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馮習會合宗預、張嶷,趕到時宗預已經停下來紮營,見馮習趕來,打馬上前接住。
馮習勒馬道“德豔是準備在這築壘!”
宗預指著東岸道“不在這,在對岸,我準備回到東岸築壘,休元你看在對麵的地勢修營築壘如何?”
馮習策馬細細看罷道“不錯,這附近樹木不少,地勢略高,周圍開闊,曹軍藏不住身形,確實利於防守,水源自不必說,充足得很?”
宗預道“斥候探出從這裡往東南十裡處有個村落,這天就要黑了,我估計曹軍不敢冒險踏冰過河。
我已經派伯岐帶些糧草去村落換取石磚、石板來,到時候營壘建的能更堅固。”
馮習道“好,今晚我們就連夜過河,在東岸立起柵欄,挖掘壕溝,豎起拒馬,建造矮牆。
我軍攜帶糧草足以支撐三個月有餘,按龐軍師所說君侯十日之內必然撤軍,我們屯在此地,曹軍無論北上南下都要隨時提防我們掩襲其後,正好分賊兵勢!
待接到君侯,糧草正好能接濟上,大軍有糧軍心便穩,軍心穩可嚴陣以待穩穩撤回。”
宗預點點頭問道“休元可派人將戰況報予龐軍師?”
馮習應道“德豔放心,我已分派數百信使四散前往新野!”
漢軍以東二十裡外,曹休會合徐晃,將戰況簡略一說。言罷曹休將手中水袋一丟道“如公明所慮,顯而易見賊軍有備而來,沿淯水進軍就是限製我軍騎兵發揮強大的衝擊力。
如此看來賊軍並非一味蠻乾,定有謀劃,眼下我看不透!”
徐晃沉吟道“文烈,我們暫且駐紮下來,看看賊軍作何行動,然後再想辦法應對!”
曹休道“不如南下會合張合,先滅掉南陽賊軍,斷敵後援,再想辦法回擊賊軍!”
徐晃安撫道“不急,文烈等等看!”徐晃分派大批斥候監視漢軍動向。
馮習為保證張嶷能順利運回所需石塊派出相應的兵馬把住淯水,埋伏在各處路徑。
一晚上徐晃收到的漢軍過淯水,將準備好的木欄、石磚、拒馬立起來,挖掘壕溝並用挖出來的泥土壘積修起矮牆,營壘初見雛形。
曹軍斥候詳細報予曹休、徐晃,曹休一驚道“看來賊軍是準備不走了,不能讓他們這麼輕易修成營壘,立即派出騎兵襲擾,摧毀賊軍!”言罷出帳點兵。
徐晃不為所動,將斥候稟報漢軍位置標注在桌案的地圖上,出神的看著嗎。
曹休出帳點齊騎兵,分派麾下眾將道“傳我將令,偏將陳肅率兩千騎兵,帶上大鼓響鑼,行進到賊軍以北,一千人敲鼓鳴鑼,一千人則就地打馬來回狂奔,大造聲勢,攪得賊軍不能專心築壘,嚴加防範我軍。
賊軍營壘以南有一片樹林,偏將費用率一千騎兵悄悄前往,賊軍柵欄、拒馬等需要大量木材,必定要去砍伐。
你率騎兵下馬潛行,注意樹林是否有人,若有人在可截其後路,誘賊來救。若無賊軍,你可在樹林外埋伏,相機而動。
本將軍率五千騎兵在正麵排開陣勢,施以威壓,讓賊軍心存顧慮,左右為難。
剩下兩千騎兵和步卒將士好生休息,養足精神,等天亮後,賊軍被折騰一夜,疲憊不堪,你們在出戰迎頭痛擊賊軍!”眾人應諾。
曹休正待要打馬而去,徐晃從帳中出來快步走到曹休馬前道“文烈等等,我有要事與你商議,領兵就讓文博(朱靈)去足以應付!”曹休心中煩躁,但並未多說什麼。
徐晃身旁的朱靈衝曹休拱手,上馬招呼兵馬往漢軍方向趕去。
朱靈指揮曹軍依次行進,北麵響起鑼鼓聲和馬匹奔馳的聲音,漸漸逼近漢營。
馮習、宗預聽到後毫不慌亂,漢軍在紮營時先在四麵挖掘壕溝,排列好拒馬,由外往內修築。
曹軍鼓噪殺來,馮習命宗預率精銳弓弩手布防,馮習與張嶷加緊立起營壘圍牆。
曹軍鼓噪了一個時辰,漢軍紋絲不動,陳肅試著佯攻漢軍營壘,被漢軍依仗壕溝拒馬,亂箭逼退。
樹林處費用毫無進展,曹軍徘徊在附近,黑夜伐木這般危險的事馮習久經沙場的將領自然不會犯,漢軍早已一次性砍伐足夠用的木材,費用空等一場。
朱靈感到甚是棘手不禁道“賊軍準備充足,領兵的將領並非廢物,行動謹慎!這營壘怕是終究會被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