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張飛從韓關口中詳細了解到漢軍戰敗過程,不過為避免影響張飛心神,將甘寧的傷勢一言帶過。
張飛深知甘寧本事,未曾多想,注意力集中在詢問曹軍兵力,誰人領兵等情報上。
漢曹兩軍相持到天色漸暗,張飛指揮漢軍漸次撤退,徐晃緊盯著漢軍行動。
遠遠望見漢軍陣型齊整,戒備嚴密,後撤有序,陣中有些漢騎在馬上慌亂晃動,還有數十人馬匹亂跳,不過漢軍將校反應極快,迅速趕過去安撫馬匹,責令重歸陣列。
徐晃以為大軍撤退略亂實屬正常,而且張飛率近萬兵馬不動,冒險發起追撃反倒會演變成兩軍爭鋒,顯然不利。
曹仁與徐晃等間的聯絡早被身經百戰的張飛遣騎兵切斷,無法準確了解曹仁現在行軍至何處,多長時間能到達。
徐晃的應對策略是拖,拖住漢軍,為曹仁大軍爭取時間。徐晃判斷,張飛有三萬騎兵來去如風,阻攔不住,不過甘寧軍兩萬兵馬和馮習部的近萬兵馬俱是步卒。
張飛定不會拋下步卒獨自撤退,步卒的行軍速度拖累住騎兵,憑此絆住漢軍,以待曹仁趕至,大軍合力圍擊漢軍,勝算極大。
徐晃同張合、曹休講明,二人深為讚同。
當下曹休率萬餘騎兵尾隨漢軍伺機而動,徐晃率眾後繼,張合留守大營,派人與曹仁大軍相聯絡。
曹休領兵沿漢軍撤退方向追趕而來,曹軍斥候探明斷後大將乃張飛,曹休大喜,本來擔心漢軍留下斷後兵馬大軍脫戰離去,現在有張飛斷後,自己死死咬住張飛,張飛脫不了身,哪怕漢軍大軍離開最終還是會乖乖回返。
當然,曹休心中還期盼漢軍長途奔襲,對峙一天疲憊不堪,需尋地紮營修整,那樣的話會省去許多麻煩。不過‘兵貴神速’,張飛久經沙場,怕是不會犯這種錯誤。
曹休打定主意,派出大批斥候監視防止漢軍虛掩聲勢脫身。
曹軍遊弋四周,漢軍自不會聽憑曹軍探聽,張飛挑出善射之士,五人同行,多帶箭矢,射殺曹軍斥候。並往曹軍斥候來的方向趕去,尋出曹軍,查探曹軍動向。
漢曹兩軍斥候往來間經常遭遇,雙方毫不客氣,各憑本事交手,經常是回稟的斥候帶著情報和首級回去。
饒是損失不小,張飛和曹休未減少斥候數量,現在二人都急於掌握對方的第一手行動。
曹軍緊追其後,張飛得到確切消息後為安穩軍心,故意對左右眾將校道“白日兩軍對峙,我深恐曹軍儘出兵馬爭鋒交戰,一戰原形畢露,局麵登時不可收拾。
幸賴曹軍未識虛實,現天色漸暗,黑夜中,曹軍必然忌憚我軍騎兵來去如風,恐騎兵趁機偷襲。曹軍心懷恐懼,施展不開,憑借一萬兵馬足可擋住數萬曹軍,有何可懼!”
張飛故意降低速度,讓兩軍距離漸漸縮短,曹休察覺張飛放緩腳步,深為忌憚三萬騎兵,恐漢軍突然翻身急攻,肯定擋不住,一旦被迫混戰,後軍進退兩難,救全軍會被逼決戰,漢軍人數眾多,勝算不大。
棄則士氣崩潰,不禁一萬騎兵會覆沒,諸軍將士誰肯再效命,難以為軍。在曹仁主力未抵達前,絕不能正麵爭強。曹休下令全軍暫且緩行,勿要太過緊迫。
張飛見曹軍不做急追,有意保持距離避戰,心思一動,下令加快行軍速度。
曹休詳加探查,得報未發現有埋伏,才放心追撃跟進。張飛見曹軍追上來轉而放緩速度,幾次試探下來,張飛見己軍快則曹軍快,己方慢則曹軍慢,心中有了主意。
張飛心道“曹軍緊隨身後,定有圖謀,然我軍兵力遠勝曹軍,故不敢迫近。騎兵隨我是料定有步卒拖累,我們不能全力而退。”
張飛喚來親衛道“你立刻趕去告訴吳班將軍,無需假作疑陣,馬匹共乘,帶著甘寧、趙累將軍的南撤兵馬,全速趕往鵲坡會合馮習兵馬。
馮習需助陣則留下,不需則繼續撤往荊州!但要記住,不要遺棄車杖、器械等,雖說帶著是拖累,但若被曹軍斥候發現,察覺我軍急於撤退,無心戀戰,引兵急攻,我們斷後兵馬會難以脫身。”手下親兵領命疾馳而去。
張飛轉頭同馬岱道“曹軍緊隨擺明了是不肯輕易放我們離去,想脫身要費點心思。
馬岱將軍,你點四千騎兵,千人為一隊想辦法繞到曹軍騎兵身後尋找步卒,發動偷襲,驚擾曹軍,使他們誤以為我們騎兵想要偷襲,偷襲時間不宜過長,一個時辰後撤退。”馬岱領命。
張飛又叫來雷銅吩咐一番,雷銅大驚,正要出言阻止,張飛抬手道“不必多言,錯敵銳氣,喪賊膽量我們方能安然退兵,用兵分寸我拿捏得住,你安心接應我就好!”雷銅忐忑的答應下來。
黑夜中,漢曹兩軍前後行進,漢軍為防止暴露兵力,曹軍害怕顯現位置,兩軍默契的不燃火把,僅僅憑著斥候指引和借著微微的月光行軍。
曹軍穩步緊隨,忽然,一側響起輕微的動靜,曹休初始未曾在意,當做是斥候趕回稟報。
動靜漸漸靠近,越來越大,曹休感覺不對,猛喝道“戒備!”
話音剛落,一陣猛喝“曹軍慢走,爾等中計矣!”
曹休凝目觀瞧,迎麵竟是漢軍殺來,黑夜中難以判斷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