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萬一要是因為攻城耽誤了太長時間,被守軍拖在了這裡,讓大雲朝廷反應了過來,調集重兵來攻,那可就危險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雲內部再亂,國力也還是要超過苦寒之地的北莫太多。
現如今滿真軍又深入雲國腹地,要是真讓雲人抓住這個機會,來個關門打狗。他們進來容易,可要是想要再安然無恙的退回去,那可就難了。
所以攻打薊州城隻會得不償失,而且更為富庶的京畿之地就在前麵,滿真軍並不想把寶貴的時間全都浪費在薊州這裡。
好不容易進了關,什麼好處都還沒撈到呢,怎麼能就在這裡止步!
於是在權衡之下,世鐸並沒有下令大軍攻城。而是選擇繞過了防守嚴密的薊州城池,直接南進。
在繞過薊州城之後,滿真軍又數度與前來攔截的官軍交戰,每戰皆輕鬆取勝,自身的損失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與滿真幾次交手,官軍都大敗虧輸。至此,官軍畏敵之心表露無疑。
幾場大敗下來,官軍損傷不下萬人,可卻沒能對滿真大軍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失。
滿真大軍的強悍戰力讓官軍為之膽寒,沿途官軍再不敢主動與滿真大軍作戰。各部隻能避戰自保,困守各自城池,放任滿真大軍長驅直入。
十月中旬,一路上暢通無阻的滿真大軍開始進入京畿之地。
而後隻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便攻破了京畿附近的安樂縣。
安樂縣距離京師已
隻有咫尺之遙,滿真兵鋒已直指京城。
從與滿真軍遭遇和作戰的那些官軍來看,朝廷這邊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雖說官軍之中也不乏徐無縣令以及王壽這等忠義之士,為阻止滿真大軍南下,慷慨赴死者不在少數。
然而官軍中畏滿真如虎者更多,逼敵畏戰、一觸即潰者比比皆是。
大勢如此,以部分官軍的勇武,根本就無力阻擋滿真軍的攻勢。
大雲立國三百年,朝廷武備空虛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滿真大軍又是突襲入境。官軍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敗塗地並不是多麼難以理解的事情,反而是顯得有些理所應當。
其實以各地官軍的戰力,就算是提前有所準備,在戰場上也未必是滿真大軍的對手。
但好歹可以多少拖延一下滿真大軍的腳步,為其餘官軍爭取反應時間。
何至於在短短時日內,連一場像樣的仗都沒打過,就被滿真大軍連破數城。使得滿真大軍如入無人之境般在打印內地橫衝直撞,如今竟直逼京城。
安樂已失、京師告急。
大雲朝開國近三百年,曆經大小戰事無數。曆代的英傑們,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奠定了大雲朝的赫赫威名。
天朝上國的名聲可不全是外人吹捧,更是自己一刀一劍打出來的。
在這數百年間,大雲雖也曾一度遭遇危機。然而被外敵兵臨城下,危及京師,這還是開國以來的第一次。這件事給大雲朝廷和京畿一帶的百姓們帶來的震動可想而知,說是晴天霹靂也不為過。
戰火將至,京城之內人心惶惶。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在暗地裡謀劃,想要另謀出路。
人心浮動之下,趙家天子為了挽回局麵,一麵責令京中禁衛軍加緊防備。而後又慌忙下詔,號令天下兵馬入京勤王,保衛京師。
勤王詔書以快馬傳遍天下各道、州、縣,天下嘩然。
可是京城離林凡他們所在的位置有千裡之遙,快馬再快,也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轉瞬即至。所以等消息傳到林凡手上的時候,已是七八日之後了。
林凡一接到邸報,便知他們下一步的對手絕不會再是陳州的陳興隆。正在肆虐京畿之地的滿真大軍,才是他們真正的大敵。
因此他立刻取消了與興王軍的作戰計劃,下令全軍就地紮營和休整,不再北上陳州。
果然,沒有讓林凡久等,很快便有一隊來自淮南道總督府的加急信使來到大營。
他們傳來了總督衙門給他的軍令,請林凡到揚州議事。
林凡接令之後不敢怠慢,當即著手安排出發事宜。
離營之前,他交代鄧文通和曾涼他們要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裡看好大營,不能出亂子。
並讓安寧和陳方舒他們趁著眼下還有時間,要加緊訓練,做好備戰。
根據林凡的估計,接下來恐怕有一場大仗要打,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安排好這些,他當天就帶著何方還有李青山他們出發,在一隊親兵的護衛下快馬前往揚州議事。