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臣!
篡臣第一百五十六章推進林凡他們在得到陳州變局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在大軍渡過淮河之後了。
他歎了一口氣道“真沒想到,陳興隆英雄一世,他的兒子卻是如此的不成器,看來興王軍氣數已儘!”
陳方舒跟著說道“眼下的局勢,對興王軍本就已經如此不利。這種危機關頭,那個興王世子竟然還不知收斂。”
“他這般肆意妄為,竟敢私自打殺軍中將領,這也太過囂張了一些。如今他更是逼反了劉清源這個興王軍中的第一大將,想來陳興隆恐怕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嘿嘿,不知道他現在是否後悔當初怎麼就生下了這個不爭氣的兒子?如果他要是早知道有這麼一天,你們說他會不會把這個兒子塞回到他娘的肚子裡去?”
陳方舒最後幸災樂禍的口氣引得眾人都會心一笑。
尤其是當大家聯想到陳興隆如今會是怎樣的想法和表情之後,大家就更樂不可支了。
不過這種事大家笑過、樂過也就過去了,隻當是行軍路上的一個消遣而已,沒人會去當真。
笑完之後,陳方舒接著分析道“興王軍內部一場廝殺之後,劉清源帶領數萬兵馬降了官軍。剩下的那些興王軍,縱然是不願意跟隨劉清源投降官軍的,也必然軍心不穩。沒了士氣,再精銳的軍隊也得戰力大損。”
“就眼下的情況來看,興王軍雖然在人數仍有六七萬之眾,但實際上這些人的戰力能有原來的十之一二就不錯了。”
“這樣一來,陳興隆既失去了劉清源和其麾下大軍,也無法再穩定興王軍內部的人心。這使得本就是垂死掙紮的陳興隆如同又去一臂膀,而周總督以及中原道官軍則如虎添翼,平添數萬大軍。此消彼長之下,陳興隆覆滅之日近矣!”
陳方舒的分析很有道理,聽的眾人頻頻點頭。
就在這時,跟隨林凡很久,但卻在人群中一直很少說話的何方突然說道“世人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今天從這個興王世子身上發生的這件事事看來,古人的這句話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做的準的。”
陳方舒也道“這興王世子的所作所為,確實令人不解,這未免也太過不智了些!”
安寧笑著說道“其實會發生這種事。也不讓人太過意外。”
陳方舒有些好奇,笑問道“哦!此言何解?”
安寧解釋道“陳興隆出身低微,早年間是以販私鹽起家。本朝鹽鐵曆來都是官營,朝廷嚴令禁止民間私自開采和販賣,若有人膽敢私營鹽鐵,一旦被官府發現,那就是抄家滅門的罪過。”
“但俗話說賠本的生意沒人乾,殺頭的生意有人乾。雖說開采和販賣私鹽的罪名極重,可其中利潤之豐厚,遠超絕大部分正當行當,而且還不用向朝廷繳納賦稅,賺多少都是自己的。”
“從陳興隆能揮金如土,用以結交天下豪傑就可以看出私鹽獲利之豐。可以說正是私鹽之利,讓
他積攢出了一份龐大的家底和他那遍及天下的人脈。他後來之所以能得以起事,也正是因為如此。”
“私鹽這一行當這樣高的利潤,就是再高的風險也有人敢冒。這也是為什麼曆朝曆代都三令五申不允許人從事此業,可私鹽販賣之事還是屢禁不絕的道理。”
陳方舒以手扶額,打斷他道“我的安小將軍,你話扯遠了,咱們不是在說那個興王世子嗎?”
安寧白了陳方舒一眼“你說你著什麼急啊?我這不馬上就要說到了嗎?”
然後他才接著說道“在陳興隆的眼裡,自己乾的是掉腦袋的生意。他的多少前輩,都被官府押到刑場哢嚓一刀了事。”
“在這種情況下,他整日裡都要提心吊膽的擔心官府捉拿。有時候還要東躲西藏,一兩年也未必能回家一次,自然是難以兼顧對子嗣的教養。”
“陳興隆在起事之前如此,而他起事之後就更是如此。陳興隆和他的興王軍占據陳州至今也不過才一年多的時間,在這之前,他每日裡都忙於躲避官軍圍剿,在各地流竄。他幾乎全部的時間都要用在戰場上,哪裡會去關心自己兒子平日裡都做了些什麼事。他沒那個時間,也沒那個心氣。”
陳方舒也是個極其聰慧的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順著安寧的話接道“而陳興隆對其子的不聞不問,在某種意義上就成了他對兒子的縱容。”
“一個人在掌握了對他人生殺予奪的權力之後,就算是一個本性純良的孩子,在權力和力量日積月累的侵蝕下,也有可能變得殘忍嗜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