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反而認為楊條等受過王上恩惠而未曾得到曹丕絲毫撫慰,還被苛待,心中肯定失衡,況且前時確有探聽到曹丕遷移安定百姓的消息,種種跡象趙雲以為安定城郡人心不齊,天賜良機。
更嫌荊襄大軍北伐,有機會自當在西線配合作戰,縱使有計趙雲以為憑借安定兵馬根本難以擋住自己,事若有變突出重圍不難。趙雲請長史利用往劉巴處請求調兵為後援,自集中五千兵馬,剩餘兵馬由李恢率領接應。
正準備間天上竟然飄起雪花,寒風呼嘯,趙雲、李恢找來熟悉天氣的長者預測天氣,得知並無大雪,不過是青雪隨風而下,什麼時候停則難以預測。
趙雲大喜以為此乃良機不可錯過,緊急下令將士儘量身穿白帶,每人至少攜帶一件白披風,馬匹多用白馬。
為節省體力全軍攜帶兵刃、弓矢,其餘車杖、輜重不與攜帶,為保持隱蔽,趙雲晚間方才開拔,避開城中可能的曹魏眼線和細作。
楊勳得知趙雲要即刻出發,請求先行前去聯絡楊條。趙雲以兵貴神速為由,直接由楊勳帶路會合楊條,不必事先聯絡。
實則乃是趙雲提防楊氏兄弟之處,若真有貓膩,自己突然殺到給予楊條來個措手不及,再根據種種跡象好生查探,根據眾人反應判斷隨機應變。
有了安定人楊勳和故吏程慕的向導加上天氣的惡劣,趙雲安然繞過魏軍北麵鎮原魏軍防禦諸軍,在月至城外的荒山上與楊條會合。
楊條對趙雲呼之即來深感意外,之前對漢軍是否會做出回應沒底,所以眾人待在原地啥也沒乾。
待趙雲抵達,楊條慌忙提出準備與混入城中與先前交好的數十戶人家中躲藏,然後來個裡應外合。
趙雲仔細詢問鄒岐為人及政績,得知此人做事勤勉,而遷移的人僅限於被俘的民夫家眷,其餘原城中百姓照舊如常。
趙雲以為城中人家沒受曹丕之苦,未必同心,深入城中反而會提前暴露目的,現今悄然瞞過崇陽諸軍,反不如由楊條等人帶路,突襲臨涇一舉奪城。
趙雲囑咐楊條等眾人非常之時,不要單獨行動,以免露出破綻。
考慮到要想成功必須靠楊條配合,私下趙雲明白坦誠名言跟楊條說明,恐怕其中有奸細,要求楊條專門安排把住四麵,不許任何人離開山中,楊條深受感動,竭力配合。
暗中趙雲在上山前加派出三百人精細將士監視附近,發現有人無論是誰全部抓起來。
趙雲看到楊條看管眾人極其嚴格,一個時辰清點一次人數,心中隱隱放下心來。
當下立即將搭建的房屋拆除木料改做七十餘架雲梯,楊條指揮眾人幫助漢軍建造,甚是賣力。因害怕暴露,趙雲拒絕了大規模生火做飯的建議,僅僅燒了許多熱水備好,全軍略微吃些乾糧。
天色漸暗,趙雲挑選精兵五百精銳善行兵馬先行與楊條百餘壯士先行,張著率剩餘兵馬與眾人隨後,私下囑咐張著,代行進到離城十裡外後候命,沒有得到自己的確切消息不要輕易靠近城池。
山上分出一百漢軍和楊條之弟楊勳看管眾人,不許山上一人離開。另行分出五百人往西監視要道,破壞橋梁。
趙雲經一晚上急行軍,路上楊條引導行進於人煙稀少處,直抵臨涇城下,不做絲毫猶豫,借助呼嘯的北方掩蓋聲音,搭上簡易雲梯,天寒地凍,城垛上放哨兵馬寥寥幾人。
待漢軍出現在城垛方才警覺,但隨之而來的是弩機的聲音,守軍不及發聲撲倒於地,其餘守軍毫無察覺。
趙雲悄悄上城包圍城門樓,殺死守城兵馬,改換上魏軍衣甲,令偏將打開城門。趙雲扮作巡邏巡視城中,見並無埋伏急令偏將前往催促張著趕來。
趙雲率兵往太守府方向行進,趙雲不急於進攻,而是在楊條、程慕的牽引下藏住兵馬,遠遠先行監視。
一個時辰後,張著抵達,進而先在城外守住四門防止有人墜城而走,然後殺死守軍控製四門。
天色此時已經大亮,太守府開始陸續有人進出。趙雲不再等待,分兵從前後強行突入,太守府守軍頑強抵擋,無奈大部分兵馬衣甲不及披掛,被漢軍儘數俘獲,鄒岐無處可逃,束手就擒。
趙雲旋即翻出太守印信,責令守城兵馬投降,城中不曾走漏一人,趙雲任命楊條為都尉,配合守城,安定郡倉庫所屯衣甲、糧草、器械儘數收繳。
趙雲又假作手書,分彆召集崇陽、鎮原守將徐平、竇原及其副將往臨涇,詐稱同夏侯淵所派使者商議軍情。
屯駐崇信、鎮原守將不明所以,初始自然聽命前來,待接近城池察覺到異樣,整個臨涇城四門緊閉,百姓行蹤全無,城上守兵多出平常數倍。
無奈他們知道不好,在半途遠遠監視的漢軍騎兵早已圈了上來,儘數生俘。之後趙雲率兩千兵馬假作犒賞,解除崇陽五千魏軍的武裝,依照此法又將鎮原守軍解放除武裝,並與涇原接應李恢聯係上,上萬魏軍不明所以做了俘虜,待安排妥當,再改為押往涇原。
隨即漢軍占據整個安定郡,劉巴自隴右調派一萬兵馬,五千騎兵增援,漢軍半個月內占領安定全境。
十餘日後,李恢進入接手防務,時安定郡官吏大部分投降,特彆是原安定長史伍昉在楊條的勸說與趙雲厚利的許諾下投誠。
趙雲萌生出大膽的想法,假作鄒岐手書,再率五千精兵前往詐圖新平郡。由於趙雲刻意封鎖道路小徑,在楊條的配合下效果極佳,新平郡太守袁山毫無察覺,相比安定郡駐兵上萬,新平郡算是腹地,兵力有限。
趙雲扮作曹軍運輸兵馬,攜帶大車數百,將部分兵馬藏在車上,明麵上是一千兵馬和兩千民夫。有安定太守手書和安定長史的配合,一路上暢通無阻抵達新平治所漆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