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臣!
幾人出了巡檢司,並不多話,快馬趕往薄柳鎮。
現在距離案發之時已過了數日,時間拖得越久,能夠留下的證據也就越少,他們想要破案的可能也就越渺茫。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凡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先做好了功課,對薄柳鎮和鎮上的邱家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從規模上來說,薄柳鎮的規模要大於青陽鎮,也更繁華,是永陽最富庶的鎮子之一。而這富庶,主要就是針對邱家來說的。
總的來說,占據薄柳鎮的邱家,勢力不同於田家這樣一個小人得誌的暴發戶。
田老爺出身低微,是一個潑皮破落戶,全靠自己摸爬滾打才積攢了這一份家業。
而這邱家可是不一樣,邱氏一族是安州本地大族,盤踞安州至今已幾百年。
安州作為邱氏一族的大本營,曆經數百年經營,邱氏的影響在體現在安州的方方麵麵。
而邱氏的勢力更是無孔不入,將安州經營的鐵桶一般。
數百年的繁衍生息,邱氏族人樹大根深,枝繁葉茂。在安州地界,絕非是普通勢力可以相提並論的。
雖然這幾代以來邱氏科舉不盛,逐漸有了破落的景象。昔日繁盛的門庭日漸冷落,不複往日盛況,勢力也不斷收縮,隻能龜縮在安州一隅之地。
邱氏族中官職最高的是現任族長,雖依靠祖蔭,得以出仕,現如今在京任職。但其人能力並不出眾,又非科甲正途,因此不受朝廷重視,出仕二十餘年,到如今也隻是一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官職不過從五品。
人人都知道工部是六部中的清水衙門,工部員外郎坐的也是冷板凳,沒什麼實權,就更沒有什麼油水可撈了。
最主要的是明眼人皆知這位邱族長的仕途到此已然是儘頭,想要再進一步的希望已經無比渺茫。
因此,在各大世族看來,邱氏一族雖然還頂著世族的名頭,但早已淪為末流。
雖是如此,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通過上百年的底蘊積累,邱氏一族的勢力在安州地麵上盤根錯節,上百年的影響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抹去的。
因此邱氏的名號在安州這一畝三分地上依然還是響當當的金字招牌,不可小覷,遠超楊遠望所在的楊氏。
而薄柳鎮上的邱家,是邱氏的一條支脈,主要是負責邱氏家族在永陽境內產業和生意的打理。
依靠著邱氏之威,他們在這永陽縣也算得上是地方一霸了,就算是縣令對邱家在永陽的主事人也要以禮相待。
邱家在薄柳鎮的主事人邱澤為人精明,善於經營。在他的打理下,如今整個永陽的茶米生意,大多都是邱家名下的。
這些年來,邱家源源不斷的從薄柳鎮將錢財送往安州主脈,而這些錢財大多是巧取豪奪而來。
除了邱家之外,永陽原本還有著十幾家的茶行米行。
卻都被邱澤依靠權勢一家家的打壓,難以為繼,最後隻能被他吞並,從而讓他控製了米價。
依靠著囤積居奇,提高價格來搜刮民財,趕上荒年更是不顧百姓死活,控製糧市以牟取暴利,可以說發的都是國難之財。
而對於安州邱氏的嫡係子弟來說,隻要能給主脈錢財利益,讓他們能夠不斷的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才不會管你的錢財到底是偷來的還是搶來的,通通的都是來者不拒。
這也是邱家為其他世族所不齒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大家的富貴都是建立在盤剝平民的基礎之上的,可麵子上總還是要過得去的,也沒有誰像邱家這般赤裸裸的不擇手段,不管百姓死活。
不管怎麼說,有著主家的庇護,地方官府對他們也無可奈何,加上收了好處,也隻能采取放任不管的態度。
而有了官府的放縱,邱家更是變本加厲,魚肉鄉裡,邱家子弟也是倚仗家族勢力肆意妄為,劣跡斑斑。
青陽鎮上的田家畢竟勢力薄弱,行事還有所忌憚,不敢太過放肆;而邱家之所作所為可以說是無所畏懼,比田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永陽縣內,邱家之名幾乎可以止小兒夜啼,令百姓噤聲;也難怪被傅天臨給盯上,成為了他下手的目標。
幾人到了薄柳鎮上,同樣是沒有在鎮口多做停留,便直奔邱宅而去。
邱家主事人邱澤也早早地就得到了幾人來訪的消息,讓人到門口來接。
一個管家模樣的中年人在門口等候,看見林凡幾人打馬而來,趕忙迎了上來,問道:“敢問前方可是巡檢司林大人?”
在得到林凡的確定答複以後,他一邊安排人接過幾人的馬,一邊笑道:“小的是這府中的管家,奉命前來迎候大人,我家老爺已經等候多時了,大人快裡麵請!”
說完便在頭前帶路,領著幾人向著府裡走去。
到了客廳,林凡果然見到一個人坐在主位上,正在等著幾人。在林凡看來,想必這就是這宅院的主人,邱氏一族在永陽城的主事人邱澤了。
趁著眾人不注意,林凡悄悄地打眼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