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之上,有上下之分、尊卑有序。他們這些人一輩子墨守成規,終其一生都在官場裡逢迎,為的不就是能過爬到更高的官職,擁有更高的地位嗎?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們可以站在更高出,俯視天下的芸芸眾生。
其實馬清澤並不在乎田無缺的死活,一個小小的永陽縣丞,官不過八品,無權無勢無背景。
對於他這個以後必然要回京任職或者主政一方成為封疆大吏的人來說,一個前途注定有限、剛入流品的低級官員還入不了他的眼睛。
在平民百姓眼裡,田無缺這樣的縣丞大人,無疑是要高到天上去的大人物,他們隻能仰望。
但在他這裡,田無缺與他之間的差距,也不比田無缺與平民百姓之間的差距要小,隻是他才是站在天上的那一個,在他眼中田無缺也不見得比平民百姓重要到哪裡去。
像田無缺這種小人物,馬清澤不知見了多少,要是放在往常,他或許根本連這個名字都懶得記住。
因此重要的不是田無缺的死活,而是林凡身為下屬,卻殺了自己的頂頭上司。
那部《大雲律》雖然說了“主將臨陣脫逃,餘者可斬之!”這樣的話。可自開國以來,這條就更像是擺設,屬於官場大忌,從沒人這樣乾過。
試想一下,若
是人人都如林凡一般作為,那豈不就是亂了套了?
如此一來,官場上的秩序就會被打破,還會有誰會敬畏自己的上司。若是官場上人人自危,他們這些人就沒了安全感,那他們寒窗苦讀、出人頭地又是為了什麼?
其實,安寧也知道馬清澤他們這些人這麼想並沒有什麼錯。
對於官場來說,規矩確實極為重要,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凡事要想長久,就必須要有約束所有人的方法,所有人在大家都認同的一個框架內按規矩辦事,這樣形成的局麵才能最穩定。
就拿天下各大世族來說,他們能夠傳家數百年,屹立不倒,每一個都不簡單。森嚴的族規、淳正的家風都是不可或缺的。
往往家世越大,也就越重規矩。林氏族規對於江州林氏的族人來說,也同樣是不可逾越的。
所以哪怕是作為族長的林汝賢將安寧視如己出,更是讓他與林凡一起進學,拜入方平的門下,這可是很多林氏偏遠旁支子弟也得不到的待遇。
然而就算如此,林氏同樣尊卑有彆,安寧再受重視,見了其他旁支子弟依然要行禮問安。就連安氏父子脫離奴籍之事,林汝賢也很難擅自做主,因此直到現在安寧依然是林氏家奴的身份。
安寧可以理解他們這些人的想法,但不代表他會認同這些東西,這些在現在已經是不合時宜的了。
官場規矩可以約束朝廷眾官員,世家大族的規矩可以約束族人,但是那些遍布天下的反賊、北邊的滿真人才不會去管這個,可沒什麼東西可以約束住他們。
他們這些人或起於微末、或被稱為蠻夷異族,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眼裡,他們從來不受待見。
他們也因此遊離於這些約定俗成的東西之外,在有了不受規矩限製的力量之後,他們隻會對這些東西嗤之以鼻,然後順便一腳將這些踢個稀巴爛,最後指著那堆破爛哈哈大笑,嘲諷這外表看似華麗的東西倒塌之後原來跟普通人家沒什麼區彆,同樣是一堆無人問津的破磚爛瓦。
所以這些已經腐朽的東西放在太平盛世,自然是人人遵守的金科玉律。可如今已是大亂之世,再死抱著這些太平年月的規矩不放,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難道等到彆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還要去與他們那些人去講什麼規矩道理嗎?
安寧暗自歎息,他隻希望在朝廷裡麵,這些迂腐到看不清形勢的人能少一些,那樣或許天下百姓就能少受一點苦。
而對於林凡以後的仕途,他雖然有些擔心,但其實也並不太在意。
先不說林凡的做法有所依據,符合朝廷律法;就算以江州林氏和先生在朝中的影響力來說,朝廷裡也沒有幾個人能夠拿這件事做文章,對林凡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最多也就是受幾天牢獄之災,以後在官場上遭受一些人的排擠也就是了。隻是一切的前提都得是林凡守得住永陽城,並且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