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從我們手中掌握的情報來看,那個興王世子本就不是什麼天性良善之人。而陳興隆對他的縱容,一直以來的無人約束,無疑是讓他品嘗到了權力帶來的滋味。”
“也許在陳興隆看來,他隻是忽略了對兒子的管教。而在興王世子和外人眼裡,這種忽視就成了放縱甚至默許。”
“隨著陳興隆的地位越來越高,其子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在陳興隆成為興王之後,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王世子。因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被陳興隆處罰,那位興王世子行事也就愈發的肆無忌憚。”
“而興王軍中的將領們對他除了畏懼,更多的恐怕還是厭惡,隻是苦於拿他沒有辦法而已。”
“就算平時有關於對世子不利的片言隻語傳進陳興隆的耳朵裡,出於對這位長子的虧欠,他往往也隻是一笑了之。最多也就是把兒子喊過來,不疼不癢的責罵幾句,能打兩下就更是了不得了。”
“以興王世子的性子,挨了打罵,肯定是恨死了告密之人,必然要進行報複。以他的權勢和凶狠,敢於告密者下場肯定很淒慘。久而久之,恐怕就再也沒人敢在陳興隆麵前說這位世子半句壞話了。”
“這位世子無人管束,時日越久,行事也就越發的不計後果。發展到現在,他甚至都敢對劉清源的女兒下手了,這才有了陳州之變。”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陳方舒最後總結道“這裡麵的種種隱患,其實都早已潛藏在興王軍內部,或許在日常瑣事上都有所體現。而這次發生的事情,隻是這些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而已。”
“總而言之,還是陳興隆發跡太快,他的兒子在短短幾年間就從一個私鹽販子的兒子一躍成為了興王世子。地位到了,但教養和眼界卻跟不上,那興王世子難免跋扈,他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安寧開懷笑道“然也!”
林凡適時道“還有,就是這世間本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清形勢的。很多事情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這世上聰明人很多,可也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不能以常理度之。就比如這興王世子,他做的這些事,在你我看來自然是蠢的不能再蠢。但在他自己看來,便絕不會是如此。”
“很多在你我看來不可思議之事,在彆人的眼裡,就成了理所當然。又也許,在某些人看來,你我今時今日所做的這些事,又未嘗不是蠢事!”
李青山也插嘴道“小人得誌、窮人乍富,此兩事自古以來便最為考驗人心,陳州之事便驗證了這個道理。”
說到這,他話風一轉,調笑起何方來“所以,何方,古人說的話,有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
若是不論武功,隻講道理,何方哪裡會是飽覽群書的李青山的對手。隻能苦著臉投降認輸道“是是是,李先生說的有理!”
何方的無奈表情,也是逗的眾人哈哈大笑。
調笑過後,林凡止住大家的討論“不管此事原因到底如何,陳州之變,陳興隆也算是自吞苦果。”
“經此變故,陳興隆在陳州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了。陳州城破在即,我軍要想參與戰事,恐怕得抓緊時間了!”
也正如林凡所料,在接下來的兩天,他們再遇到的一些小股賊軍,都全無鬥誌。在與官軍相遇之後,往往一觸而潰。
在林凡他們進入中原道之後,官軍連續打了好幾個小勝仗。
雖說沒什麼大仗,但幾次作戰的成果加起來,收獲也算不小。
從申州出來以後,林凡帶領麾下官軍連戰連捷。
自擊敗杜子山到現在,營中士氣越來越盛。
倘若是一個人久在軍伍,那他在看到這支軍隊的時候,會發現這支軍隊從上到下的所有將士身上,都開始彌漫出一種難以言表的氣質。如果你仔細辨彆,你就會知道,那是一種叫做自信的東西。
經過林凡等眾人的不懈努力,這支出身於地方雜牌,被林凡一手拉出來的軍隊。時至今日,總算是有了幾分常勝之師的樣子。
隻是正當林凡打算一鼓作氣,率軍接著北上,徹底擊敗陳興隆之時。
一條突發的消息震驚了天下,更是直接打亂了林凡所有的計劃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