己的計謀,兩人討論一番,各自分兵。
徐晃彙合了曹真的三萬兵馬將圍頭屯團團圍住,甘寧率領兩千兵馬守在圍頭,周圍隻是臨時加固了一下,壕溝、鹿角大部分來不及立起來。
徐晃、曹真一見此景也有些疑惑,這樣的圍頭還守他乾什麼?擺明了送死。
兩人也不多想,儘早拿下進圍樊城,阻隔南陽才是首要任務,放走了關羽已經令曹真、徐晃有些失望甚至惱火,於是便把氣都撒在接應關羽撤退的甘寧。
甘寧依托破舊的圍頭屯壘與曹軍激戰,起初徐晃怕甘寧有計,沒敢進圍樊城,隻是試探性進攻圍頭,觀察樊城的動靜,畢竟甘寧還在圍頭,關羽見死不救就是擺明了有計謀。
甘寧抵擋的著實激烈,探馬來報關羽在樊城以西修築新的營壘,曹真親自領騎兵襲擾,結果路上中了關羽的伏擊,折損了二三百人。
曹真大怒,要與關羽交戰,關羽比曹真熟悉地利,迅速依仗山勢,擺脫曹真,曹真沒追到關羽,隻得趕到漢軍修築屯壘的地方。漢軍隻留下一座還沒有建成的殘壘。
曹真隻好返回,接著第二天,曹真包圍樊城,徹底阻斷圍頭與樊城的聯係。徐晃猛攻圍頭,甘寧拚死抵抗,徐晃觀察一番後,看出甘寧是真在交戰,便放下心來,催兵猛攻。
數日後,甘寧不敵,撤出圍頭,曹軍湧入。進去後曹軍蒙了,因為外圍屯壘被攻破,裡麵還有三道矮牆,這矮牆間隔很窄,曹軍根本施展不開自己的兵力優勢,隻能在屯壘中居高臨下射箭。
甘寧早就準備好了,憑借盾牌防禦,親自射箭還擊,漢軍手持長槍長刀還擊,兩軍在矮牆中打到天黑。
徐晃看到甘寧如此拚殺,便改變謹慎的策略,全力進攻,要是能乾掉或俘虜甘寧也是一件拿得出手的功勞。
曹軍幾乎拿下圍頭屯,甘寧的兩千兵馬剩下七八百人,甘寧看差不多了,一聲令下,漢軍大喊中興大漢,報效主公,雖死無憾。
接著拉開遮蓋硫磺、乾柴等易燃之物的地窖打開,扔入火把,一時間屯壘立即燃起大火,殺進屯來的曹兵大驚,急忙撤出屯壘。
屯壘隻有一個小門,四麵又有矮牆阻擋,進來容易出去難,曹軍人扯人,人拽人,人踩人,踐踏、火燒而死的不計其數。
甘寧指揮漢軍鎮定的將屯南頭的曹兵清理乾淨後,拉開角落的地道,漢軍全部自地道逃出,地道隻有四百米,是新挖的,不足以突破曹軍的包圍,但足夠漢軍脫離火海。
悄然出現在屯外的漢軍在甘寧的率領下打了外麵曹軍一個措手不及,就連徐晃也沒反應過來,當屯來起火時,聽見漢軍喊聲的徐晃第一反應是甘寧要與自己同歸於儘。
震驚之餘來不及多想急忙令曹軍接應屯壘裡麵的兵馬跑出來,很快又傳來甘寧突然出現在屯外的消息,徐晃何等聰明,立即意識到是地道。
副將呂建繼續救援曹軍,自己前去對付甘寧,甘寧這一把火少說燒死燒傷三千多曹兵,算上陣亡的,這足以讓速來愛兵徐晃有些火大,豈能就便宜了甘寧。
甘寧殺了曹軍措手不及,很快奪過一匹馬,率領漢軍殺出重圍,往樊城而來,一路上狂奔不止,後麵曹軍追趕的也急。
忽然甘寧在一處密林處停下來大喝道“曹軍聽著,你們竟然敢追來,膽子不小,密林兄弟們,此時不出,更待何時,圍殺曹軍。”說完四麵揮舞手臂,好像真有埋伏似得。
曹軍被甘寧突如其來大喊大叫唬住了,勒馬止步。甘寧趁機拔腿就走。曹軍不敢大意,派人進入密林,什麼也沒有,再看甘寧已經跑得遠了,不禁惱羞成怒。
徐晃也趕了上來,曹將把事情簡單一說,徐晃有些拿不定主意追還是不追。
周圍曹將紛紛請命追趕,徐晃想了想曹真並沒有傳出關羽有什麼動作,周圍經過打探也沒有賊軍,這麼放了甘寧太便宜他了。
遂道“也罷,分兵三隊追擊,一旦遇到埋伏,第一隊纏住賊軍,等待後麵的兩隊合擊賊軍。”
