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天色大亮,眾偏裨將校連同戴無治等羌氐前來拜見黃權,戴無治認識黃權,知道黃權在涼州鎮壓叛亂,撫慰羌氐,訓練騎兵,不敢小看黃權。
黃權見到戴無治一臉笑意道“戴首領,好久不見,之前還在洮陽見麵,轉眼間卻到了祁山堡!”
戴無治連聲應道“我等未曾出力,甚是慚愧!”
黃權已經知道前因後果,因為劉禪引誘,曹洪亂分兵,馬超連破曹軍數陣,導致曹軍不敢貿然南下接應夏侯淵。
夏侯淵被迫選擇東走祁山,之前布置的羌族阻敵的計劃實際沒發揮什麼作用,略有戰事是小戰,損失微乎其微!戴無治指的就是此事。
黃權笑道“首領們威懾住曹軍足矣,何必要交戰!”
接著黃權收斂笑容道“不過戴首領,眼下可必須出力了,曹軍還沒完全敗呢!”
戴無治連聲道“一切聽刺史的!”
黃權點頭道“有勞首領配合。這幾天聽說在練兵!”
戴無治道“正是,可惜時間太短,還沒效果!”
黃權道“要我說張休、張嶷就隻會用拙,不知用巧!我有一辦法,幾日必成!”
戴無治一聽來了精神,戴無治可並非尋常小部落,其部落人數、牛羊都是首屈一指,戴無治自然小有名氣。人有了名氣和實力便有了想法,往大裡說就是野心!
黃權為涼州刺史,除了涼州一並監管隴右諸羌氐。平衡羌氐力量,讓他們可以被掌控,為我所用!對於這些影響力不低的羌氐首領,黃權爛熟於胸,防備的就是他們做大!
戴無治趕忙道“那就試試!我好向刺史討教討教!”
黃權用手按住劍鞘道“好,試試!”
黃權傳令測量羌氐騎兵馬匹的步伐,要求儘量保證整支隊伍馬匹步伐一致。然後規定擊鼓後,令旗一擺是前進十步,擺兩擺是二十步,以此類推。鳴金是看令旗後撤,每羌氐支部隊要及時傳達號令。
黃權傳完令開始訓練。這樣的訓練實際上考驗的是主帥的領兵能力,僅僅是一個人的戰爭。
和漢軍不同,漢軍除了聽從號令,訓練進則嚴整,退則不亂的能力。漢軍偏裨將校都要有一定的領兵能力,保證能最大限度發揮整支軍隊的戰力。
黃權教了羌氐騎兵所有人聽他的,卻不管每支隊伍的指揮強弱。若憑借銳氣速戰速決還好,一旦遇到硬仗,打的久了。羌氐騎兵銳氣受挫,指揮失靈,劣勢展露,依舊抵擋不住,不如漢軍。
羌氐騎兵無法像漢軍嚴格遵照訓練保證保持陣型,不會潰逃而是且戰且退。而且黃權不強調漢軍的軍紀,等於說羌氐還是無拘無束的散兵。
戴無治察覺到異樣,前幾天張休可是強調這不許那不讓不聽軍法就要殺!還教一些基本迎戰之法。黃權全沒有,就一句聽他的前進後退就行。
戴無治走到黃權身邊小心翼翼道“黃刺史,這樣訓練行嗎?什麼軍法、迎敵都不用?還有其他各種號令!我聽說還有些騎兵陣法,除了鋒矢陣還有車懸陣、鶴翼陣之類的!”
黃權心中罵道“張休、張嶷你們什麼都敢教!這要練成了一旦鬨起來誰能震得住這幫好戰的羌人!”
黃權心中氣惱麵色卻如常道“羌族部落的勇士本身就勇敢善戰,馬術甚好,講迎敵戰術沒用!陣型、軍法那是步兵,騎兵主要在於靈活,隻管衝就行!號令這不正教著嗎?對了這車懸陣你從哪聽來的?”
戴無治尷尬一笑道“車懸陣聽說是霍去病創的!”
