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傾逐鼎!
於禁被龐德所激喝亂心神,然終究乃百戰之將,對於兩軍優劣尚能初步作出判斷。
眼下想要退兵需顧忌丘陵坡麵起伏,大部分坡度較緩,但於禁一路趕來知道往回退需經兩處起伏極大的陡坡,到時候必然需走低處。
漢軍尾隨搶占高地的話,居高臨下發起衝擊不僅難以脫身,錯失先手交戰定損失嚴重。
全軍分批交替掩護則散落軍力,漢軍依舊難保不會進攻,畢竟漢軍主力在附近,拖延不戰不利於自己。
正麵對戰首先兵力占優,於禁估算漢軍兵力不過五六千之數,自有上萬兵馬,唯一忌憚是漢軍主力趕來支援,先前斥候探得漢軍全是步卒,粗略顧算支援過來至少需要半個時辰。
貿然退兵絕非上策,一番思量於禁決意揮兵與龐德交戰,咬咬牙,對身旁等候命令的將校道“賊軍識破我趁其南撤突襲攔截之謀,今已是前進不得,退受追撃,強行撤兵損失必重。
賊軍主力離此不遠,正在撤退,但隨時可以支援過來,久拖不利於我。
我觀賊軍騎兵兵力僅有五六千,遠少於我軍,今當一鼓作氣破賊,擊散賊軍,墜其銳氣,然後急撤方能全軍安然退卻。
我與吳將軍分領兵馬,我為前鋒,吳將軍接應,我們先假作全軍兵馬殺出,賊軍定不敢大意,也會全軍投入戰場。
吳將軍需要儘量放緩馬力,與我保持距離,在賊軍全軍殺下來與我前鋒接戰時,快速翻身返回。
前鋒與賊軍在一起交戰,等到我所率兵馬與賊軍糾纏不開,你抓住機會背襲賊軍破綻,務必一擊衝垮賊軍,驅趕賊軍四散,賊軍陣型鬆垮定會再次擇地聚攏,我們抓住此機會馬上撤軍!”
偏將軍吳宏抱拳道“將軍乃三軍主將,為首上陣太險,還是末將當先為好!”
於禁搖頭道“不行,龐德西涼驍將,非你可抵,賊軍截擊我們得手自是得意,士氣正盛。
我親自出馬方能扛住賊軍銳氣最盛的第一輪衝鋒,而且隻有我出陣,龐德才會放下防備全軍衝殺下來,不必多言,各自準備!”
眾將應諾領命,於禁叫住吳宏吩咐道“吳將軍,全軍安危全在你,記住,在殺向賊軍前務必問清斥候賊軍主力是否行動。
未行動則全軍殺下來,賊軍行動的話據此多少裡,太近分出部分兵力遲滯賊軍速度,現在為止探的賊軍多是步卒,我軍用以騎兵占優!”吳宏一一答應。
於禁指揮曹軍各部排開陣勢,等候斥候回來稟報漢軍主力動向。漢軍截住曹軍,卻未曾派人馬獵殺曹軍斥候,任其進出通報消息,使得於禁能不斷知曉漢軍南撤兵馬的動向。
曹軍斥候趕回稟報賊軍主力匆匆南撤,沒有向此行動的跡象。
於禁忙問道“賊軍軍中發現騎兵了嗎?”
斥候道“未曾看到騎兵!”
於禁嚴令道“再探,記住密切關注賊軍動向,凡是有兵馬向這裡移動火速來報,一刻不許耽擱!”眾斥候應諾。
於禁略鬆了口氣,漢軍沒有騎兵支援速度要慢一半以上,這對己方有利,於禁長槍前指,喝令進攻。
龐德早已瞧見曹軍蓄馬力,不禁大喜,正是求之不得。
龐德對身旁將校道“曹軍想與我軍一戰甚好,君侯早已安排妥當,我們隻要做到一點,逼於禁參戰。
於禁親率兵馬殺下來最好,若留在陣後指揮,爾等分左右攻擊,助我衝破曹軍前部兵馬,殺向於禁所在,與其周圍兵馬之纏鬥,務必拖於禁進入戰局之中。”漢軍將校領命。
兩軍整肅完成,曹軍戰鼓響起,於禁率眾殺下,龐德不甘示弱,緊隨殺下。
兩軍猛烈相撞,丘陵並非騎兵絕佳交戰地點,路麵略微不平,卻絲毫不影響兩軍廝殺,馬蹄卷得塵土漫天,兩軍將士刀砍槍穿,陣前旌旗閃動,殺聲震天。
龐德揮動大刀直奔於禁,想要憑借武藝斬殺於禁,於禁知曉非龐德敵手,故慢慢放緩速度,兩旁偏裨將校超過於禁抵住龐德。於禁甩開龐德,從另一方向進攻。
於禁不敵龐德不假,武藝卻是不弱,手中長槍連連刺出,挑落數名漢軍校尉。
兩軍廝殺正酣,吳宏率曹軍半數兵馬重回原來陣地觀戰。龐德見狀毫不慌亂,反倒胸有成竹,率漢軍依仗自身超凡武藝將曹軍逼的連連後撤。
於禁見半數兵馬根本擋住漢軍,不禁心中焦慮,猛將在臨陣的作用無可替代,好在還有半數兵馬尋機而動。
吳宏從斥候口中得知漢軍主力仍未行動,放下心來將,瞅準機會,分兵馬為左右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