迅速分作三隊,仍由最先追趕的曹將作為第一隊,自己為第二隊,另一員曹將為第三隊追趕甘寧,追趕一段路程後全然不見甘寧的影子,一直追的快接近樊城時。
徐晃猛地想起來忙道“不好,甘寧不會從背後偷襲曹真吧!”急忙趕往曹真樊城營寨。
曹真先傳來消息,果然,甘寧會合藏在高山密林的關平、楊儀共兩千兵馬後,甘寧知道徐晃不好對付,吃過虧後絕對不會再發生失誤,便果斷返回樊城,從背後插了曹真。
曹真看到圍頭屯的火光後已經做了相關準備,甘寧突襲而來,並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在關羽的接應下退回樊城。
天亮後,徐晃收攏傷員,埋葬戰死將士,上表曹操請輕敵冒進之罪。曹操看罷,覺得沒有重創關羽可惜,也明白關羽本來就不是什麼善茬,所以並沒有責罰徐晃,隻是令徐晃小心迎戰,完成阻斷南陽、樊城的目的。
令曹真統領兩萬兵馬返回,繼續進攻南陽。其餘兵馬交由徐晃率領,繼續與關於周璿。
劉備在孟達敗歸南鄭後,得知上庸三郡失守的消息後著實吃了一驚,立即下令集結兵馬,召集龐統、張飛、魏延、張任等前來議事。
法正已經被派到涼州輔佐劉禪與羌氐交好嗎,故不在南鄭,諸葛亮返回成都坐鎮,故也不再南鄭。
劉備將軍報說與眾人知曉,龐統聽罷有些驚訝的道“曹操動作真是出奇的快,已經開始反撲了。”
劉備道“隻是不知道是南陽當先呢還是涼州及隴右為首呢?也要防備曹操偷襲漢中,夏侯淵也不可小覷。”
龐統道“正是,曹軍攻克上庸三郡,那八成就是先拿下南陽,畢竟太靠近中原了。主公,眼下先收複上庸三郡,這是連接荊州、南陽和漢中的要地。”
劉備道“正是,我有些輕敵了,以為憑著險峻的河山就高枕無憂了,孟子言‘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這真是一記當頭的教訓。”
龐統道“主公彆這麼說,我等也有疏於查漏之舉。現在應該及時收複三郡。”
劉備點點頭道“翼德,你可為先鋒先領兵趕往上庸,我隨後領兵為後援。”張飛應諾。
劉備對魏延道“文長,我領兵攻打上庸三郡,長安夏侯淵必定會從斜穀等處進攻漢中,漢中的防禦就交給你了。”
魏延慷慨的道“主公放心,我必定不會讓夏侯淵踏進漢中半步。”劉備點點頭,又令人示警隴右各郡。之後劉備領兵五萬,進攻上庸。
曹操利用雲梯、撞車等器械猛攻南陽二十天有餘不克,損失不小。
曹操命人在城外築起土山,待土山比南陽城牆高後,開始往城頭射箭,壓製南陽城的守備。
龐德早有準備,下令城中百姓將細藤條編成圓盾防禦箭矢,用牛皮撐起,阻擋頭頂的箭雨。
曹操又令人開鑿地道,快挖到南陽城下時,龐德接到手下報告井水這幾日不斷有一圈圈波紋,龐德立即發覺不好,在城四周將數口大缸埋在地下,觀察波紋,判斷出曹兵的地道位置,龐德於城中緊急修建翁城,布置防禦。
在地道挖到南陽城下時,曹操白天下令幾乎不間斷進攻,疲憊南陽守軍,待晚上,挑選敢死之士進入地道,從地道突然襲擊城門守軍,打開城門放城外的曹軍入城,曹軍騎兵當先,步兵緊緊跟隨大批湧了進來。
殺入城的步兵隻聽見前麵騎兵馬匹的嘶鳴聲,既有受驚的嘶鳴,也有垂死的淒慘聲,眾曹軍正疑惑呢,四麵亮起的火把回答了他們的疑問。接著弓箭弩矢傾瀉下來,曹兵大亂。
城外的曹操看著不斷入城的曹兵,有些不安,是不是太順利了?待到城上火光起,曹操已經知道了答案,急忙鳴金收兵。
