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蔣濟和司馬懿,陳群的底氣和分量使得其沒有過多顧忌。陳群向前拱手稟報道“陛下,恕臣直言,城中有賊軍奸細是否是謠言或反間計,臣竭力探查洛陽群臣中與賊軍相勾結的理由和動機,沒有破綻和漏洞。
況且自武帝(曹操)到陛下,朝中心懷叵測者早已清除殆儘,現今天命所授,士族歸心,誰能不服?”
曹丕笑道“長文君子也,怎識得人心叵測。朕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其一,賊軍百人分彆在城內外聯絡,圖謀不軌。
關羽素來愛惜士卒,不會無緣由的派人來送死,必有所謀,這百人是來先試探的。”曹丕頓了一下,正要往下說。
陳群搶言道“兵者詭道也,以百人而滯萬人豈有不為之理?關羽再愛惜士卒,他是將軍,將軍要的是開疆辟土,奪取郡縣。
那個將軍不是憑借累累白骨取得蓋世功勞,關羽萬人敵的名聲不也是殺出來的嗎,陛下憑關羽性格懷疑自家大臣殊為不智!”
曹丕被打斷話語心中略微不快,摸著胡須道“那關羽出兵時間過於準確作何解釋?還有關羽過分執著向北進攻洛陽,是什麼支撐賊軍不斷挺進,宛如搏命。
違背兵法策略,而且絕非關羽疏忽,不要說洛陽四麵的關隘有重兵,洛陽堅城在沒有內援的接應下一個月關羽有把握能攻破?
難道種種舉動能用劉備、諸葛亮、關羽一時不慎解釋,朕相信自己的謹慎是對的,朕的懷疑對於大魏來說是極其有必要的。”
陳群冷靜道“陛下,關羽出兵時機恰好的理由非常多,比如為減緩涼州和漢中一線的壓力,關羽想攻打南陽分我兵勢,恰巧孫權將陛下稱帝告知,臨時起意北上而來。
再比如關羽本來是派兵試探進攻,廣造聲勢,沒想進攻魯陽、梁縣等處一擊而下,關羽見我軍不堪一擊,心血來潮調動大軍直取洛陽。
執著於洛陽不過是挑動不識時務的賊軍反抗,使我境內疲於奔命,消耗我軍力量,畢竟自武帝時多有叛賊造反。
並且打著迎奉漢帝的名義從道義上占據上風,劉備一項在乎數立自己心懷天下的名聲,不足為怪,沒有確鑿證據憑借這些斷定群臣中有奸細,無法使人信服,種種跡象恰恰說明根本沒有所謂叛賊!”
曹丕被說的一陣無語,不過陳群之言並非沒有道理,難道自己疑心太重,白折騰了。
想到這曹丕輕輕搖頭,直了直身子,冷冽道“不,不對,長文你說的太勉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關羽出兵的理由的確多,但朕防的是關羽勾結圖謀襲破洛陽的一失。
哪怕關羽撤軍朕依舊寢食難安,相比於外敵,在身邊的內奸更讓人忌憚,朕不能視而不見,你與朕位置不同,考慮的自然有偏差,朕不容許一絲僥幸。
你說朕無證據,好,朕告訴你,經多番排查,朕已經有了勾結關羽的人選,就是荀惲。”陳群、蔣濟、司馬懿大驚。
特彆是陳群,他可是荀惲的姻親,蔣濟坐不住了,連忙道“荀惲是荀公(荀彧)之子,受曹氏大恩。荀惲之妻安陽公主與陛下乃兄妹,荀惲怎麼會勾結關羽襲擊陛下!”
曹丕厲聲道“荀彧怎麼死的?反對先帝稱王。
荀氏一門忠於漢室人儘皆知,不足為怪,荀惲與我弟弟曹植素來交好。朕繼承大統,曹植在乾什麼!發服悲苦漢帝,曹植的舉動亦或是荀惲想做的。
自朕稱帝以來荀惲一直稱病不朝,其中沒有鬼?是不是故意為之在謀劃什麼?”
蔣濟、司馬懿不禁心道“陛下依舊不滿支持曹植的人!”
陳群忍不住道“陛下,荀惲病逝真病,臣等去看過,病的非常重,陛下怎能懷疑他呢?
陛下懷疑有人與關羽勾結,那臣嫌疑最大,臣早年在劉備手下為彆駕,與劉備、關羽相熟,與荀氏一門是姻親,並且臣有威望,怎麼看比荀惲更能說服關羽前來襲取洛陽,請陛下把臣抓起來審審吧!”
曹丕被搞得甚是尷尬,蔣濟連忙緩解道“長文說笑了,陛下身負社稷,任何可能都需考慮到,這不與我等商議該如何行事,你何必過激!”
司馬懿亦道“陛下,有無內奸暫且不論,隻要滅掉關羽,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天下哪有毫無破綻之事,時間一久忠奸可辨,勿要急於一時。”
司馬懿說完侍者在門外高聲稟報辛毗前來,曹丕順勢道“言之有理,那先令辛毗來,朕有事要交代!”
借著辛毗之事,曹丕不再討論內奸,匆匆敲定辛毗持節督軍,洛陽兵馬抽調五千往伊厥屯駐,其餘兵馬依舊屯在洛陽,以免生亂。
事情結束,陳群、蔣濟先後請辭離去,曹丕叫住最後離開的司馬懿問道“仲達,你以為朕的懷疑到底是對是錯,實話實說,朕不怪你?”
司馬懿思量半天看向曹丕道“陛下,臣寧可信其有!”
曹丕喜道“朕正是這個心思,可惜陳群不明白!仲達,你去請陳群,帶上禦醫和補品去看望荀惲!
看看其真有病還是裝病,另外觀察其府上有無陌生人或者官員!至於荀氏其餘眾人,朕自有安排!”
司馬懿拱手道“臣明白!”
出了大殿,司馬懿長出了口氣,背後冷汗直冒,心中暗歎“且不論文治武功,陛下的!疑心是完全繼承的其父,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