黃權麵色古怪道“我知道,恐怕首領不知道的是冠軍侯的陣法早失傳了!首領要有我倒想見識見識!”
戴無治慌忙道“沒有!我就是聽說過!”
黃權指著軍隊道“就這樣練就成!大戰迫在眉睫,沒時間細細操練!”戴無治怏怏退下。
黃權心中翻滾道“戴無治還挺有心,想要如我軍般訓練,更想要了解騎兵陣法。
車懸陣!冠軍侯破匈奴的陣法!有陣法的騎兵和匹夫之勇的騎兵有天壤之彆。看來戴無治其誌不小。我要想辦法除掉他!”
當晚黃權下令露天宿營,營寨就是幌子罷了。半夜時分,天竟然下起了小雨。漢軍和羌氐騎兵抱怨有營寨不住卻要遭罪。
黃權聽到議論充耳不聞,隻有他自己清楚他在防備曾經追撃自己的那支軍隊,他無從知曉那支部隊的行蹤,自然就無法保證那支部隊到底會不會出現,在哪裡出現!無法確定那就防範於未然!斧削嶺一戰的大敗令他更加謹慎起來。
黃權不知道,他提防的部隊正在慶幸老天保佑。這場雨下起來會導致地麵濕滑,不利於騎兵發揮機動力,反而有利於步兵展開行動!
費耀要是知道黃權就比他早到一天恐怕要改喊老天助賊不助我!
借著黑夜,費耀率四千步卒悄悄圍攏過來。因為天色昏暗,下雨火把不似平常那般亮,黃權布置的戒備漢軍發現曹軍時曹軍已經離營寨不過百步!
費耀一看暴露大喊道“殺,殺進去,襲擊賊軍馬棚驚擾戰馬!擾亂賊軍,殺光賊軍!”
可惜費耀殺進去才發現營寨僅僅屯了些糧食,兵馬並不在。
另一邊黃權聚齊騎兵,嚴陣以待,攔住這支曹軍進入祁山堡的路。費耀一看中計,連忙撤出,幸賴黃權不想徒增傷亡,沒有冒雨進攻。
費耀結陣往祁山堡撤退,要據守堡壘堅守。黃權攔住道路,指揮騎兵射箭,不進逼,小心控馬,避免馬匹滑倒。
費耀結陣衝擊,射箭還擊。兩軍箭矢對射。費耀憑借雨天騎兵不敢奔馳生生殺到騎兵近前。
天下著雨,騎兵無法衝擊不假。可馬匹高大,騎兵宛如一道牆,不動的馬匹對於騎士來說解放了雙手,居高臨下刺出長槍,擋住曹軍進攻。
兩側騎兵控馬圍攏過來從兩側放箭射殺曹軍。曹軍殺傷不少騎兵,自己死傷更重。
天色就要亮了,黃權忽然放開口子,曹軍就要往裡衝,進入祁山堡。費耀嘶吼著攔住,鳴金聲響起曹軍撤退。
黃權暗自可惜,初始他不放曹軍入堡是因為害怕兩支曹軍會合,結陣突圍自己要想吃掉他們死傷會變大!
經過激戰一夜,曹軍剩下不足兩千人,兵力削弱,放入堡內在截殺一陣曹軍剩餘兵力更少,縱然會合堡內兵力也是有限,待其糧儘突圍有機會以較小損傷全殲曹軍。
費耀察覺到自己本來無力突破漢軍阻攔,漢軍突然放開口子必然有詐,果斷撤退!
黃權並不追擊,他明白費耀不會走平原大路,他會儘可能沿著山路撤退,自己沒必要冒雨追趕一支未必能吃掉的軍隊!不過他阻止了曹軍想要帶走屍體的意圖!
天亮後,祁山堡高剛看到了堡外的堆積曹軍屍體驚得心膽俱裂。黃權派使者勸降,高剛知道不可能有援軍後,心中慌亂,不想投降又不敢拒絕,就是搪塞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