城中的曹兵有苦說不出,前麵是數道壕溝,有些曹軍騎兵一不留神或衝刺太猛,收拾不住馬匹,掉下布滿尖刺的壕溝,更有被後麵騎兵擠下去的,許多馬匹陷入壕溝尖刺上未死的,發出淒慘的嘶鳴聲,收拾住馬匹的則被突然的製止發出受驚的嘶鳴聲。
很快這些聲音就被嘈雜的喝罵聲,嘶吼聲,哀號聲蓋住了。漢軍弓弩麻木的收割曹兵的生命,曹兵彼此推搡,甚至彼此舉刀,目標隻有一個,就是城門,隻有哪裡才是能夠活下去的通道。
城外曹兵城上的漢軍被阻擋,無法接應被困兵馬。曹操見到事敗,不禁氣惱非常,但卻隻能接受現實。
更壞的消息傳來,龐德竟然趁曹軍注意力在北門,自己卻從西門偷襲圍困西門的曹軍,曹軍哪裡想到被層層圍困的漢軍敢出城,被殺的猝不及防,龐德親自騎白馬,持大刀,斬殺兩名曹將,破曹軍三處營寨,奪取百車糧草,百頭牛羊返回。
曹操聽完戰報大怒道:守衛營寨的將軍都是乾什麼的,現在劍拔弩張,相互交兵的當口竟然如此懈怠,把三處大營的守將及副將給我拿下,等候處置?左右領命。
城中的曹兵漸漸撤了出來,攻進去的騎步兵馬四千,隻剩七八百人。曹操暗自心痛,但沒有辦法。收兵回營。
下令按照軍法將未守住營寨曹將斬殺,副將革職為兵,其餘的一些曹軍將領降職,每人五十軍棍以儆效尤。西門主將曹仁重責。而戰死的兩名曹將儘職儘責,以身殉職,予以加封,厚加撫恤。
天亮後,曹操一刻不停,繼續對南陽猛攻。曹操又下令建造樓櫓。樓櫓比南陽城牆還要高。
四麵是堅固的木板,隻有最高處設有箭孔。曹軍藏在裡麵,漢軍箭矢毫無作用。樓櫓外的曹軍推動,逼近城牆,樓櫓上麵的曹軍開始放箭,騷擾殺傷漢軍。
靠的足夠近後,在比南陽城牆同高處放下木板,曹兵殺出樓櫓與漢軍短兵相接。龐德見到樓櫓笑道:“此物雖然駭人,但行動遲緩,圖送死罷了!”
下令準備陶罐,灌上油。待樓櫓靠近後,甩出油罐,之後一隻火把,一座樓櫓便化為灰燼。
曹操連遭打擊,並未萌生退意,反而在見到如此激烈的抵抗後,指著南陽道:“如此雄城,不能在劉備手中,否則遺禍無窮。”下令暫緩兵力的壓迫,由土山放箭,霹靂車轟擊等器械打擊為主。大軍肉搏攻城為輔。為的是動搖南陽堅守意誌,削弱戰力。
散布關羽兵敗,上庸三郡失陷,南陽變成孤城的消息散步到城中,饒亂民心士氣。
果然,在箭矢如雨,石塊亂飛的壓迫下,漢軍將士都驚恐失色,龐德晏然無懼,激勵士卒道:“曹軍連敗我軍,雖然對我們不利,卻傳遞出一個消息,關將軍沒有放棄對我們的援助,我們並沒有被放棄,也沒有被孤立。
我們在這裡奮戰,主公在上庸奮戰,關將軍在南麵血戰,他們尚未放棄,我們為什麼要絕望害怕。曹操對南陽的棄暗投明恨之入骨,怎麼會不想報複。
現在服軟正是拿我們沒辦法的表現,當年袁紹麾下八萬將士投降被殺,作為手執刀槍的保家衛國的將士,放下刀槍可恥,投降敵人可笑,投降被殺可悲。
難道你們想做這可恥、可笑、可悲的人?”
眾人齊聲高呼道:“我等皆不願如此!”
龐德道:“隻有戰死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將軍。我龐德也是如此。”
眾人皆道:“將軍尚且不惜性命,我等有何畏懼!”南陽城在曹軍的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中繼續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